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受周禪,仍以開封為東京,累朝建設於此,故日增月異,極稱繁華,洛陽為宋西京,退處屏藩,拱衛京畿,附帶繁榮而已。真宗時,雖以太祖舊藩稱應天府,建為南京(今河南商丘縣),乃即衛城為宮,奉太祖、太宗聖像,終北宋之世,未曾建殿。其正門「猶是雙門,未嘗改作」。仁宗以大名府為北京,則因契丹聲言南下,權為軍略措置,建都河北,「示將親征,以伐其謀」;亦非美術或經濟之動態,實少所營建。
北宋政治經濟文化之力量,集中於東京建設者百數十年。汴京宮室坊市繁複增盛之狀,乃最代表北宋建築發展之趨勢。
東京舊為汴州,唐建中節度使重築,周二十里許,宋初號里城。新城為周顯德所築,周四十八里許,號曰外城。宋太祖因其制,僅略廣城東北隅,仿洛陽制度修大內宮殿而已。真宗以「都城之外,居民頗多,復置京新城外八廂」。神宗徽宗再繕外城,則建敵樓瓮城,又稍增廣,城始周五十里余。
太宗之世,城內已「比漢唐京邑繁庶,十倍其人」;繼則「甲第星羅,比屋鱗次,坊無廣巷,市不通騎」。迄北宋盛世,再接再厲,至於「棟宇密接,略無容隙,縱得價錢,何處買地?」其建築之活躍、不言而喻,汴京因其水路交通,成為經濟中樞,乃商業之雄邑,而建為國都者;加以政治原因,「乘輿之下,士庶走集」,其繁榮尤急促;官私建置均隨環境展拓,非若隋唐兩京皇帝坊市之預布計畫,經緯井井者也。其特殊布置,因地理限制及逐漸改善者,後代或模仿以為定製。
汴京有穿城水道四,其上橋樑之盛,為其壯觀,河街橋市,景象尤為殊異。大者蔡河,自城西南隅入,至東南隅出,有橋十一。汴河則自東水門外七里,至西水門外,共有橋十三。小者五丈河,自城東北入,有橋五,金水河從西北水門入城,夾牆遮 入大內,灌後苑池浦,共有橋三。
橋最著者,為汴河上之州橋,正名大漢橋,正對大內御街,即范成大所謂「州橋南北是大街」者也。橋低平,不通舟船,唯西河平船可過,其下嚴密排石柱,皆青石為之;又有石樑石筍楯欄。近橋兩岸皆石壁,鐫刻海馬、水獸、飛雲之狀。「州橋之北,御路東西,兩闕樓觀對聳。」金元兩都之周橋,蓋有意仿此,為宮前制度之一。橋以結構巧異稱者,為東水門外之虹橋,「無柱,以巨木虛架,飾以丹雘,宛如飛虹」。
大內本唐節度使治所,梁建都以為建昌宮,晉號大寧宮,周加營繕,皆未增大,「如王者之制」。太祖始「廣皇城東北隅,……命有司畫洛陽宮殿,按圖修之……,皇居始壯麗」。
「宮城周五里」。南三門,正門名凡數易,至仁宗明道後,始稱宣德,兩側稱左掖右掖。宮城東西之門,稱東華西華,北門曰拱宸。東華門北更有便門,「西與內直門相直」,成曲屈形。稱 門。此門之設及其位置,與太祖所廣皇城之東北隅,或大略有關。
宣德門又稱宣德樓,「下列五門,皆金釘朱漆。壁皆磚石間甃,鐫鏤龍鳳飛雲之狀。……莫非雕甍畫棟,峻桷層榱。覆以琉璃瓦,曲尺朵樓,朱欄彩檻。下列兩闕亭相對。」自宣德門南去,「坊巷御街……約闊三百餘步。兩邊乃御廊,舊許市人買賣其間。自政和間,官司禁止,各安立黑漆杈子,路心又安朱漆杈子兩行,中心道不得人馬行往。行人皆在朱杈子外。杈子內有磚石甃砌御溝水兩道,盡植蓮荷。近岸植桃李梨杏雜花;春夏之日,望之如綉」。宣德樓建築極壯麗,宮前布置又改繕至此,無怪金元效法作「千步廊」之制矣。
大內正殿之大致,據史志概括所述,則「正南門(大慶門)內、正殿曰大慶、正衙曰文德。……大慶殿北有紫宸殿,視朝之前殿也。西有垂拱殿,常日視朝之所也。……次西有皇儀殿,又次西有集英殿,宴殿也,殿後有需雲殿,東有昇平樓,宮中現宴之所也。後宮有崇政殿,閱事之所也。殿後有景福殿,西有殿北向曰延和,便坐殿也。凡殿有門者皆隨殿名。」
大慶殿本為梁之正衙,稱崇元殿,在周為外朝,至宋太祖重修,改為乾元殿,後五十年間曾兩被火災,重建易名大慶。至仁宗景祐中(一〇三四年),始又展拓為廣庭。「改為大慶殿九間,挾各五間,東西廊各六十間,有龍墀沙墀,正值朝會冊尊號御此殿。……郊祀齋宿殿之後閣……」又十餘年,皇祐中「饗明堂,恭謝天地,即此殿行禮」,「仁宗御篆明堂字行禮則揭之」。
