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戰時的情報戰 二‧五 對敵人下期作戰的判斷

我在上述「美國正式對日反攻時間的判斷」、「戰果的判斷」和「美國航空母艦部隊的兵力和編制」等章節中,已經談了一些梗概資料,從中可以看出我們的情報工作取得了多大成績。下面我來談談美軍進攻塞班和雷伊泰的情況,作為我們「對敵人下期作戰的判斷」的一個例子。

美軍對塞班島的進攻

一九四四年二月十七日和十八日,米徹爾司令統率的美國第五十八任務部隊,奇襲了太平洋中部的要塞特魯克島。二月二十三日,該部隊又以兩個任務群的航空母艦飛機群,空襲了馬里亞納群島的塞班等島嶼。

這一天,華盛頓時間為二月二十二日,是美國第一任總統喬治‧華盛頓的生日。講究傳統、緬懷史實,是美國人民的一大特點。筆者從這種觀點出發,一直在統計研究「敵人的作戰習性」,因而強烈地感到今天——華盛頓生日——空襲馬里亞納,絕不是進攻特魯克以後「歸途中的順手牽羊」,說不定它具有某種特別的意義(據尼米茲司令所著《大海戰》一書稱,空襲馬里亞納的主要目的是航空照相偵察.對美軍來說,重要的是從空中拍攝日軍機場和適於登陸的海岸)。

果然,這次空襲過後,美國電台播送了以下消息:「二月二十二日正值華盛頓誕辰,二月二十五日又是美國太平洋艦隊司令尼米茲誕辰,所以這次馬里亞納空襲是個很好的生日獻禮。」

我們不認為美國電台這個廣播僅僅是個宣傳。因為我們馬上聯想起美軍一九四四年一月三十日對馬紹爾群島的進攻,那一天正好是美國總統羅斯福生日的前一天,美方曾發表消息說這次進攻「是送給總統生日的美好禮物」。筆者那個「最初印象」便越來越深刻起來了。

後來,我們就特別注意監視敵人在馬里亞納方面的動向。我們考慮到馬里亞納群島是西太平洋的戰略要衝,距馬里亞納二千一百六十公里的日本本土將處於馬里亞納基地B—二十九飛機的轟炸圈之內。因為B—二十九飛機已在一九四三年夏正式投產,同年年底月產量已相當可觀(實際月產約一百架),估計該機攜帶兩噸炸彈時,其活動半徑為二千七百公里,攜帶四噸炸彈時,其活動半徑為二千二百公里。

果然,三月二十四日一種大型飛機B—二十四從馬紹爾群島的美軍基地飛到了馬里亞納群島高空。筆者起初感到「形跡可疑」,進而想到「這件事可能預示著敵人在馬里亞納方面的下期作戰企圖」。這是因為美軍進攻我軍要地的一種「習性」是首先通過高空照相偵察,測繪出它企圖進攻的島嶼或地區的總圖,然後降低高度進行偵察。根據這種情況,如果是要進攻塞班島,就把該島全圖劃分成棋盤一國樣的若干小塊兒,然後誘使我方發射對空炮火,把我防空火器的配備狀況標記在棋盤格內,繪製出詳細要圖。這就是美軍登陸作戰前準備的基本步驟。

不出所料,四月中旬,我們估計到的那種降低高度的偵察開始了。事到如今,敵人的下期作戰目標很可能在塞班方面了。

美國第五十八任務部隊三月末到四月初空襲了帛琉,四月中旬又向新幾內亞北岸的霍蘭迪亞方面發動了進攻。我們認為敵人的對日反攻作戰是「雙管齊下」:一條是從西南北進的麥克阿瑟線,一條是從中部太平洋西進的尼米茲線。因而我們沒有改變原來的判斷,仍然認為第五十八任務部隊的上述行動是支援麥克阿瑟線的霍蘭迪亞作戰,在中部太平洋,美軍下期作戰目標仍是塞班等馬里亞納群島要地。但是,一般人卻作出了如下判斷:「盟國軍隊攻佔的目標是菲律賓,處於其進攻線上的有西加羅林,新幾內亞西部和菲律賓南部。特別是以帛琉為中心的西加羅林很可能最早成為敵人攻佔的目標。」

到了五月,美軍飛機對馬里亞納方面空襲的次數增加了,低高度偵察頻繁起來了,與破壞我海上交通線作戰無關的美國潛艇也麇集於馬里亞納附近。這些情況,使我們對美軍即將進攻馬里亞納一事確信無疑。當時的軍令部第一部部長(作戰部長)中澤佑少將在手記中曾這樣記錄著:

「五月二十一日,軍令部第五課課長(對美情報課長)的敵情判斷:

