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四五年五月十四日,在以我們的投降而結束戰爭之後的短短幾天內,一位戰功最顯赫的潛艇艇長沃爾夫岡.呂特海軍上校因一個悲慘的不幸事件而在弗倫斯堡附近的米爾維克遇難。呂特海軍上校是海軍中僅有的兩名被授予最高戰功勳章——「配有橡樹葉、寶劍和鑽石的騎士鐵十字勳章」——的軍人之一。集中在弗倫斯堡的海軍軍官們在海校的大禮堂裡向他的遺體告別。這是一種象徵性活動。
從一九○九年以來在米爾維克經過訓練的皇家海軍、帝國海軍和德國海軍的候補軍官在他們的長官率領下就在這個充滿傳統色彩的地方參加各種隆重的集會。在德國剛剛結束戰爭及前途渺茫之際,我們在這裡舉行葬禮,不僅是向呂特,而且也是向我們尊敬的海軍表示我們最後的敬意。
直至最後時刻海軍仍一直忠於職守。他們衷心希望各國間能相互諒解,以達到長久的和平,但事與願違,他們只得在一九三九年無人過問和裝備低劣的情況下投入了這場與大不列顛海軍的戰爭。
他們利用現有的為數不多的兵力,充分發揮聰明才智,力戰英美兩國,並且取得了與他們的兵力極不相稱的重大戰果。他們之所以能取得這些戰績,其中並非最不重要的原因是海軍在精神上團結一致,如果沒有這一點,他們在兩大海軍強國如此強大的物質優勢面前就不能堅持戰鬥。
海軍所具備的戰鬥和犧牲精神不單單是靠教育和訓練培養起來的,這種精神還受到全體德國人民在戰爭的最後時刻所表現出來的那種力量的鼓舞。
然而儘管人們具備了這種精神,並已作出了極大的犧牲,但得到的卻是全面失敗的悲劇。
為什麼會發生這種事情?現在人們應該如何看待這個問題呢?
一些不受任何外界壓力影響的歷史學家根據手頭目前尚未公開的檔案材料是可以對這個問題作出相當明確的判斷的。
我在此只能對部分問題談談我今天的看法。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失敗和毫無理智的凡爾賽和約的簽訂,使德國在二十年代和三十年代初期在經濟和內政上面臨重重困難。在魏瑪時期,德國人民給自己制訂一部憲法。但這部憲法與德國人民的政治成熟程度不相稱。魏瑪時期的國家機構面對內部的四分五裂、經濟衰退及失業現象一籌莫展。於是德國開始走向專制。布呂寧除了採用公佈緊急命令的辦法來維持統治外,就別無他法了。到三十年代初只能在布爾什維主義的專制和反布爾什維主義的專制之間進行選擇。
在對兩者進行選擇時,希特勒在大多數德國人民心中似乎成了一位救世主,而少數人則把他看作小小的禍害。鑒於當時的條件,希特勒的上台是可以理解的。
當時希特勒的目標是使歐洲擺脫共產主義。這個目標不僅得到德國大多數人民的贊同,而且也得到西方政府的支持。戰前推行希特勒政策的結果是,德國因而起碼也可以說是東歐沒有受到布爾什維主義思想意識的影響,而且他把德意志各邦聯合成為一個統一的國家(其它國家的人民早在幾百年前就已實現了這種聯合)。德國成了歐洲反布爾什維主義最堅強的堡壘。
希特勒曾提倡和宣傳的一些原則——一個民族各個組成部分的命運的共同性,勞動倫理觀,根據這個觀念每一個在他的崗位上為共同的幸福而履行義務的人都應該受到普遍的尊重——是被廣大德國人民所理解的。這些原則迎合了人們內心深處對社會安定的強烈渴望,並使希特勒贏得了許多工人的支持。這些工人在此以前是與國家相對立的,而現在他們擁護這個國家,因為這個國家也是他們的,是所有德意志人的國家。
希特勒具有魅力的個性及其所產生的誘惑力無疑對他的上台起了促進作用。這種力量甚至使他經常能爭取到一些本來與他勢不兩立的人——只要這些人經常圍著他轉,就一定會出現這種情況。