秦漢至唐敘述大殿之略者,多舉其台基之高峻為其規模之要點;獨宋之史志及記敘無一語及於大殿之台基,僅稱大慶殿有龍墀沙墀之制。
「文德殿在大慶殿之西少次」亦五代舊有,後唐曰端明,在周為中朝,宋初改文明。後災重建,改名文德。「紫宸殿在大慶殿之後,少西其次又為垂拱……紫宸與垂拱之間有柱廊相通,每日視朝則御文德,所謂過殿也。東西閣門皆在殿後之兩旁,月朔不御過殿,則御紫宸,所謂入閣也。」
文德殿之位置實堪注意。蓋據各種記載廣德,紫宸,垂拱三殿成東西約略橫列之一組,文德既為「過殿」,居其中軸,反不處於大慶殿之正中線上,而在其西北偏也。宋殿之區布情況,即此四大殿論之,似已非絕對均稱或設立一主要南北中心線者。
初,太祖營治宮殿「既成,帝坐萬歲殿(福寧殿在垂拱後,國初曰萬歲),洞開諸門,端直如繩,嘆曰『此如吾心,小有私曲人皆見之矣』」,對於中線引直似極感興味。又「命懷義等凡諸門與殿頂相望。無得輒差。故垂拱,福寧,柔儀,清居四殿正重,而左右掖與左右升龍銀台等諸門皆然」。福寧為帝之正寢,柔儀為其後殿,乃後寢,故垂拱之南北中心線,頗為重要。
大慶殿之前為大慶門,其後為紫宸殿,再後,越東華西華橫街之北,則有崇政殿,再後更有景福殿,實亦有南北中線之成立,唯各大殿東西部位零落,相距頗遠,多與日後發展之便。如皇儀在垂拱之西,集英宴殿自成一組,又在皇儀之西,似皆非有密切關係者,故福寧之兩側後又建置太后宮,如慶壽寶慈,而無困難,而柔儀之西,日後又有睿思殿等。
崇政初為太祖之簡賢講武,「有柱廊,次北為景福殿,臨放生地」,規模甚壯。太宗真宗仁宗及神宗之世,均試進士於此,後增置東西兩閣,時設講讀,諸帝日常「觀陣圖,或對藩夷,及宴近臣,賜花作樂於此」,蓋為宮後宏壯而又實用之常御正殿,非唯「閱事之所」而已。
宋宮城以內稱宮者,初有慶聖及延福,均在後苑,為真宗奉道教所置。廣聖宮供奉道家神像,後示奉真宗神御,內有五殿,一閣曰降真,延福宮內有三殿,其中靈顧殿,亦為奉真宗聖容之所。真宗咸平中,「宰臣等言:漢制帝母所居稱宮,如長樂積慶……等,請命有司為皇太后李建宮立名。……詔以滋福殿(即皇儀)為萬安宮」。
母后之宮自此始,英宗以曹太后所居為慈壽宮,至神宗時曹為太皇太后,故改名慶壽(在福寧殿東);又為高太后建寶慈宮(在福寧西)等皆是也。母后所居既尊為宮,內立兩殿,或三殿,與宋以前所謂「宮」者規模大異。此外又有太子所居,至即帝位時改名稱宮,如英宗之慶寧宮,神宗之睿成宮皆是。
初,宋內廷藏書之所最壯麗者為太宗所置崇文院三館,及其中秘閣,收藏天下圖籍,「棟宇之制皆帝親授」,後苑又有太清樓,尤在崇政殿西北,樓「與延春儀鳳翔鸞諸閣相接,貯四庫書」。真宗常「曲宴後苑臨水閣垂釣,又登太清樓,觀太宗聖制御書,及親為四庫群書,宴太清樓下」。作詩賜射賞花釣魚等均在此,及祥符中,真宗「以龍圖閣奉太宗御制文集及典籍,圖畫,寶瑞之物,並置待制學士官,自是每帝置一閣」。
天章寶文兩閣(在龍圖後集英殿西)為真仁兩帝時所自命以藏御集,神宗之顯謨閣,哲宗之徽猷閣,皆後追建。唯太祖英宗無集不為閣。徽宗御筆則藏敷文閣。是所謂宋「文閣」者也。每閣東西序皆有殿,龍圖閣四序曰資政崇和宣德述古,天章閣兩序曰群玉蕊珠;寶文閣兩序曰嘉德延康。內庭風雅,以此為最,有宋珍視圖書翰墨之風,歷朝不改,至徽宗世乃臻極盛。宋代精神實多無形寓此類建築之上。
後苑禁中諸殿,龍圖等閣,及太后各宮,無在崇政殿之東者。唯太子讀書之資善堂在元符觀,居宮之東北隅,蓋宮東部為百司供應之所,如六尚局,御廚殿等及禁衛輦官親從等所在。東華門及宮城供應入口;其外「市井最盛,蓋禁中買賣所在」。
所謂外諸司,供應一切燃料、食料、器具、車駕及百物之司,雖散處宮城外,亦仍在舊城外城之東部。蓋此以五丈河入城及汴蔡兩河出城處兩岸為依據。糧倉均沿河而設,由東水門外虹橋至陳州門裡,及在五丈河上者,可五十餘處。東京宮城以內布置,乃不免受汴梁全城交通趨勢之影響。後苑部署偏於宮之西北者,亦緣於「金水河由西北水門入大內,灌其池浦」,地理上之便利也。
考宋諸帝土木之功,國初太祖朝(九六〇~九七六年)建設未嘗求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