敵人企圖在夏季以前同日本艦隊決一死戰。五月七日的『舊金山會議』純係海上作戰之重要會議,一個月後將付諸實施。敵人企圖在五月末至六月十五日之間實行決戰。」

這裡所說的「舊金山會議」是美國海軍的一次作戰會議。參加會議的有,美國海軍作戰部長兼合眾國艦隊司令金,美國太平洋艦隊司令尼米茲和美國第三艦隊司令哈爾西。根據筆者調查統計的「敵人作戰習性」,一旦軍事首腦部門的作戰會議就下期作戰達成協議,那麼,往往在會議召開一個月以後(最快在兩周以後)就要開始新的作戰。因此,考慮到出席舊金山會議的人物,我們斷定從中部太平洋西進的美國太平洋艦隊的下期作戰將在五月下旬至六月中旬之間進行。果然,六月十五日美軍進攻了塞班島。

但是,作為一般的敵情判斷,當時多數人認為:盟軍的企圖是以攻佔菲律賓為主要作戰,將在新幾內亞北岸和西加羅林群島進行戰鬥。

當時的軍令部第一部(作戰部)有關人員在編著《馬里亞納海戰》中曾作過如下回憶:

第一部部長中澤佑:當時估計馬里亞納肯定會遭到襲擊,但沒想到會在六月份。反之,我們倒認為西加羅林、新幾內亞將依次遭到連續襲擊,菲律賓作戰有個眉目之後,才會輪到馬里亞納。

第一課課長山本親雄:我們並不認為馬里亞納根本不會遭到襲擊,但卻沒想到會來得那麼快。

部員源田實:我們認為敵人的進攻方向是新幾內亞西部和西加羅林,目標在於攻佔菲律賓,沒有想到麥克阿瑟和尼米茲的兵力會同時向別的方面發動進攻,我們認為尼米茲的艦隊是去策應麥克阿瑟的登陸作戰。

美軍對雷伊泰的進攻

一九四四年八月,敵人在塞班島進行的馬里亞納群島作戰結束,當時我們估計敵人進攻菲律賓南部的時間要在同年十二月中旬。可是,十月二十日敵人便在雷伊泰島登陸了,和我們的估計相差兩個月。

但是,美軍最初的計劃,正如我們估計的那樣,是在十二月中旬。那麼,作戰時間為什麼提前了兩個月呢?

八月三十一日至九月二十四日,在哈爾西司令率領的美國第三艦隊戰列艦群的支援下,高速航空母艦部隊從菲律賓南部的棉蘭老島到北部的呂宋島,對日軍基地進行了狂轟濫炸。其間,九月二十一日,在馬尼拉電台播送「輕鬆的清晨音樂」時,美艦載機便對我馬尼拉灣的艦船進行了毀滅性的轟炸。日本的抵抗卻微弱得令人難以置信。於是,哈爾西便裝滿了他奇襲菲律賓的獵物口袋。哈爾西向太平洋艦隊司令尼米茲報告說:「——我水上艦船毫無損失,雷達螢光幕上除我方機影外,別無他物。」

美國第三十八航空母艦任務部隊對菲律賓中部進行了輪番空襲之後,哈爾西看到我方這一帶防務能力驚人的薄弱。尼米茲根據他的建議,把作戰時間提前了兩個月。關於這一點,尼米茲在他所著的《大海戰》一書中,曾描述說:

「哈爾西司令發現菲律賓中部只不過是一個『防務薄弱、設施簡陋、內部空虛的貝殼』,就給尼米茲司令發了緊急電報,建議停止實施攻佔雅浦和帛琉的計劃,把原定用於上述戰鬥的地面兵力編入麥克阿瑟部隊,進攻雷伊泰島。尼米茲司令同意停止攻佔雅浦,但希望按既定方針攻佔帛琉,並將此意見報送魁北克(當時美英首腦會談正在加拿大的魁北克舉行)。聯合參謀總部徵求了麥克阿瑟將軍的意見,他也同意尼米茲的意見。因此,美國中央統帥部命令麥克阿瑟將軍和尼米茲司令停止實施在雅浦、塔勞群島(菲律賓南部)和棉蘭老島登陸的計劃,把原計

劃提前兩個月,在十月二十日協同進攻雷伊泰島。」

結果,我們沒有料到敵人的這一步,儘管我們對敵人最初的計劃曾經作出過準確的判斷。

美方的評價

對日戰爭剛一結束,美國總統杜魯門便在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命令陸軍和海軍部長提出關於太平洋戰爭的報告。於是,由三百名文職人員,三百五十名陸海軍軍官和近五百名士兵組成的那個人所共知的機構「美國戰略轟炸調查團」(United States Strategic Bombing Survey,簡稱USSBS),在戰後的第二個月,便將總部設在東京,開始了工作。該機構不僅就戰爭計劃以及戰力消長和戰敗過程綜合了我國對太平洋戰爭全局的看法,而且對日本失敗的原因做了周密的分析調查。

該調查團的報告中,有一份叫作《日本陸海軍情報》。這份報告,是以一位海軍預備役中校為首的十七名美國陸海軍調查員,調查了五十二名日本人(海軍軍官二十八人,陸軍軍官二十三人,外務省職員一人)和有關文獻寫成的,它從開戰前夕和戰爭期間情報部的機構、作業和成果上研究了日本陸海軍的情報工作。在這份報告第四章「海軍情報」的第六節「成果」中,對軍令部第三部(情報部)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