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戰時的情報戰 二‧三 情報作業的成果

為了把對美情報工作成果的誤差設法控制在百分之二十以內,我們積極認真地搜集有價值的情報資料,改進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充實並擴大機構。但是,到底取得了多大成果呢?

東京不僅離美國很遠,離太平洋戰場也非常遙遠,加之在戰時的惡劣條件下,我們不得不忍受非常有限的情報資料和非常簡陋的情報機構所帶來的困難。所以,在東京的辦公桌上,指望獲得優異的成績,這本身就是不切合實際的奢望。但是,戰後從查證各種資料結果來看,可以認為大體上取得了預期的成績——誤差在百分之二十以內。

現在,讓我們舉幾個例子來檢查一下我們的作業成績。

判斷美國正式對日反攻的時間

一九四二年十一月,蘇聯紅軍轉入攻勢,鮑魯斯元帥指揮的德第六軍團,經受不住蘇聯紅軍的猛烈進攻,於第二年二月二日,向希特勒總統呈送了最後一份報告:「——我們已戰鬥到最後一個士兵。德國萬歲——」終於向蘇軍投降了。

這樣,德蘇兩軍在伏爾加河畔進行殊死搏鬥的斯大林格勒攻防戰的勝敗,就成為德蘇戰爭,以至歐洲戰爭的轉折點。

太平洋戰爭的轉折點是在此之前八個月的一九四二年六月的中途島海戰。

當時的英國首相溫斯頓‧邱吉爾在回憶中途島海戰時說:

「美國這一輝煌的勝利,不僅對美國,對所有同盟國都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此次海戰的結果,完全扭轉了日本在太平洋的統治地位。——美國海軍,航空部隊和人民之優秀,閃耀著燦爛的光輝。」

當時,筆者還在美國,初次得知中途島海戰的消息是此次戰役後不久的六月十一日。我們在美國度過了約半年的拘留生活,這一天得到解放,搭上了停泊在紐約港的交換船「格裡普斯霍爾姆號」(美海事委員會包租的瑞典船),返歸親愛的祖國。

登上甲板,筆者深切感到一種異常的氣氛。奉命擔任交換船警戒任務的沿岸警備隊的水兵們把任務丟到一邊,看著手裡的報紙,談笑風生。筆者偷偷看了一眼報紙,上面登載的照片很像我所熟悉的日本航空母艦。我立刻感到此事非同小可,於是頓生一計,買通了船上一個長著北歐人所特有的金髮的女服務員,搞到了報紙。

報紙上報導了中途島海戰的詳情,刊登了熊熊燃燒的我航空母艦等大幅照片。無論怎樣以偏袒的眼光來看,日本艦隊的失敗似乎已是不可掩蓋的事實。這下可糟了!想到戰爭的前途,回國的喜悅便煙消雲散了。不,不能袖手旁觀。真想早一天,早一刻趕回去,解救祖國的危亡啊!

我一路上埋怨船速太慢,到八月二十日終於結束了橫跨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三大海洋,長達三萬公里的旅程,踏上了祖國的土地。但是,筆者想在第一線部隊戰鬥的願望完全落空了,被分配到東京的軍令部繼續從事對美情報工作。

八月七日,作為對日反攻的第一步,美軍已在瓜達爾卡納爾島登陸。此後,直到第二年——一九四三年二月七日我軍放棄該島,在這半年中,圍繞瓜達爾卡納爾島的攻防戰和削弱太平洋東南部要衝臘包爾島的作戰能力,雙方在海陸空反覆展開了殊死的搏鬥。

但是,從太平洋戰爭的全局來看,美軍的這種反攻路線只不過是次要的。自一八九八年美西戰爭以來,美海軍傳統的對日主要反攻路線是橫越太平洋中部實施進攻。對作出以上判斷的筆者來說,最關心的一件事就是美軍發起這次主攻的時間。

決定這一時間的最大因素,將是能夠擔當太平洋作戰的美航空母艦部隊的兵力。美軍從太平洋中部進攻時,必不可少的前提條件肯定是:削弱我陸上基地的航空兵力,保有比我方強大的航空母艦,以備艦隊決戰的需要。因此,筆者認為,準確掌握美航空母艦的建造狀況,是判斷美軍發起主攻時間的關鍵。

美國的航空母艦雖然在日本攻擊珍珠港時倖免遇難,但輕型航空母艦「蘭利號」在一九四二年八月,正規航空母艦「列剋星頓號」在珊瑚誨海戰(一九四二年五月),「約克城號」在中途島海戰,「黃蜂號」和「大黃蜂號」在南太平洋海戰(一九四二年十月)先後被我擊沉。剩下的只不過是兩艘「老太婆』式的航空母艦「薩拉托加號」和「企業號」了。

