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廷芳先生所撰有關兩廣六一事變的長文,在《傳記文學》發表之後,曾引起史學界一些熱烈的反應。但是劉氏今已八九高齡,當年和他共事的前輩和同輩,什九均已作古,以致劉氏在事變中所扮演的絕密信使的角色,除他本人在五十年後的口述和朱文長教授所轉述其尊翁朱經農先生的故事之外,幾乎已找不出第一手的旁證了。事實上這也是我們搞口述歷史的最大困難之所在——民國史上該有幾千百宗類似的事件,使史家難以掌握。筆者當年為顧維鈞、李宗仁諸先生執筆撰寫其回憶錄,就不知碰到多少類似的難題。
當劉氏之文年前引起史學界注意時,我便想到,當年與劉同參密議、而今仍健在人間的,實在只有錢昌照一人。錢氏早年留英,30年代初期便榮任國民政府教育部次長,後累遷至資源委員會委員長,協辦當年國府政策中最重要的財經資源,可說是才華洋溢、少年得志,甚至黑頭開府、參與密勿,允為當年蔣委員長所最親信的內幕人物之一。因此劉廷芳於六一事變期中,銜何鍵之密令,專機飛南京謁蔣,在行政院秘書長翁文灝親迎於江干之後,他第一個晉謁的竟然是錢昌照——這也可看出錢氏當年在蔣氏幕中的重要性。錢氏的回憶應當可算是劉文第一手的旁證了。
說來也巧,在六一事變五十年後,我因參加在大陸舉行的「孫中山先生誕辰一百二十周年紀念會」,於1986年秋在北京參加了全國政協的招待餐會,不意竟與錢公同席。斯時劉文尚未引人注目,而錢公年屆耄耋,宴會場上亂鬨哄,因此除向錢先生致敬之外,就未敢與老輩亂扯學問了。後來劉文變成史界注目的文獻,我真大呼負負——與錢公失之交臂,未能請他即席印證一下。所幸我那時看到錢氏精神矍鑠,竊思他日返國,仍可專訪請益也。不意這一小小心愿的「口述歷史」,近日竟然有人代勞了,真是喜出望外。
事情是這樣的:近月錢先生因小恙住入醫院,他有一位忘年小友姜昆,前去專程探病,在病房中閑聊時,竟觸及此一歷史問題。
姜昆是近年大陸上著名的相聲演員,他居然也是劉老的朋友。他與錢的話題既涉及劉氏,姜昆乃把他二人所談的內容,寫了封信轉告了劉老。劉老和我是近鄰,乃把姜函轉我一讀。
姜昆這封信雖也只是一般朋友往還的普通信件,但在一個寫歷史的人看來,卻有其史料上的重要性,因為錢、劉二人當年都受知於蔣,直接參加了應付六一事變的幕後活動,而當年所有的當事人中,也只剩他二人還健在人間,做白頭宮女,話玄宗往事。其吉光片羽,都可讓史學工作者來細細咀嚼,因為這事實上也是可靠的「口述歷史」之一部分嘛。
今得劉氏面許,我特把姜函抄出若干節寄「劉傳記」。其他對六一事變史料有興趣之同文,或對這段小史料亦有若干興趣也。姜函節抄如下:
劉老,您好!
我在遙遠的北京向您問候。前幾日聽說您貴體欠佳,電話去問候您,不想您近九十高齡,仍然思維敏捷,反應迅速,精神矍鑠,電話中的聲音里漾著一般年輕人的活力,真讓我們晚輩又高興,又欽佩。
昨天(8月13日)我去看望了我們的前輩錢昌照先生。他由於身體感覺不適,住進了北京醫院。我聞訊而去,一見面,我看他精神還蠻不錯,早上還參加了人大常委會。只是由於年老,身體虛弱一些。我一去錢老非常高興,自然而然地也就提及了先生您。我提道,劉老每次到北京來,都怕打擾錢先生,並且告知我們也不要給錢老添什麼麻煩。錢老說:「劉先生太客氣了。我和劉先生認識,是蔣介石先生的信介紹的。蔣介石先生到湖南看到有個國貨公司,非常感興趣,當何鍵先生告之此公司是劉廷芳先生開的時,蔣先生無論如何要一見,於是在他家中宴請了蔣先生夫婦。」(中略)……錢老也講您管的銻、鎢、錫礦,一直在他領導下的工作。
在提及您勸說蔣介石避免了內戰的兩廣事件時,錢昌照先生講:「劉廷芳先生在避免全國的內戰時是起了作用的。正是在劉先生的遊說下,蔣先生採取了一些措施,包括用金錢收買了空軍將領這件事,翁文灝先生知道得最清楚。 」
(下略一段)
劉老,錢先生的長公子錢教授讓我捎信給您,無論如何,有機會要再來北京看看錢老,錢老也很惦念您。
匆匆忙忙寫信給您,望您保重身體。
謹祝
大安
姜昆
9月14日於北京
原載《傳記文學》第五十卷第五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