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坎光復後的次日上午,天空中隆隆的一陣飛機聲,不久,一架「空中吉普」就在南坎機場著陸了,載來了美國的三位高級將領:緬北戰區指揮官索爾登將軍,中國戰區參謀長魏德邁將軍,美國陸軍航空第十航空隊司令戴維斯將軍。這不是一件尋常的事。戴著一頂大舌帽的索爾登,因為經常來戰場上督戰,差不多的官兵都認識他。魏德邁將軍則是第一次到緬北前線來,久聞其名,卻未見其人,今天,官兵們可以一瞻他的風采。戴維斯的部隊,經常在天空中支援我們作戰。他滿頭白髮,總是把部屬稱為孩子們,感到格外親切。他們在孫軍長的接待下,在南坎市區巡視了一周,用過午餐,就分乘四輛吉普車,向遮放方向駛去。大概是勘查中印公路通車的路線吧!反正,戰爭正向南方推進中,這是安全地帶。
民國三十四年一月十八日,參謀總長何應欽上將,也派代表到戰地來慰問藍鷹兵團。新三十八師的主力,將南坎河套的殘敵肅清之後,即乘勢向東挺進,接連地攻克了二十幾個據點,推進了六十多哩。三天後,前鋒部隊逼近了舊滇緬路進出咽喉的芒友,並且攻克芒友西北外圍的重要據點鬧陽、曼偉因和苗斯,準備和滇西國軍的前哨會師。
這時候,日軍的五五聯隊,已傷亡過半,退居在海拔二千公尺的老龍山區核心陣地,和由滇西退至芒友的五六師團殘部連成一氣,企圖突擊我軍。不料,我以快速的方式,由東北山地鑽隙突出,將形成芒友西南外圍屏障南拉一帶高地攻佔。日軍為了挽救這一不利形勢,即分三路向我猛撲,幸而我已佔領有利地形,居高臨下,壓制敵人仰攻,一一將其擊潰。我軍復乘勝佔領丹山,直逼公路,控制了芒友和滇緬公路上敵人的一切活動。
二十一日的下午,孫將軍率領了好幾位國軍的高級幹部,到了距苗斯約三公里的一個小村莊中,那裡便是一一四團的團指揮所。不久,新三十師的唐師長也趕來,他們剛到村子口,忽然間,咯咯的機槍聲響了起來,後面的衛士「哎呀」一聲,就從車上摔了下來,其餘人員趕快臥倒在地上,才沒有受傷。
發射的地點,就在此地前面不到五百公尺附近,王團長立即派部隊包抄過去。槍聲停止了,大家爬起來,拍拍自己身上的灰塵,再回頭看看剛才倒在地上的衛士,已經死了。這次日軍狙擊雖未成功,可是真險。
這時,南坎河谷的沃野上,在金色的陽光照耀下,綠油油的一片,是稻穀生長得最旺盛的時候。遠遠的山地裡,還有著零星的砲聲,為了早日達成會師的目的,藍鷹兵團分三路進攻,一路由丹山切斷敵人後方公路,一路沿正面公路南下,一路由兩側高山側擊。三路同時發起猛烈的攻勢,一鼓作氣,就在二十七日那天上午,佔領了戰略要地的交叉點,把芒友的敵人完全肅清了。
為了準備舉行會師大典,特別要工兵部隊連夜搭好臺子,由政工部門設計。臺頂是用淺黃色的降落傘張蓋起來的,臺前有一個紅色的V字,臺的正對面是兩根高豎的旗桿,臺前的那一塊紅布上貼著「國軍會師典禮」六個大字,格外醒目,非常壯觀。
次日清早,大約九點鐘的光景,穿黃色卡其布服裝的藍鷹兵團部隊,和穿灰色棉衣的滇西遠征軍第十一集團軍的工兵團,分別由不同的方向,朝著那個搭好臺子的地方集中。滇西國軍還在去祖國的那一條路口上,豎起了一塊白布的橫額,寫著「歡迎駐印新一軍凱旋歸國」。
黃色行列的藍鷹兵團部隊,站在臺子的左前方,灰色行列的滇西國軍,站在臺子的右前方,很明顯的可以看出這兩個戰區氣候的不同,可是今天卻並列地站在同一廣場上。
晴朗的天空,萬里無雲,十一點左右,遠處公路上突然塵土飛揚,一連串的吉普車,漸漸地駛近了臺子,在廣場的側邊停下來。最先下車的,是中國遠征軍司令官衛將軍,接著是美國的索爾登將軍,和孫軍長,還有許多高級將領,以及陸軍大學將校班的三十餘位將軍學員,也同時趕來觀禮。會場總指揮是新三十八師的李師長,一聲「立正」的口令之後,全場鴉鵲無聲,好似無人之境。只有那些攝影記者,在場內跑來跑去,尋找最好的歷史鏡頭。
首先,舉行升旗典禮,軍樂隊奏起了中美兩國的國歌,星條旗伴隨著青天白日滿地紅,美麗的國旗冉冉上升,隨風飄揚。官兵們舉手仰面注目,把視線都集中在那上升的國旗上。多少人流血犧牲,就是為了升起莊嚴的國旗。
