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緒論 二

以現代眼光,重新注意到中國建築的一般人,雖尊崇中國建築特殊外形的美麗,卻常忽視其結構上之價值。這忽視的原因,常常由於籠統的對中國建築存一種不滿的成見。這不滿的成見中最重要的成分,是覺到中國木造建築之不能永久。其所以不能永久的主因,究為材料本身或是其構造法的簡陋,卻未嘗深加探討。

中國建築在平面上是離散的,若干座獨立的建築物,分配在院宇各方,所以雖然最主要雄偉的宮殿,若是以一座單獨的結構,與歐洲任何全座負盛名的石造建築物比較起來,顯然小而簡單,似有遜色。這個無形中也影響到近人對本國建築的懷疑或蔑視。

中國建築既然有上述兩特徵,以木材作為主要結構材料,在平面上是離散的獨立的單座建築物,嚴格的,我們便不應以單座建築作為單位,與歐美全座石造繁重的建築物作任何比較。但是若以今日西洋建築學和美學的眼光來觀察中國建築本身之所以如是,和其結構歷來所本的原則,及其所取的途徑,則這統系建築的內容,的確是最經得起嚴酷的分析而無所慚愧的。

我們知道一座完善的建築,必須具有三個要素:適用,堅固,美觀。但是這三個條件都不是有絕對的標準的。因為任何建築皆不能脫離產生它的時代和環境來講的;其實建築本身常常是時代環境的寫照。

建築里一定不可避免的,會反映著各時代的智識,技能,思想,制度,習慣,和各地方的地理氣候。所以所謂適用者,只是適合於當時當地人民生活習慣氣候環境而講。

所謂堅固,更不能脫離材料本質而論;建築藝術是產生在極酷刻的物理限制之下,天然材料種類很多,不一定都湊巧的被人採用,被選擇採用的材料,更不一定就是最堅固,最容易駕馭的。

既被選用的材料,人們又常常習慣的繼續將就它,到極長久的時間,雖然在另一方面,或者又引用其他材料,方法,在可能範圍內來補救前者的不足。所以建築藝術的進展,大部也就是人們選擇,駕馭,征服天然材料的試驗經過。

所謂建築的堅固,只是不違背其所用材料之合理的結構原則,運用通常智識技巧,使其在普通環境之下——兵火例外——能有相當永久的壽命的。例如石料本身比木料堅固,然在中國用木的方法竟達極高度的圓滿,而用石的方法甚不妥當,且建築上各種問題常不能獨用石料解決,即有用石料處亦常發生弊病,反比木質的部分容易損毀。

至於論建築上的美,淺而易見的,當然是其輪廓,色彩,材質等,但美的大部分精神所在,卻蘊於其權衡中;長與短之比,平面上各大小部分之分配,立體上各體積各部分之輕重均等,所謂增一分則太長,減一分則太短的玄妙。但建築既是主要解決生活上實際各問題,而用材料所結構出來的物體,所以無論美的精神多縹緲難以捉摸,建築上的美,是不能脫離合理的,有機能的,有作用的結構而獨立。

能呈現平穩,舒適,自然的外象;能誠實的袒露內部有機的結構,各部的功用,及全部的組織;不事掩飾;不矯揉造作;能自然的發揮其所用材料的本質的特性;只設施雕飾於必需的結構部分,以求更和悅的輪廓,更調諧的色彩;不勉強結構出多餘的裝飾物來增加華麗;不濫用曲線或色彩來求媚於庸俗;這些便是「建築美」所包含的各條件。

中國建築,不容疑義的,曾經具備過以上所說的三個要素:適用,堅固,美觀。在木料限制下經營結構「權衡俊美的」(beautifully proportioned),「堅固」的各種建築物,來適應當時當地的種種生活習慣的需求。

我們只說其「曾經」具備過這三要素;因為中國現代生活種種與舊日積漸不同。所以舊制建築的各種分配,隨著便漸不適用。尤其是因政治制度,和社會組織忽然改革,迥然與先前不同;一方面許多建築物完全失掉原來功用——如宮殿,廟宇,官衙,城樓等等——一方面又需要因新組織而產生的許多公共建築——如學校,醫院,工廠,驛站,圖書館,體育館,博物館,商場等等——在適用一條下,現在既完全的換了新問題,舊的答案之不能適應,自是理之當然。

中國建築堅固問題,在木料本質的限制之下,實是成功的。下文分析里,更可證明其在技藝上,有過極艱巨的努力,而得到許多圓滿,且可驕傲的成績。如「梁架」,如「斗栱」,如「翼角翹起」種種結構做法及用材。直至最近代科學猛進,堅固標準驟然提高之後,木造建築之不永久性,才令人感到不滿意。但是近代新發明的科學材料,如鋼架及鋼骨水泥,作木石的更經濟更永久的替代,其所應用的結構原則,卻正與我們歷來木造結構所本的原則符合。所以即使木料本身有遺憾,因木料所產生的中國結構制度的價值則仍然存在,且這制度的設施,將繼續的應用在新材料上,效勞於我國將來的新建築。這一點實在是值得注意的。

已往建築即使因人類生活狀態之更換,致失去原來功用,其歷史價值不論,其權衡俊秀或魁偉,結構靈活或誠樸,其純美術的價值仍顯然絕不能諱認的。古埃及的陵殿,希臘的神廟,中世紀的堡壘,文藝復興中的宮苑,皆是建築中的至寶,雖然其原始作用已全失去。雖然建築的美術價值不會因原始作用失去而低減,但是這建築的「美」卻不能脫離適當的,有機的,有作用的結構,而獨立的。

中國建築的美就是合於這原則;其輪廓的和諧,權衡的俊秀偉麗,大部分是有機,有用的,結構所直接產生的結果。並非因其有色彩,或因其形式特殊,我們推崇中國建築;而是因產生這特殊式樣的內部是智慧的組織,誠實的努力。中國木造構架中凡是梁,棟,檁,椽,及其承托,關聯的結構部分,全都袒露無遺;或稍經修飾,或略加點綴,大小錯雜,功用昭然。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