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三 尾聲

自民國三十八年兩百萬軍民來台後,海軍「中榮」軍艦開啟「古寧頭」首場戰役的勝利,十七年後,似乎是冥冥中的巧合,又由「中榮」艦險象環生地化解了一場不知結果的海空大戰。自首任桂總司令開始,歷經六任總司令至馮總司令止,至今海峽已有三十多年不再兵戎相見;一場戰役不論勝或敗,在戰場上參與的雙方官兵,都展現有榮譽和可歌可泣、盡責的一面。有時輸了戰術,卻贏了戰略。

民國五十四年這三場「海」峽「戰」爭,有生還或被俘者,皆因在兩岸交流政策下,說出了部分真相,尤其在過去捍衛中華民國的安定裡,包括「八二三」砲戰,海軍所表現的英勇和犧牲,絕對是三軍之首,但遺憾的是卻鮮為我同胞所知曉,而「左營」像是一位艱辛的母親,默然孕育了我海軍的茁壯。

小時候天真地隨父兄來到寶島,在台灣接受完整的教育,經過五十年的共同捍衛及努力,使得吾等享受到中國人五千年歷史中最好的日子,更勝於唐朝盛世的「貞觀之治」,遺憾的是,被現今少數政客們刻劃成大陸來的「外省掛」,但這些外省先輩們卻是為「台灣自由」拚戰而傷亡並犧牲最多的族群。兩岸探親的互動,又被大陸兄弟們有意說成台胞,二代子弟似乎是成長在海峽中的飄萍,有朝一日,中國統一,有鎮瀾宮媽祖去湄洲謁祖後再回到台中大甲的例子,這是我們要仿效省思的。中國人傳統倫理中教導要忠孝,畢竟我們是吃台灣米、在左營長大的一群,但是縈繞對彼岸誕生地的迷濛及血脈相連的情結,數十年來似乎都有潛在的認同和無名的眷戀,像很多人一樣在惘思裡不停地去尋求啟示。

停留在薪公臥室外的長廊上,陰暗的雨天,處於微弱燈光下,恍惚沉思了很長一段時刻,緬懷著過去一幕幕的往事,不覺中,又望到那張五十多年前蔣公初登臨「太康」軍艦時,與年輕英俊的黎艦長合影的生動照片,一陣感觸,不經意推開半掩的房門,「呀」然輕響,驚動睡在床上的老先生,黎上將帶著那川東達縣的威嚴鄉音,輕語沙啞,再一遍告訴參謀說:「我們要回到的那個家是『左營』。」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