另一方面,美國海軍在一九四二年六月中途島海戰時,採取航空母艦第一主義——重視航空母艦勝過戰列艦,停止了在一九四○年夏季的兩洋艦隊計劃中預定的五艘「蒙塔那」型超大型戰列艦的建造工作。隨後,同年八月,大幅度增加「愛塞克斯」型航空母艦的建造艘數,同時,竭盡全力加速建造工程。

我們根據如下要領,判斷美航空母艦的建造狀況(判斷其他艦種也是如此):

一、第一階段作業:關於造艦計劃和造艦能力的調查。

一、造艦計劃

根據美方的報導

二、造艦能力

以開戰前的詳細調查為基礎,根據以後得到的情報加以修正,判斷下列各項所需要的時間:

一、從動工到下水

二、從下水到就役

三、從就役到正式試航結束

四、從正式試航結束到參加作戰前的準備時間

五、從建造地啟航到抵達珍珠港

六、在珍珠港準備參加作戰的時間

七、從珍珠港啟航到抵達作戰海域

二、第二階段作業:桌上的造艦(繪製圖表)

根據建造計劃,在紙上標記的可以建造航空母艦的造船廠各個船台上安裝龍骨,按照第一階段工作中得到的造艦所需要的時間,依次進入下一步作業,推測能夠參加對日作戰的航空母艦。

三、第三階段作業:檢查和修正作業的成果

對照下列各項,檢查前段作業的結果,修正其基礎要素的誤差。每當獲得新資料時,都這樣反覆進行一次,作業的誤差也就隨之逐漸減小。

一、敵方報導

主要艦船的就役,多數是公開發表的(小型艦艇每隔一段時間綜合報導一次)。

二、俘虜的情報

可得到很多重要資料,在造新艦時,有不少是能夠核對第二階段作業的各項目的時間的。

通過以上作業,我們對美航空母艦的建造狀況作出了推斷,如本書末附表四所示。

結果,我們對美國航空母艦建造速度的估算是這樣的:對正規航空母艦的估算比實際平均遲了一點七個月,對巡洋航空母艦的估算比實際平均遲了二點四個月。當然,一艘也沒有漏掉。

我們判斷,美海軍為了從太平洋中部發起主攻,至少需要六艘正規航空母艦(如有可能,也需要相當數量的巡洋航空母艦),因而,我們力求瞭解造艦所需要的時間。

考慮到從就役到抵達作戰海域的時間,我們判斷:到一九四三年底,能夠用於作戰的,除了已在太平洋的兩艘航空母艦「薩拉托加號」和「企業號」之外,還有四艘新造的正規航空母艦(「約克城號」二型、「列剋星頓號」二型、「愛塞克斯號」和「邦克山號」)共計六艘,另外還有六艘新造的巡洋航空母艦(「獨立號」、「普林斯頓號」、「貝洛伍德號」、「柯朋斯號」,「蒙特瑞號」和「卡波特號」),將以這些航空母艦編成三個任務群(每一任務群由兩艘正規航空母艦和兩艘巡洋航空母艦組成)。

也就是說,一九四三年夏季我們判斷,到同年年底美軍將有可能開始從太平洋中部發起主攻。

大本營作戰部也為判斷敵人的主要攻勢將指向哪個方面而在傷腦筋。當時的作戰部員源田實,在其所著《海軍航空隊始末記(戰鬥篇)》中寫道:「戰鬥最激烈的是東南方向,也就是從所羅門到新幾內亞這一地區。就現狀看來,這是敵人主攻方面。很多人認為,就是將來,這個方向也是重點。但也有少數人認為,敵人的主攻將來自北方——另一種有力的判斷是,英美軍將從印度洋方面向我進攻。筆者(源田)也認為此種可能性較大,在一九四三年年度中,曾三次前往荷屬東印度進行現場視察。這個判斷的根據是,此一方面的防禦薄弱,而且,日本進行戰爭所需要的原料,幾乎全部依靠這個地區供應。

對於上述三方面的判斷,軍令部第三部(情報部)的實松中佐堅決主張美國要從太平洋中部進行主攻,而且一步不讓。他的根據是:『美軍正在實施龐大的造艦計劃,其主力是「愛塞克斯」型航空母艦。美軍決不會把這支強大的航空母艦部隊擱置不用。但是,如果要想全面利用大機動部隊群,從天候、地象以及作戰海域的寬窄等條件來考慮,除太平洋中部以外,別無他處。因此,敵人一結束機動部隊的準備工作,就會立刻對我內南洋群島發動攻勢。』實松中佐的判斷完全正確,果然不到半年,就變成了事實。」

實際上,美軍主攻的第一步是進攻吉爾伯特群島,那是在一九四三年十一月二十日。美航空母艦兵力,正如我們推斷的那樣,是六艘正規航空母艦和六艘巡洋航空母艦,甚至連艦名都分毫不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