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部隊到印度已快一年了,天天忙著訓練。除了星期日休息,不採用國內集體休假的辦法,只是內務或武裝檢查成績特別好的,才可以放特別假,可以到營區外的小鎮上走走。其餘的只好在營區內玩,像禁足一樣。
平時生活雖然過得緊張,可是一閒下來,就覺得無聊。這裡很難看到中文報紙,每天那半張油印的「精忠報」,是唯一的精神食糧。書籍完全談不上,真可說是文化沙漠,有些人寫信回國,請親友寄書來,手中能拿著一本小說,那才是最高的享受。
教育程度不高的,就用老辦法,擲骰子,推牌九,來打發時間。而棋類和玩撲克牌,更是大行其道。
軍營生活過得單調,很想到城市去玩玩,尤其是加爾各答和伽耶,一個是印度的海港,一個是釋迦牟尼成佛的聖地,令人嚮往。加城太遠,花費太多,但伽耶只有一百二十哩,是應該設法去看看的。我盼望著在離開藍伽前,要去伽耶玩一趟。
機會終於到了,指揮部要派人到伽耶途中,去偵察部隊聯合作戰演習的場地,我是和美國蓋上尉一起去的。
吉普車從藍伽,沿著一條平坦的柏油路,一直往西北急駛。途中,時常下來勘查各階段的演習場地。蓋博是學工程的,對印度鄉下的建築物,非常留心觀察,每一個單位停留的位置,隱蔽程度,他都仔細的測量,然後,在地圖上註明。美國人做事,就是這樣,一板一眼非常認真,公事來了,絕不去搞自己的私事。
沿途的景物很美,蓋博也拍了不少風景照片,答應我到伽耶,替我單獨拍一張作紀念。車行了一百二十哩到達伽耶。那裡四周都是叢林,有山有水,景物是如此清幽,除了鳥聲之外,氣氛是如此恬靜,使人置身其處,俗慮頓消,真不愧是佛教聖地。
當年釋迦牟尼看破紅塵,連皇太子都不做了,就在這裡苦修而成正果的。我國唐朝高僧玄奘,曾率領徒弟,到西天取經,就是來到這裡。他們跋涉重山,歷盡艱險,到伽耶來,潛心佛法,研讀經文,住了四年才回去。
伽耶佛寺,是一座含有濃厚東方色彩,中世紀的建築物,中間矗立著一座二三十丈高的金剛寶塔,塔基是長方形,建築在十六平方丈的長形臺基上,直砌上去,一層層的石基,上面刻有各種圖案,上頂是一個鐘形塔尖,巍峨壯麗,直上雲霄。
按照寺中的規定,凡是來這裡參觀,或膜拜的人,必須脫掉鞋子,才可以從樓梯上去。在第二層有一個很小的佛堂,神龕裡供奉著三尊七八寸高的塑像,由於光線幽暗,隔著玻璃,所以看不清楚,聽說那就是唐僧的三個徒弟,孫悟空、豬八戒和沙和尚的塑像。
寺廟管理人員告訴我,這座塔建於距今二千多年前的阿育王朝。到了公元六七百年的時候,印度教和回教發生了戰爭,而回教軍隊到處破壞佛像,虔誠的佛教徒們,為了保護聖跡,就用沙土把它掩蓋起來,像一堆小山。當時,誰也不知道這裡面藏有聖蹟。一直到一百多年前,英國統治印度時,才發現山中藏有這座寶塔,於是動員了附近人民,把沙土挖去,佛蹟重新出世了。
在塔的四周,還有許多小佛塔,石碑,石柱,上面都有精美的彫刻。可惜是年代久遠,圖形已殘缺不全。不過,我們還可以看得出當時佛教的盛況。
寺的南邊,緊靠著寶塔的正中,有一棵蓊蔥蒼鬱的菩提樹,植於何年何月,不得而知,但相傳二千多年前釋迦牟尼就是在這棵樹下得道的。聖樹曾遭數次的砍伐,但卻能生出新的枝葉來,目前雖高不及十丈,大不過四圍,但它的分枝很多。現在印度人,對這棵聖樹,非常注意保護,嚴密看守,絕對禁止採摘菩提樹的一枝一葉,除非它自動的落下。我和蓋博坐在樹下,一面吃著乾糧,一面傻等,希望能得到一片落葉。也許是皇天不負苦心人,剛好一陣風來,吹下幾片葉子,我和蓋博小心撿了起來,守樹的人也送了我們好幾片作紀念。蓋博如獲至寶,收藏在圖囊裡,準備帶回美國去向親友們炫耀一番。
的確,我們自來印度後,也收到國內不少佛教的親友來信,再三拜託,希望能弄到一片菩提葉,這一回,我也可以向昆明的楊麗娟交差了。因為在他們的心目中,視這棵樹的葉子,為佛門至寶,可以免災避邪。我雖不是佛教徒,但幼時讀書的私塾,就設在佛寺內,經常與佛像接觸,況且我母親又是一位虔誠的佛教徒,每逢陰曆初一、十五,都要到附近的廟裡去燒香拜佛,多少受了一些影響。我除了寄兩片完整的菩提葉給楊麗娟之外,在那些樹葉中,我又選了幾片最大的,準備將來帶回去,呈獻給生我育我的老母。
寺內的和尚,也很懂生意經,他們將每天拾到的菩提葉,放在石灰缸裡,把表皮爛掉,然後將剩下的纖維染黃,蓋上黑色的佛章,於是這張葉子變成了佛的象徵。凡來此一遊的人,沒有人不買一些回去做紀念品的,所以生意很好。
釋迦牟尼坐過的金剛座,現已用鐵欄桿圍起來,不許遊人進去。不過樹後的一塊斑剝石頭上,印有一雙很深的腳印,它幾乎有一丈長,非常明顯,和尚說:「這是釋迦牟尼得道,化金身升天所留下的遺跡。」繞著佛塔的周圍,有許多以等距離豎起的石柱,石柱上端都刻成蓮花,據和尚說,這是在佛祖釋迦牟尼升天之時,從地面所湧出的蓮花,是蓮花把佛托上天的。這些我們都姑妄聽之。
又聽人說:聖地的泥土是香的。於是乘上佛樓之便,就打起赤腳在附近走走,因為都是沙土,我圍著佛塔走了好幾個圈,腳上確實沒有黏上半點泥土。我用手捧著一聞,這沙土確有一種特別味道,我用手帕包了一小撮,準備帶回藍伽,拿來與麗娟所送給我的雲南泥土,作一比較。我想,還是祖國的泥土較芳香吧!
