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章 大西洋戰役的第二階段(一九四○年十一月至一九四一年十二月)貧困和四分五裂的一年(上)

根據兩次世界大戰的情況,人們普遍認為,顧名思義潛艇多半是在水下航行,偶爾才上浮到水面,這才符合「水下艇」的真正含義。其實這種看法並不正確。直到一九四四年,無論外國的還是我國的潛艇,只有當必須保護自己或者在白天為了攻擊時才下潛,而一般情況下總是浮在水面。因此,實質上它們是能下潛的水面艦隻,即一種能通過下潛而不易被發現的艦隻。潛艇之所以盡可能浮出水面,是因為它需要有盡可能廣闊的視界,保持最大限度的機動能力,以便能根據攻擊的需要而高速佔領有利陣位。這些在水下是無法實現的,因為當時各型潛艇的水下速度最高不超過七節,而且只能在短時間內保持這種高速。潛艇要接近速度比自己快得多的敵水面艦船,並佔領必要的攻擊陣位,靠這樣的速度是完全不行的。因此,在水下幾乎是靜止狀態的潛艇其作用猶如一枚水雷,它只能盼望、等待著敵艦船意外地直接向它駛來。當然,在這種情況下成功的希望是渺茫的。如果潛艇一直保持這樣一種水下待機狀態,那就猶如一隻餓極了的野獸,趴在草叢中靜候某個犧牲品偶爾落入它的利爪之中。潛艇採用這種辦法是不能取得重大戰果的。

在晴朗的天氣裡,當一艘潛艇在遼闊的海面上遠遠發現一艘敵艦船時,其首要任務是從水面佔領有利的攻擊陣位,換言之,即佔領敵航向正前方的陣位。由於魚雷從發射到擊中目標還得有一段時間,而在這段時間裡,目標本身也在運動。在一般情況下,只有從前方陣位發射魚雷才能擊中目標。如果從敵艦船後面發射魚雷,魚雷就要追逐運動的目標,在大多數情況下往往是追趕不上的,魚雷到了其航程終點時就自行停止前進而沉入海底。

由於這些原因,一九三五年以來德國潛艇部隊的訓練指導思想和基本戰術原則都是強調機動地使用潛艇。新的集群戰術是一種非常靈活機動的戰術。這種戰術充分地利用了潛艇現有的速度,使潛艇可以連續幾小時甚至幾天去接近所發現的敵艦船,並且可以把多艘潛艇配置成巡邏幕或偵察幕向目標逐漸接近或與敵保持接觸,有時則可進行夜間協同攻擊。

由此看來,潛艇的水面機動是其作戰成功的前提。但潛艇能否長時間地在水面機動行動,這是我從一九三六年以來甚為擔憂的問題。潛艇水面機動的主要威脅來自飛機,因為飛機可迫使潛艇下潛,使它靜止不動。因而我希望能提高潛艇的水下速度,但在組建新潛艇部隊的那些年中我的這一願望始終沒有實現。潛艇仍然缺少合適的水下推進器。天才的工程師瓦爾特在一九三六年拿出了設計方案,他使用一種過氧化氫的主機提高了潛艇的水下航速。當時我和特德森海軍少校異常興奮地拿起設計方案跑到海軍總司令部那裡請求對瓦爾特的重大發明給予有力的支持。對瓦爾特的發明情況,留待後面再加以敘述。在這裡,在敘述大西洋戰役的第二階段戰況之前,我先要強調一下潛艇機動的重要性問題。當時各種型號的潛艇只在水面才有較好的機動能力。

第八章已敘述了一九四○年十月底以前大西洋戰役的情況。現在我們接著將大西洋戰役的情況提綱挈領地介紹到一九四一年十二月為止。

在法國我的指揮所裡,有兩間名叫「情況研究室」的房間,潛艇的作戰計劃就是由我的參謀部在這裡擬定的。這裡每天舉行情況報告會,並對潛艇戰作出決策。牆上掛著我們所需用的海圖。海圖上用針或小旗標出潛艇的位置和我們所掌握的敵情數據,例如預期的敵護航運輸隊及其航線或敵防禦兵力的活動範圍和作戰半徑等。另外,我們還通過圖解注記對海圖加以補充。這些圖解注記主要說明不同於指揮所所在地區的戰區(特別是大西洋西北部)的時差、海流、潮汐、冰和霧的情況以及每天的氣象、作戰潛艇的續航力,港內潛艇的出廠和離港日期等事項。面對一個直徑一米多的地球儀,使我們有親臨大西洋之感;它為我們精確地測量較遠的距離提供了方便。從海圖上我們只能獲得近似的數據,因為地球曲面對利用海圖測量較遠的距離會產生不利的影響。

