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十三陵漫談

明朝皇帝的陵寢共分四處:一、鳳陽的皇陵;二、南京太祖的孝陵;三、昌平州自成祖長陵以次的十三陵;四、湖北鍾祥縣的顯陵。嚴格而言,只有南京及昌平州兩處;鳳陽的皇陵葬太祖的父祖,是追尊皇位,並非真的皇帝;顯陵亦然,葬的是世宗生父興獻王。倒是真的做過皇帝的景泰帝,本已開始經營壽陵,由於英宗的奪門復辟而廢止,歿後以親王之禮葬西山,不在十三陵之列。

十三陵的名稱是:成祖長陵、仁宗獻陵、宣宗景陵、英宗裕陵、憲宗茂陵、孝宗泰陵、武宗康陵、世宗永陵、穆宗昭陵、神宗定陵、光宗慶陵、熹宗德陵、思宗思陵。都集中在以長陵為中心,方圓約四十平方公里的天壽山內。論規模自以長陵為首;其次是世宗的永陵及神宗的定陵。定陵工費,明史有記載,高達八百餘萬兩銀子之多。最簡陋的自然是思陵,李自成破京後,將崇禎——思宗及周皇后的梓宮送到昌平州衙門,吏目趙一桂向百姓募捐歛錢,打開田貴妃的墳墓合葬。清兵入關後,多爾袞命以帝禮改葬,名為思陵。其實是田貴妃的寢園。

我早在二十年前,就看過一部中共官方出版有關發掘定陵經過的紀錄,但記憶已不真切,彷彿記得中共原來準備發掘長陵,而先以挖定陵作為一種試驗,但後來長陵似乎並未發掘。不過在這部紀錄中,有兩幀圖片予我極深的印象,一幀是神宗「重見天日」的遺骸,身材瘦小、兩撇鼠鬚,向右側臥,為明人「側殮」之說,提供了有力的證明。

另一幀是一個金臉盆——金子的比重極大,與日常用具要求輕便的條件不合。看了這幀照片,才知確有其事;原來所謂金盆,並非通體皆實,而是空心的,盆底標明用赤金重三十餘兩;而且中灌鐵砂,想像中宮娥潑水時,會琳瑯作響,清越可聽。

※※※

四月二十八日我應「文聯」編輯部主任白舒榮小姐之邀,登長城後,轉道遊十三陵。在這個觀光區內,正式開放的是長陵與定陵,後者更為重點,只有這裡才有寬廣的停車站及大小餐館,可供遊客憩止。

進入陵區,首先看到的是一座「五間六柱十一樓」的石牌坊,高約二十公尺,雕製精緻,氣象宏偉。此坊建於嘉靖十九年,據說是全中國現存石坊中最大的一座。過此便是「大紅門」,為長陵的正門,據說原來由大紅門開始,左右延築圍牆,包括整個陵區,號稱「二門十口」,十口即出入圍牆的十條通路;二門為大紅門、小紅門。如今圍牆早已拆毀,小紅門亦不知何在?但應該是在碑亭以前。

碑亭在大紅門以北約一里處,重檐四敞的方亭,中立二丈餘高的石碑,逕尺大字「大明長陵神功聖德碑」,車過不停,未得細觀,但記得某書中曾言,清高宗曾在此碑後題有長句,回台北後查到了,是乾隆五十年春天巡幸湯山,取道昌平,循康熙南巡謁明孝陵之例謁長陵,作「哀明陵詩三十韻」,頗可考見當時情事,節要介紹如下:

北過清河橋,遙見天壽山,勝朝十三陵,錯落兆其間。太行龍脈西南來,金堂玉戶中天開,左環右拱實佳域,千峰後護高崔巍,昌平黃土誠福地,永樂曾以親臨視,英雄具眼自非常,豈待王廖陳其藝。(原註:日下舊聞載…水樂初卜陵眾議欲用潭柘寺,永樂獨銳意用黃土山,即天壽山也。又西京求舊錄稱,明陵擇地,或雲山東王賢,或雲江西廖均卿,所聞異辭。據此,則永樂卜考說較可信。)

按:潭柘寺為燕京第一古剎,坐落京西門頭溝深山中。此寺建於晉朝,故有「先有潭柘,後有幽州」這句俗語。天壽山原名黃土山,永樂七年營壽陵於此,十一年工竣,命名為長陵,封黃土山為天壽山。王賢、廖均卿皆當時勘輿名家。

永陵制乃如長陵(原註:世宗永陵規制如長陵,外多一周垣;享殿明樓皆以文石為砌,壯麗雅緻、長陵不及。後神宗定陵,侈飾又過之。)定陵效之侈有增,忘其前世艱開剙,徒計身後營堪輕(原註:日下舊聞載,永陵成世宗顧謂工部臣曰:「朕陵如是止乎?」部臣倉皇對曰:「外有周垣未作,乃築重垣。定陵效之。」)

按:明太祖、成祖父子,無限制擴張君權,產生了許多可怕的後遺症。其中之一,便是造成了貪恣任性,毫無責任感的不肖子孫、如武宗(正德)、世宗(嘉靖)、神宗(萬曆)、熹宗(天啟)等皆是。