像這樣一個佛教聖地,照理說應該是香火鼎盛,萬方朝拜的地方。但如今卻不幸為回教的勢力所把持著,不但沒有人去膜拜,幾乎連香火也快斷絕了。所謂西方佛國,早已成為歷史上的名詞,佛教,在印度是沒落了。
這裡的中華大覺寺,有四個中國和尚住持,兩個是青海人,一個是西藏人,一個是湖北人。因為是同胞關係,異國相逢,格外親切,他們的生活十分清苦,有時三餐不繼,但他們仍虔誠的禮佛,照顧著這個佛寺。出家人的苦修生活,決不是一般常人可以受得了的。除了放棄物質享受,在肉體上,精神上,也是空寂的。要心如止水,才能在這裡待得下去。
在聖地,也有兜售紀念品的小販,各種佛像和念珠均有,品質並不精細,遊客多少會買一點帶回去。我為母親買了一掛黃色的念珠,花了兩個盧比。蓋博好奇,也跟著我買了一串,他說要帶回去給孩子玩,各人的觀點不同,自然對佛具的使用就不一樣了。
一連幾個小時的參觀活動,蓋博都保持緘默,不講話,一個勁地拿著照相機猛照,好像要把這些印度歷史文物都攝進去,作為將來的回憶。也說不一定,他是別有用心,在作詳盡的兵要地誌調查。別看外國人的嘴不講話,可是在蒐集情報上,倒是蠻有心計的。
接近黃昏時刻,晚霞照耀在佛塔寺院的圓頂上,反射出一片金光,這莊嚴的景象,使我感到天國可能就在這裡。
歸途,由蓋博駕車,比駕駛兵開得快多了。由於他技術好,我坐在旁邊並不害怕。這時我一直在想,印度既是佛教的發祥地,為什麼回教的勢力如此龐大呢?宗教為什麼這樣複雜?只要留心觀察,隨便到任何角落,都可看到各種不同的帽子。男人們留著各式各樣的鬍子,有的還畫著五花八門的臉譜。他們每一種裝束打扮,都代表著不同的宗教。就生活習慣來說,有的不吃豬肉,有的不吃牛肉,有的既不吃豬肉,也不吃牛肉,只吃羊肉。還有的根絕葷腥,什麼肉都不吃專吃素菜。這些宗教信仰不同,生活習慣不同的印度人,卻混雜的住在一起。因為各有所惡,所以時常發生糾紛。有時會打得頭破血流,到不可開交的地步。因此,我想印度宗教的門戶觀念,就是今日印巴分裂的主要因素。
沿途遇到的牛比車多,成群結隊在公路上,大搖大擺地晃蕩,沒有人管。可憐的印度人連飯都吃不飽,那能買得起汽車呢?牛,只要有草,就能活下去,在這個貧脊的草原上,牛繁殖得特別多。牛群不但生命有保障,而且有時候地位比人高呢。根據印度警察的交通規定,汽車撞死一條牛,要賠償四百盧比,而撞死了一個人,二百盧比便可了事。因此,牛在都市中特別神氣,橫衝直撞,各型車輛,見牛就得停車,讓牠先過。
蓋博見我坐在車上,一直望著前方發楞,打趣的問我:「中尉,是否剛才遇到中國和尚,就想起家來了?」
「沒有。」我連忙搖頭否認:「開累了吧!我們停下來休息一會兒,好不好?」
「好哇!」他很快的把車停在大樹下,從背後拿出水壺來喝水。在熱帶地方工作,水分蒸發得特別快。
一整天中,跑了三百多哩的路程,大部分由駕駛兵駕駛,既偵察地形,又參觀古蹟,的確是感到很累。再上車後,我和蓋博都睏得睡著了。回到營區,我們被駕駛叫醒,一同去向處長覆命,作了口頭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