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過輪迴夢海 七

中午出門去街上找一家餐廳。

一條寬敞的水泥公路直接穿過寺院。他說曾經為了修路把很多佛殿推倒了。山巒遠遠近近起伏,一些樹葉已變成黃色和紅色。對面山上的樹,大多是僧人種的,在藏年曆里如果找到適合種樹的日子他們就種。僧人們認為這種形狀的山很好,像摩尼寶。山前有一條河,河道向內彎,也是好的。

他們很少在河上建橋。在風水裡,橋太多了不好。夏河水流很急,以前水還乾淨,他們會在這裡游泳,現在不了。游泳去比較遠的地方。周圍到處散布零亂建築,之前則全是草地和樹林,後來樹都被砍了。「現在還是待在僧舍裡面比較安靜。」

他笑,說,最近發現自己的漢語不怎麼好,可能說得少。經常跟人說話會好。平時說話也不多,因為不需要說很多。

「如果有一個人與你認識的概念不一樣,對同一個詞的理解不一樣,交流就需要一些時間。我會希望先弄清楚,對方說的無常和我說的無常是不是一樣。或者說一個詞是不是跟我說的是一樣的,然後再去談論。一些對佛教沒有認識的人,很難進入一種佛法的討論語境,他們吸收也有難度。」

如果一直待在這裡,有時會覺得有體驗的局限嗎?

不造作就沒有局限,刻意做一些事反而是一種局限。

餐廳窗邊,可以看見高山上的羊群。兩個活潑可愛的藏族女孩子,一個六七歲的模樣,走過來叫他,阿克,問他要點什麼菜。他說阿克是師父的意思,一個尊稱。喇嘛是上師的意思,但是對本人不能直接叫,只能跟別人說。當面也要叫阿克。

餐廳對面是所中學,放學時候,很多藏族學生正從裡面走出來。這所中學用漢語教學。這裡也有一所藏文學校,是寺院的大師辦的。他們為教育做了很多貢獻,在藏區辦了很多學校。但主修藏語很難找到工作。

路上還有一些女性出家人。「藏傳佛教只看僧人的學問。不管是男的還是女的,你是一個學者、一個博學的人,是修行很好的人,就會得到尊敬。」

街上有穿桃紅色的僧衣的僧人經過,這種紅鮮艷奪目。拉卜楞寺的僧人穿這種顏色,老僧人尤其喜歡。也有玫瑰那樣的顏色,買印度的布,去染色房染。西藏人喜歡印度布。一般僧人只有一套僧衣,髒了洗一下,在自己院子里不穿也沒關係。很多僧人可能連碗也只有一個。

日常衣服,如果不出遠門不會穿。

他穿過日常衣服,連帽衫或襯衣。不穿牛仔褲,會選亞麻布的褲子,顏色類似深灰色。以前一起住過的德國人給他買過襯衣,很好看、精緻,不是休閑的款式。還說要買西裝,他回絕了。他說西藏人喜歡戴帽子,但在漢地很少看到人戴帽子。

「過去很多人有問題來找佛陀解決。比如種的花為什麼沒有開,儘管可能只是自己種錯了。現在也一樣,很多普通的問題都會來問。有些人家的拖拉機壞了,買什麼車比較好,有些人生病了,都會來問怎麼辦。送醫院的話是送藏族的醫院還是其他醫院,也要占卜一下。他們覺得做的事如果被智者關注就是被加持了。」

對他們來說可能是給予內心的一些支持,一些力量。加持通過哪些形式給予?

聽聞佛法,或者看到一個修行者。當很注重物質的人突然看到一位僧人,會有很大的加持。你會問自己為什麼這麼辛苦,而別人看起來在山洞裡也活得很開心。會由此得到一些提示。

有很多人喜歡排著長隊等待摸頂。

有些人實在聽不懂佛法,或根本不願意聽,覺得佛法是好的,又沒辦法領悟,就先去寺院跟僧人接觸一下。摸摸他,跟他說說話,觸摸和說話起碼種下了一種因緣、一種關係、一種牽引,這都會有幫助。是一種善巧。這些作用是間接的,但很多人會因此慢慢變成佛教徒。

這時有一個乞討的藏族婦人進來,示意想要桌上的食物。他倒給她土豆和餅。她離開之後,他開玩笑說:「每次給她東西吃的時候,她知道她掙的錢比我還多。但僧人都喜歡布施。這裡很多人都比較懶惰,如果他們勤快一點,每天可以有不錯的收入。」

以前他交遊很多,經常去全國各地看望認識的朋友。他們邀請他過去玩,他就去對方的城市住幾天。現在有些變化。「不太出去了,這樣沒有很多的時間用來學習,也很花錢。回來後買書的錢都沒有了。」

買手機買電腦之類的錢,大多是畫唐卡的收入。也有別人給的,比如做臨終超度,會得到一些錢、被子或者茶。需要時還會買個桌子或其他。電腦可以不用,他更喜歡把東西記在本子上。有時到朋友那裡,一起看會兒電視,喝點東西,氣氛也很好。出門旅行需要花錢,但平時在寺院里,一毛錢沒有也可以活得很好。

年長的僧人會存錢,年輕的僧人存不住。他們會花掉,吃飯或在街上買一些東西。在一起時,大家花錢也是自在的,不會有什麼負擔。因為覺得不重要。「在一種覺得錢很重要的環境里,人們才會認真對待金錢。」

他說自己現在需要比較安靜的關係。不希望每天有人敲門,孤獨感也是從中產生的。在房間里有自己一個人的世界,不覺得孤獨,突然來了人會覺得孤獨。與很多人在一起狂歡的時候,也有一種莫名其妙的虛無感,不知道為什麼在做這件事。

「在創作或做一件新鮮的事情時會很有激情。覺得所做有意義的時候,有很大的動力,不然可能會懷疑。甚至踢足球的時候都在懷疑自己在做什麼。

快吃完的時候,不知怎麼談起了集體社區,烏托邦,一些在西方傳法的西藏僧人和日本禪師。談到科恩、喬布斯這些都曾習禪的藝術家或者科技人士。

我說,其實我一直在想,科技對人的作用真的都是好的嗎?手工時代過去了,人們越來越追求速度和效果。而電器越多,人的腦袋和手就變得越來越不靈敏,會遲鈍,不敏感。因為科技,人也失去和自然及各種無形力量感應及相會的能力,效率使人產生自己無所不能的錯覺,覺得什麼都可以自我滿足。這樣同時也就失去敬畏之心。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