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去了氂牛都喜歡的地方

2009年7月28日 若爾蓋

從松潘到若爾蓋已經中午時分,找了個冒菜館吃飯,我向老闆諮詢遊玩之事,問花湖如何去,他告訴我,花湖就是那片草原草色要好一些,被旅遊局圈了起來,收門票。沒什麼意思。其實沿途你們往裡走,紅原的草原比花湖更好,那還是天然的,花湖去的人多了,草都踩死了,都是補種的花草。關於騎馬,也就是景點幾匹老馬,給遊客騎騎,拍拍照。

我和啊亮、沈前商量:「我們都到這裡了,難道還要花70塊錢去看旅遊局圈起來的人工草皮?」

同志們說「決不!我們要去看天然的草原,不要看旅遊局圈起來的人工草皮。」

「還有馬,他們的馬讓我想起城市裡某些景點的駱駝,垮皮塌臉的,拍一次照5塊錢。這不是我想像中的馬兒,它們應該馳騁在廣袤的草原上。而不是在圍欄里供人爬上爬下拍照取樂。我們不和他們玩這個。」

大家說著就激動起來了,一致決定往裡走,尋找純粹的草原,去騎放養的馬匹,去牧民家裡玩。

正吵吵著,鄰座又來了5個遊客,說上海話,聽他們說話,也是從松潘坐車來若爾蓋的,他們商量去唐克看黃河第一彎,然後從唐克去郎木寺再往甘肅那邊。

我拖把凳子過去搭訕,操著蹩腳的上海話。他們大笑,我說我們去紅原,經過唐克,方向正好相同,不如一起拼車過去。他們也正要包車下午去唐克。我的提議和他們一拍即合。

我和啊亮出去找車,分頭問了幾輛車,包車到唐克的價格最低在250,高的叫到320。還價還不下來。我拐到車站看了一下巴士的票價,里程才61公里,票價20元。但是下午沒有車了。這樣看來,包車的叫價太高了。

再回到街上,我換了種方式問車,攔下一輛,問:「去唐克,20塊錢一個人,我們有八個人,你走不走?」那個司機一聽很高興,說:「馬上走。」我讓他在路口等我們。

回到飯館一說,上海的幾個煞是高興,誇我是談判高手,趕緊背上包跟我出發。

若爾蓋,藏語念作「若尕」,據說意思是氂牛喜歡的地方。(嘿嘿,我也喜歡)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