蔚藍的天空,把鮮艷的國旗,照射得格外明亮美觀。每個官兵心中在說︰「我們終於又打回來了!」有些人興奮得熱淚盈眶,望著國旗,眼淚一滴一滴的淌下來。大家太高興了,我們終於熬到了今天。
山砲連的禮炮,也在山谷中連續的響著,慶祝這個偉大的日子。這是我們中國人對自由世界最大的貢獻,打敗了日本鬼子,要把他們趕下印度洋,逐出中南半島,使緬越泰柬諸國的人民重獲自由,過民主的生活。
不一會,衛司令官致詞說︰「今天的會師,是我們盟國在東京會師的先聲,我們要打到東京去,在那裡會師,希望大家加倍努力,勇敢作戰,為我中華民國爭取更大的勝利,更多的光榮。同時,在今天滇緬戰場上,中美官兵密切的合作,是值得我們珍惜的。我們同盟國家不僅只是在戰時要合作,就是在戰後重建世界和平,恢復世界秩序方面,更要合作……。」
高頭大馬的索爾登將軍也提高了嗓門說︰「今天是大家頂快樂的一天,也是中美合作過程中,最重要的一天,因為我們共同把強悍的日本軍隊擊敗了,收復了不少緬甸的國土,這都是大家用血汗所換得來的光榮戰績,為全世界人們所敬佩的。希望這是好的開始,今後我們中美兩國更要密切合作,早日打垮我們共同的敵人,到東京會師去。讓這兩面鮮明的國旗,如同今天一樣,同時飄揚在東京的上空。」
他說完話,臺下掌聲如雷,久久不止,他真說到大家心坎上去了,誰都是這樣希望著,早一點打回去。
然後雙方部隊對立敬禮,彼此祝福。散會時還高呼口號,吼聲響徹雲霄。在相互握手後,部隊即各朝不同的方向而去。灰色的行列回國了,黃色藍鷹兵團部隊,為了確保中印公路通車的安全,還要留在國外,繼續地向南殺下去,追打日本鬼子。
在部隊興奮的邁進中,不知是誰冒出了這麼一句話:「今天是一二八呵!」使人回想起十三年前,日本海軍陸戰隊在上海發動侵略戰爭的情景,轟炸,屠殺,多少善良的同胞,都犧牲在他們的手裡,血債!這一筆算不清的血債,我們是要追討回來的。
緬北國軍作戰的基本任務,就是要打通這一條通往祖國的國際路線,好接收外援物資,加速充實國內反攻的力量。如今,部隊業已南下,這一條路將可安全地暢通無阻。
中印公路(後改名史迪威公路),是從列多起,經密支那、八莫、南坎、到雲南的昆明,全長一五六六公里,中間越過了十三座二千公尺以上的高山,有許多急彎是依勢而築的,故而有的地方,高達百分之三十的傾斜度。而最高的地點,在三千公尺以上。因此,這一條路,可以說是由三段連接起來的。第一段是由列多到密支那,經過胡康和孟拱河谷,長四四五公里,全部是新築的,所經之地,幾乎都是絕少人煙的原始森林,循著步兵作戰時所砍的小徑,全憑人力來拓寬的。起初,由我國工兵第十團負責,緊跟在戰鬥部隊之後,逐段來進行,步兵剛把前面的敵人打跑,工兵馬上就來動手修路。他們所用的工具,只有斧頭,圓鍬,十字鎬,一尺一寸地開拓墊平,所以速度較慢。後來由美國調來了機械化的黑人工兵團,帶來開山機等現代化的築路設備,工作效率增加了。當藍鷹兵團越過了野人山後,前方的進展非常神速,築路工程落後很遠,於是美國將築路專家皮可將軍請來,主持築路工程,他決定使用最著名的「紅球運輸隊」的黑人部隊,二十四小時工作,機械不停,人員輪流休息,夜以繼日的趕工,使工程緊跟著步兵前進。雖然在雨季中,有好多次洪水為患,把剛做好的路基沖壞或淹沒了,但經過幾次改道或改進後,這最艱難的一段,終於暢通了,變成了最寬的、最平坦的甲級公路。
至於中間的那一段,由密支那,經南坎,到畹町,原來就有公路,只是把它加寬而已。做點培土的工作,較為容易。由畹町至昆明那一段,就是驚險聞名世界的滇緬公路,早在抗戰初期就曾動員雲南省十餘萬人民,胼手胝足來完成的,數年前,就是我國大後方的物資補給線,如今連成一氣,使我國所需的軍用物資,都可以由印度的港口卸載,改用車輛運輸,源源不斷地供應我們的需要。
在芒友會師典禮之後,史迪威公路已經暢通了,接著而來的是通車典禮,被日軍封鎖了三年之久的國際路線,終於又通車了。
第一批由印度開往國內的車隊,一共大小車子一百零五輛,其中有兩噸半的大卡車六十六部,此外,還有一些武器拖曳車、吉普車、救護車、兵器車,都滿載著各種軍用物資,和拖曳著重砲、野砲、山砲、戰防砲等,浩浩蕩蕩向東行駛,從頭到尾長達一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