渡過輪迴夢海 十四

現在他有微博,在那裡認識了很多陌生人。

在他看來,那只是所有緣分當中的一個。一個念頭會變成一個行為。一個行為會導致再也遇不到某個人,但另一個行為會遇到可能再也遇不到的一個人。所以每一個階段都是跟命運有關係的,有點像蝴蝶效應。「如同這個地方的蝴蝶振動了一下,某個地方會發生變化。念頭有那樣的作用。念頭變成想法,思想變成語言、變成行動,然後人得到相應的東西。」

隨著年齡慢慢增長,他相信自己會跟更多的人認識和來往,但同時也需要更為強大的出離心。也許可能更幸運地遇到的都是好人,但這不太現實,所以要用自己的智慧去處理。試著慢慢用一些間接的方式去呈現,沒必要的話不說。

「佛陀當時很多話也是只跟有些人說,有些人不說。不說是因為不適合跟他們說。不用說世俗這麼複雜的環境,即便在寺院里也是一樣。比如面對一個完全沉溺在自己的偏激當中的老僧人,我說出的話會傷害到他的感情。那還是不要說的好。」

在文字和照片中,他表達自己的修行心得,積極分享,有時也幫助了很多人。他們給他寫信、寄卡片或者發簡訊表示感謝。但他覺得這是需要自己做的,做就行了,不會奢求有回報。現在要做的就是修行讓他知道的事情。更慈悲,更智慧,運用它們來做一切事情,體現自己的價值。即使有些人反過來試圖傷害自己也無所謂。

「比如這次被狗咬了,反而會更為它著想。想它一定是受過傷害,比如有人砸了它的頭,才會這樣過激地反應。再遇到它時,給了它一些吃的。自己應該防止這種事情發生。而在以前,遭遇同樣的事,可能會生氣、發狠、再遇見會想向它砸石頭。先要試著去了解,最後就不會有任何怪罪。有的話也只會覺得自己很愚蠢。」

我說,很多嫉妒及攻擊別人的人,自身心理和情緒上就有問題,比如希望自己比他人優越、得到存在感。最終還是要用慈悲心解決,容納下所有人。不管是奉承的人,還是攻擊的人。最重要的,是在有限的時間裡,把自己覺得有價值有意義的事情完成,這是對生命負責,不浪費時間。

他說,慈悲心是站在對方的立場,設身處地為對方考慮。別人打你自己會痛,正好證明自己是脆弱的,不夠強壯,只是別人提醒了你。龍樹菩薩會把這些當作一種破除自我的很好的修行機會,或者是修行忍辱的機會。

這是老師和朋友都做不到的,只有這些人可以讓你知道你是多麼自我,多麼在意符號或妄想之類的東西。

以前有一些修行者禪修的時候,會故意半夜到村裡搗亂,以便讓別人揍自己一頓,以此檢驗修行是不是起作用。因為有一些禪定可以超越痛苦。不管身體還是心,都需要一些考驗。不然你外在莊嚴,穿著佛陀的衣服,有一個活佛或者是一個大師的符號,沒有人是反對你的,大家都奉承你。慢慢很多人都接受那種奉承。奉承總是不嫌多的,那種狀態也很可怕。

我後來也想,有時候我很需要批評、反對、否認。這些都是實踐的過程。

現在會有情緒反覆的階段嗎?

有。否則我認識不到現在的自己。可能會生氣,在很小的事情里苦惱,不平靜。這是因為被局限在情緒中。如果情緒是一頭獅子,你盡量給它一些滿足,但它一旦發怒,離開了圈子,你就失去了控制它的能力,會很不安全。我學到的東西會讓我警惕,去直面它,盡量不讓它傷害到我。比如憤怒的時候就看著憤怒,用自主的心試著去隔離情緒。能看到自己的憤怒可能會好很多,看不到時就完全被它控制。

需要平復情緒嗎?

不用。無常使所有事情都不會長久。心不是永恆的,感受時刻都在改變,不會在哪件事上完全固定。痛苦也不是固定的,有了出現,就一定會有消失。

在寺院所受的訓練是一個過程,你慢慢地掌握了方法。

一般我們會考慮最壞的結果。如果可以接受,自然就沒有恐懼。理智的情況下可以有更多的選擇,想法完全散亂的時候就有一點順其自然。我看到一個本來很聰明的人,失戀時判斷力會像小孩一樣。人有時可以對別人的事情做判斷,卻無法處理自己的困惑。

修行人的身上有時候看不出很明顯的性格。他們能把自己的稜角抹掉,不露痕迹。

他可以不受限於習性,而很多世俗中的人是有種種習性的,比如貪著,對物質、對人的貪著。執著於自己要有一種歸類。執著於別人怎麼說。一般修行人身上表現不出這些東西,這些是不重要的,微不足道的。

有時他在想這個問題,如果自己不是僧人了,去北京可能要見他的人會很少,所以幾乎不會再跟很多人聯繫。

「認識很多人的話,去那個地方說你來了,是很麻煩的。所有人說你來了,晚上一起吃飯,一定要吃飯,這就很麻煩。除非你搞一個party。」

會有人來寺院裡面找你嗎?

會。

見到之後呢?

給他喝點茶,有點像休息站那樣的。休息一下,就走了。然後再不知道誰來。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