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部公路電影的開始

2009年8月6日 出雅江

正駕駛:阿亮

副駕駛:小硯

目標:前方

計畫:無

方法:即興

工具:宗申175

因為有新車,我亦不賴床,早早起來。捆好行李,用圍巾圍住頭臉,出雅江去也。雅江邊關卡檢查登記,兵哥哥看著我們這兩個山寨騎手直樂,得知我們將騎摩托車去西藏,友好地揮手祝我們一路平安。

從雅江到理塘總共是134KM的路程,要翻過兩座4000多米的高山-——海拔4659m的剪子彎山口和4718m的卡子拉山口。

出城就開始上山路,沿途風景甚好,車輛也不多,阿亮騎的很慢,大約3、40碼,偶有會車的時候,阿亮都要小心地將車停路邊讓車。邊走邊練吧,待他先熟悉車感,練好車,再找壩子我也來練車,還是初中時騎過摩托車,多年沒有騎過了。慢慢來,一邊練習騎摩托技術,也熟悉下新車,阿亮小心地從換檔開始練習,不時地向我彙報,現在是幾檔幾檔。又問我坐他騎的摩托車害怕不害怕。我給他打氣,說不怕,我信任你!話說,我少年時也是飆車黨,有次曾經從碎石路連人帶車摔出去躺了半個月。

騎了一個多鐘頭,阿亮漸漸找到車感,順暢起來,不像開始那麼時快時慢,平穩起來,就是會車的時候還是會緊張。偶爾停路邊休息的時候,他就練起步和停車。

一路車速都很慢,將摩托音樂關小。我給阿亮講公路電影《直到世界盡頭》還有《德州巴黎》。給阿亮講故事,後來成了我們一路的保留節目。阿亮聽得很有感覺,突然打斷我,說:「硯台,我們這不也是一部公路電影嗎?」

我也豪氣頓生,大聲說:「當然是,我們這部公路電影才剛開始上演,而且是現實版的。而對我們而言,它將比任何一部公路電影都珍貴和難以忘懷。因為這是我們自己去走的路。參與其中,共同經歷。」

「阿亮,我老了以後,我肯定會經常想起來,年輕的時候,和一個好朋友上路,那種青春激昂,肆意胡為的年代。」我感嘆地說。

阿亮按了一下喇叭,表示同感。

我向來是個任性的人。想到什麼就會立即去做。雖然這常常給我帶來災難,但至少,我從這種自行其是中獲得了滿足。

沒有誰可以真正自我地活下去,我指的是思想上的、關乎靈魂。不管你要不要、願不願,撒著嬌,玩弄著小情小調,貌似甜蜜,未必全是無奈的妥協,而其實,你都在改變著自己,也許每一次小小的改變都是自願的,甚至甜蜜。但往往到頭來,某一天,你會突然發現,自己變得如此不堪,靈魂的深處那一度在青春中燃燒的火種現時幾乎被熄滅殆盡,你偏離了自己的初衷,走著一條按照當初的價值觀來看完全狗屁不值的道路,成為一個在青春的高台上被絕對藐視的庸碌的靈魂。

你開始抱怨,開始懷疑,開始指責,開始對激情或青春、理想等關鍵詞心生惡意。因為你失去了它們。你開始滿嘴噴糞,謾罵,惡毒詆毀這些你也許曾經擁有過,而不自知的一些品質。嫉妒那些還擁有這些品質並為之付出行動的人。

這段話是曾經一個朋友邊看電影邊和我說的,原話早已不記得,類似如此吧。讓我印象深刻的一段話。

慢慢騎到山頂的時候,已經快中午,我突然看到路邊有個路牌,指向另一條路,上書「中國美男子故鄉,康巴漢子村」,我興奮地拍阿亮肩膀,示意他看那個路牌。和阿亮商量,要去看美男。以前聽說甚至有法國女人跑到這裡來借人種,哈哈,康巴漢子這麼有魅力,像種馬一樣?人種就免了,但是看看也好啊。阿亮笑說:「買摩托車就是為了能自由的去一些地方,我們硯台喜歡看美男,這個愛好必須滿足,哈哈。」我麻利地拍馬屁:「謝謝阿亮,這麼體貼人心!」

我們這兩個率性而為的傢伙,馬上掉轉車頭,岔入山間小道,尋美去也。卻不知,這一去讓我們差點回不來。摩托車旅行第一天就遇險。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