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鄉記 十

下了閣樓,他帶我去看屋外的另一個工具間。

老樹下面石頭壘的房子,堆滿收集的心愛之物。農用工具,一桶碎瓷片,一地自己種的地瓜、南瓜,棒槌,朋友送的瓦片。

夜壺。「我和我外公同榻時,見他用過此種夜壺。」

幾把木椅子。「這是我們這家家戶戶還在使用的一種椅子。還有生產。古人延續下來的東西很好,你看這靠背,兩根凸起的支柱正好頂到膀胱經絡,倚靠時很舒服。其實方桌的高度也是很考究的,端坐著有利於氣血通暢。傳統的傢具跟傳統文化密不可分。」

他拿起一把砍刀,砍柴用的,很鋒利,手感也極好。但他沒拍成作品。因為是貴州苗寨里的東西,跟他的個人記憶沒關係。如同本來有朋友送的畫有山水的青花罐,畫得極好,但他還是選擇拍本地的雙喜罐子,「我不想做任何假的。」

他說自己沒有佔有慾。對物品看緣分,能保留就保留。自己經手的有感情的物品都儘可能留著。有些東西則是覺得太美,被遺棄於心不忍。

「時代變化太快。現在整個村子一頭耕牛都沒有,牛養著都是給人吃的。全面機械化是農村發展的唯一出路,一般是這樣宣傳。以後農村的孩子連犁為何物都不知道,不知道犁跟牛的關係,也不再知道為什麼犁字下面要有個牛字。我們這一代送走了農耕文明,送走了手工時代,也許是在做絕後的事情。」

斧子他自己找鐵匠打的,還沒來得及磨。他有很多東西去找鐵匠打。我問他現在還有鐵匠嗎。他說,還有,但是不多了。他覺得石匠也有意思,能把石頭變成有生命的東西。因為對傳統手工藝的愛慕,正式拜過老木匠為師。喝過拜師酒,學得並不容易。過去是三年學徒,自認只是掌握了一點皮毛。

「每件器物的比例有嚴謹的傳承,差一點就不好看,不好用。這是千錘百鍊出來的東西,一根線條也好,一個斗也好,渾然天成。粗一點不好看,細一點不好看,要恰到好處。」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