除了「情況研究室」外,我們還有所謂的「博物館」。「博物館」的牆上掛有各種圖表,上面標繪了被擊沉的艦船,潛艇的損失和護航運輸隊的活動等情況。為了便於分析,在戰況圖上,首先形象地標上我方作戰的效果。潛艇的戰果,即每個艦日擊沉敵艦船的平均數,是用曲線表示的。被擊沉敵艦船的總登記噸位只能根據潛艇的報告來計算。經驗證明,這些報告雖然難免有些誇大,尤其是在報告夜間的擊沉數時更是如此,但是曲線還是相當準確地顯示了潛艇每月戰果的升降情況。我特別重視經常觀察這些下降或上升的曲線。就像病人的體溫曲線可給醫生提供病人的健康狀況一樣,上述曲線也可使潛艇部隊領導掌握敵區近期的形勢,是向有利於我的方面發展還是向不利於我的方面發展。不過,這種曲線對戰場瞬間的戰況變化(是成功,還是失敗)似乎還無法表示。

通過對圖表曲線的分析,我們發現,雖然在一九四○年十一月到一九四一年一月的這幾個月中潛艇的作戰效果仍處於高峰狀態,但與前幾個月相比卻有所下降,因此必須找出其原因。

原因之一是天公不作美。那一年強勁而持久的暴風席捲著整個大西洋,視界受到很大的限制。艇員們說他們是在海上艱苦條件下進行「操作」的,因為潛艇在風浪的顛簸下難以實施攻擊。在這種氣象條件下,洶湧澎湃的波濤往往淹沒了潛艇的指揮塔。艦橋上的瞭望哨——一名軍官、三名士官和兵,必須用皮帶互相捆綁在一起,以免怒吼的浪濤和來勢兇猛的漩渦把他們從艦橋上掀進波濤翻滾的汪洋大海。在這種氣象條件下作戰,艇員們真正體驗到了咆嘯的大西洋的巨大威力。

每當我在指揮所接到潛艇發來的「天氣惡劣,難以實施攻擊」的電報時,由於擔心海外的潛艇,我的情緒就會變得很壞。我一直在反覆考慮這樣一個問題,把潛艇轉移到天氣較好的海區,這樣情況是否會好一些。但是,我每一次都否定了這一想法。我在一九四○年十二月十三日的戰爭日誌中作了如下記載:(潛艇部隊司令一九四○年十二月十三日戰爭日誌)

「雖然北部海區天氣不好,但由於那裡航運頻繁,在單位時間內擊沉的商船仍然多於南部海區。因為擊沉敵艦船的噸位數對戰爭結局具有重要意義,所以我仍然堅持把重點放在大西洋的北部海區。」

當時我認為儘管北部海區的條件不如南部海區,但潛艇的戰果會大於南部。我的這個看法當時純粹是出於估計,並無事實證據。直到一九四一年五、六月才得到這樣一個證據。當時,由於其它原因(後面將談到),我們把一些潛艇派到大西洋中部海區作戰,在幾次戰鬥中潛艇取得了一定的戰果。儘管如此,在那段較長時間的戰鬥中潛艇每天擊沉敵艦船的平均噸位數,還不如它們在一九四○年十一月到一九四一年一月天氣惡劣的幾個月中在英國西部戰區擊沉敵艦船的噸位數。

除了天氣情況外,從一九四○年十一月開始潛艇擊沉敵艦船數量下降的另一個原因是:英國對「西部航道」(英國人把英國以西到西經十五度的海區稱為西部航道)的警戒有所加強。由於這一海區對潛艇進行機動作戰相當重要,所以英國還派遣飛機對這一海區實施警戒。丘吉爾決定,優先滿足海軍部關於空軍派飛機參加大西洋反潛戰的要求(羅斯基爾:《海上戰爭》,第一卷,第三百六十至三百六十一頁)。鑒於敵方的警戒不斷加強,艇長們根據潛艇部隊指揮機關的有關命令,決定將潛艇作戰區繼續向西轉移,一直延伸到廣闊的大西洋。潛艇部隊不願意也不應該靜止不動。由於上述一些戰術原因,潛艇必須保持水面機動能力。直到一九四○年十月,潛艇的作戰重點還在西經十度至十五度之間,但到一九四○年十一月則西移到西經十五度以西的海區了。這樣一來,海域更為廣闊,潛艇發現護航運輸隊也就更困難了。因此,潛艇與敵接觸的機會就必然減少,與敵護航運輸隊作戰的次數也就隨之減少。如果說一九四○年十月取得戰果的原因是成功地採用了狼群戰術的話,那麼隨著使用這種戰術的可能性的減少,潛艇的作戰效果勢必會降低、

因此搜索護航運輸隊的問題必須解決。進行海戰應採用的一個理所當然的辦法就是通過大範圍的空中偵察來支援海上的潛艇部隊。但是,德國在整個海上戰爭過程中都沒有調動飛機來配合潛艇作戰,這是一大錯誤。後來,我在一九四三年對希特勒說:「在編寫歷史時,對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海上戰爭會有不同評述,因為他們都是從本國的立場、觀點出發來看這場戰爭的。但有一點他們的看法必然是一致的:那就是德國在二十世紀這個飛機世紀裡進行海上戰爭時卻沒有自己的空中偵察兵力和航空兵配合作戰,就好像根本沒有飛機存在一樣,這簡直是不可思議的。」

在這個方面,我必須對海軍航空兵的必要性問題和戰時飛機與潛艇協同作戰的嘗試作特別詳細的敘述。

在一個戰區的所有兵力均應統一使用,這是戰時的一個基本要求,各種兵力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