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花釀春 七

接近中午。回去醉廬,再次看他做菜。

他曾去過成都,品嘗了川式火鍋,覺得他們應該與時俱進。太多的油,本地人可以接受,外地遊客連吃幾天就受不了。油好還可以,碰到地溝油就很糟糕。「是不是可以不要那麼多油。吃得快一點,及時燙一下就好。一方水土養一方人,要完全改變也不可能。但可以想想怎麼樣更健康一點,可以改進。」

他在廚房忙碌,我靠著門框,跟他有一搭沒一搭地閑聊。

我說以前自己有時工作忙碌,人疲倦,不想做飯,會去一家附近的餐廳吃飯。但總覺得那裡的菜灰撲撲的,好像漫不經心湊合著就端出來了。吃完之後,身體的能量場也變差,很堵。後來再不去了。除非沒有選擇,一般會盡量在家裡做飯和吃飯。

但目前,這種樣子的餐廳是大量存在的。正如他所說,人有時想避免麻煩的方式,何嘗不是在找新的麻煩。對吃的東西,態度不能將就也不能含糊。

「很多人做餐廳就是一味迎合。菜單是固定不變的,不分節氣。要吃冬瓜,就一年四季都要有,生產就會存在很多問題,無非是大面積種植的大棚菜。吃這些東西久了,錢會送到醫院去。為什麼不能剋制自己?過季就不吃。剋制很重要。

「同時,食材處理過程中,如儲存、泡製等環節,會產生一些不良的東西。大多數人吃得很盲目,認為上桌的就好。其實應該讓吃的人知道種菜及做菜的過程,這樣才會有更多了解。」

他認為,不為他人著想,是目前服務業一種普遍的心態。很多僱員覺得老闆這麼有錢,自己拿一小點工資,就只管眼前的事,沒事就不管。沒有人願意認真做事。人與人互相猜忌,心存懷疑,充滿怨氣。

「做一個餐廳,毛豆買回來都應該重新翻看一遍,檢查有沒有不好的豆子,仔細挑掉。但很多人不是這樣用良心和誠意去做。

「現在吃的油是足夠的。飲食清淡,少油、少鹽,吃著很舒服,不需要任何調料,有點鹹味就可以。有些餐館炒菜,油當水用。廚師從不考慮健康的角度,而是怎麼方便怎麼做。哪怕有百分之十的人把別人的事情當作自己的事情去做,社會也會更美好一些。」

他做菜用固定牌子的花生油,料酒是自釀的酒。可以用些生薑,「因為生薑對人身體好,古人說男人不可三日無姜。」澱粉用蛋清代替。把料酒、蛋清、蔥姜跟裡脊肉放在一起,稍微腌一下。

「如果食材新鮮,吃起來自然鮮美。不需要加什麼糖、味精之類。要增加甜味,放幾枚甘草就足夠了。看多少料,放多少油,有些菜基本不用油或只用幾滴就可以。新鮮的秋葵,用開水燙著吃,蘸一些醬油就很完美。」

他說自己做菜時心很靜。心不靜,動作協調不好。有時客人著急來廚房催,他也不管。不能為了一頓飯擾亂心情。他經常會說等一會兒,馬上就好。新來的客人喜歡催促,漸漸會習慣等待。

做飯也是對自己內心的一種關照吧?

我覺得是愉悅身心的。做菜的動作很輕鬆,心裡都有把握,是自然的狀態。比如先放點水,扔兩片姜,再把其他材料放進去。對我來說,樂趣不在於吃,在於做的過程。

你愛吃毛豆,它也是當季菜。

過了這個季節就不吃了。我喜歡吃筍,也愛吃魚,但要碰到好的魚。杭州一年四季都有筍吃。明年產毛筍的時候,你再過來。喝陳釀,看梨花。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