我自己對這種影響力也常有感覺,每當我在大本營呆了兩天之後往往就會感到,為了擺脫希特勒的這種誘惑,我得再次溜走。後來他在我心目中不僅成了我唯命是從的合法合理的掌握實權的國家元首,面向軍人的政治家,而且我還把他看作一位足智多謀、精力充沛的人。對他魔鬼的本性我看透得太晚了。
希特勒認為英國決不會容忍德國力量的不斷增長。他對英國心理狀態的這種認識導致了世界戰爭。於是一場本來他想避免的衝突就爆發了,因為按照他自己的說法,這場衝突必然會導致「日耳曼完蛋」。
凡是一九三九年九月初在德國呆過的人都知道,當時德國人民對戰爭並不感到高興。儘管如此他們還是忍受了這個事實,並為此作出了重大犧牲,德國軍人忠於職守,在戰爭中表現了罕見的自我犧牲精神。人民和國防軍自始至終目標一致,不管是勝利還是失敗。
今天,每一個真正的德國人都為某些人在第三帝國裡背著德國民族所犯下的罪行深感羞愧。
讓全體德國人民為極少數人的行為擔當集體罪責,這種做法是違背任何一個法律觀點的。有些人對某些事情一無所知。對這些人是不能判罪的。
那種認為一個民族從總體上來說在道德上要比另一個民族更壞些的想法本身是不切實際的,尤其是當這種觀點來自那些在戰時和一九四五年後同樣幹了許多違背法律和道德的事情、並使幾百萬德國人民成了其犧牲品的民族時,那更是不合理的。
個別德國人拒絕為了整個德意志民族而反覆自咎並公開地承認總的罪責,我認為這是錯誤的。這樣的一種行為會使我們失去其它國家的尊重。沒有哪一個國家會幹出我們所幹的那些非人道的事情。
領袖原則不主張對權力進行監督,這在希特勒身上造成了災難性的後果。因為沒有哪一個民族在選舉一位領袖時能未卜先知,這位領袖的哪些品質將佔上風。因此從中只能吸取這樣的教訓,必須在憲法中具體規定如何避免濫用職權,必須使自由和法律成為共同生活的基礎。
因此可以肯定,對一個發展水平較高的民族來說,採用能保證個人自由和法律保障不受侵犯的民主政體才是正確的。對所有的公民都同樣的實行這些原則,是民主立法和內政工作的主要任務。
如果我們從過去的教訓中已經懂得,驕傲自大和濫用職權會有怎樣的後果,那我們應該從另一方面認識到,我們民族復興的基礎必須是一種樸實自然的民族感。這種民族感來自對家鄉、對本族語言、對德意志民族及其文化和歷史的熱愛。這種民族感也是我們處理國際關係的前提條件,因為正如這句話本身所說明的那樣,在處理各國人民之間的關係方面,首先要考慮到民族關係問題。所以說民族感並不妨礙與其它國家建立友誼。
那種在「國際的」概念中牽強附會地加進去一種對自己的國家來說是反民族的觀點的做法是錯誤的,也是不以國家之間的利益為重的。除了德國有人暫時這樣做外,沒有一個國家會這樣做的。
我重申一遍:我們必須重新恢復那種樸實、健康而適度的民族感。對下一代的教育也應該本著這種精神。為此有必要告訴他們德國過去的歷史真相,不要讓他們接受由於佔領國「再教育」的影響而產生的一種片面的看法。
我一生中耳聞目睹了大量我部下的軍人自我犧牲和忠貞不渝的動人事跡,使我對他們充滿了感激之情。誰也不應貶低這些軍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這種氣質;否則就會傷害人們對那些在履行職責中不幸犧牲的人們的崇敬之情。
自我犧牲和忠貞不渝是我的信念,它對我們民族的經濟恢復、團結一致和重新興起也是十分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