世宗以外藩入承大統,刻薄寡恩,極端自私,為明朝皇帝之最。永陵規制,已如長陵,而猶以為不足,真是貪壑難填。

神宗以沖齡接位,張居正當政十年,太倉存糧可支十年;內庫積金四十餘萬。張居正歿後,神宗又大事苛斂,徵收礦稅,天下騷動,故修建定陵,用銀至八百餘萬。神宗生前,唯恐身後棺槨被盜,故工料特別堅固,豈意三百餘年後,仍不免屍骸暴露。清朝乾隆、慈禧皆厚葬,而孫殿英盜東陵,即以乾隆、慈禧為目標,骸骨狼藉,慘不忍睹,慈禧則「上身附體之衣已去」(據寶熙「東陵於役日記」),身後之辱,無以復加,而皆由自召,亦可謂天道報施不爽。

碑亭之後,即為「神道」,有神道就有翁仲,計分勛臣、文臣、武將三類。每類四人,兩兩對稱,皆是立像;其前有獅、獬豸、駱駝、象、麒麟、馬等六種獸像,每種四頭,兩立兩臥。人獸總計三十六,稱之為「石雕群」。

神道已經修成寬廣平坦的柏油路、夾道榆柳、濃蔭交蔽,車行其間,頗為舒暢。至長陵時,已過正午,乃先折回一里許,由道西分山路,先至定陵,就一家名為「御膳廊」的館子,進餐休息。

定陵始建於萬曆十二年八月,也就是張居正死後抄家的第二年,神宗廿二歲時;陵工曆時六年告成,據說神宗曾在他的「壽宮」內,大宴群臣。

定陵的發掘,始於一九五六(民國四十五年)。自明樓之西開掘,掘至地下約八公尺處,發現了石砌的隧道,呈斜坡狀,自東而西,長十六丈,盡頭處已在入口三丈五尺之下,有一座高約九公尺的「金剛墻」亦可稱之為「金剛門」,用廿三層城磚封閉。卸除封磚,迎面是一座漢白玉石製成的大門,高約三公尺,寬約兩公尺,形製與一般宮門無異,門釘、門環一應俱全,只不過是石雕而已。

如何進入這座石門是個難題,當然,最簡單的辦法是用炸藥轟,但中共的考古學家,當然不能效孫殿英的行徑,幾經勘察、查考文獻,請教名匠,終於用鉛絲套塞入門縫,鉤起作為一塊門閂之用的石塊,放倒了稱為「自來石」的頂門石條,推動雙扉,在隆隆聲中,揭開了定陵的秘密。

這座地宮,在當時官文書中,稱為「玄宮」,大小石門共七座。進第一重石門,即是前殿,地面用「金磚」鋪砌;所謂「金磚」即是用桐油浸泡過的特製磚——這些磚由設在山東臨清的磚廠承製,每塊長四十四公分,寬二十二公分,厚十一點五公分,重二十四公斤,磚上刻有「壽工」二字,並有年分、製磚匠人、密戶與「作頭」的姓名,驗磚的官員,先要敲擊,有淵淵金石之聲,才算初步合格;然後選樣擊斷,其中如有氣泡,仍不合格。規格之嚴如此!

第二重石門的形製,與第一重完全相同,入門即為中殿,亦即享殿,中有漢白玉石雕成的三個寶座,象徵神宗及兩後魂魄之所憑依,寶座前各有一套香爐、香瓶、燭台的「五供」,用黃琉璃燒製,再前面是一口嘉靖年間燒製的青花雲龍紋大瓷缸,內貯香油,油麵有個銅瓢,瓢中燈草——這就是「長明燈」,任何皇陵中皆有;從前不知道氧氣助燃的道理,總以為油乾方始燈盡,所以滿貯的香油,燃而不盡,輒成乳化狀。

中殿兩側,各有一條甬道,通向左右配殿,亦有石門,但規制較簡。配殿中各有棺床,象徵為兩後的寢宮。

進第三重石門為後殿,是三殿之中最大的一座,呈橫長形,高約十公尺,寬度與高度相仿,長則為寬度的三倍餘。中間略微偏西,砌出高約三尺的「棺床」,上置三具已呈暗紅色的棺槨;槨中之棺,亦即所謂「梓宮」,則不可見。棺槨又高又大,據說是因為置放了三百餘件衣服之故;此外又有二十六口朱漆木箱,放置的是帝後的金冠鳳冠,以及金錠、銀錁、玉器、瓷器等等。

※※※

以上是就原來的規制,按部就班作一敘述,事實上我們首先見到的是後殿。

中共於一九五九年開放定陵,作為一個觀光目標時,特為造了一部寬約三公尺的扶梯;我去參觀的那天,適逢周末,遊客如雲,下扶梯時,前湧後擠,無法留步,因此記不起一共經過幾道轉折,估計定陵自墳頭的「寶頂」至地宮的地面,約為現代建築的七層樓高,後來有人跟我說:「你錯了!應該是十三層樓高才是。」

想想真是不可思議,挖到這樣深的程度,建築一座面積數千平方公尺,完全以磚石砌造的地宮,無論設計施工,似乎都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最令人驚異的是,地宮內部毫無破損,而定陵自竣工至發掘完成,已歷時三百七十年了。

在這三百七十年中,京畿不知經過多少次地震,最嚴重的一次是在康熙十八年,地震引發海嘯,海水倒灌,逆河而上,京師地震,人馬活埋,崇文門外三里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