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戰時的情報戰 一‧四 馬里亞納海面海戰

Z旗也無濟於事

一九四四年六月十五日,小澤治三郎中將率領的第一機動艦隊的旗艦「大鳳號」的桅桿上飄動著太平洋戰爭中第二次出現的Z旗。

旗號的含意是:帝國興廢,在此一舉,望各員更加奮戰。

甚至天皇也破例地頒發了敕語。十七日,聯合艦隊司令長官豐田副武大將把天皇敕語電告了全軍:「此次作戰,係關乎國家興隆之重大作戰,望作戰部隊努力奮戰,以期獲得日本海海戰般的輝煌戰果。」

於是,九艘航空母艦總動員,艦上排列著四百三十九架艦載機,幾乎投入了全部艦艇和飛機,在馬里亞納海域尋找戰機,意圖一戰挽回戰局。然而,Z旗枉然艦上飄,天皇期望全落空,最後只落得一敗塗地。

這一失敗必然導致被稱為「絕對防衛圈」要衝的馬里亞納群島的失陷。至此。完全改變了敵我戰略態勢,西太平洋的制海權和制空權落入敵人手裡。不僅如此,它還使日本國民發生了動搖,對於戰爭的前途感到嚴重不安,最後連那個自命不凡的東條內閣也不得不辭職。

究竟為什麼陷入這樣悲慘的境地呢?

最大的原因之一就是未能正確地判斷敵人的企圖。從下面的事例中也可以清楚地窺見一斑:

六月六日,斯普魯思斯司令指揮的進攻馬里亞納群島的部隊,從馬紹爾群島朱羅島出發,向西北方向前進。同一天,歐洲戰線的盟軍在法國的諾曼底登陸,艾森豪威爾總司令宣佈開闢第二戰場。

我參謀本部得知這一情況後,還自以為是地胡亂猜測,妄評事態對我有利:

「——太平洋方面的作戰暫時有可能轉入消極狀態。但是,在政治上敵方可能有空襲我本土的企圖。」

而且,還悠閒地沉浸在對敵軍將領的評論中:

「麥克阿瑟(盟軍西南方面指揮官)敏銳;尼米茲(美太平洋艦隊司令)多謀善斷;哈爾西(美第三艦隊司令)精幹;馬歇爾(美陸軍參謀總長)深思熟慮,頗有威望。」(《機密戰爭日記》六月八日)

六月十一日,戰機已經迫近,我偵察機發現了包括航空母艦在內的敵機動部隊。接著,共計四百六十九架飛機向馬里亞納群島的塞班島、關島和提尼安島襲來。雖然為時稍遲,但聯合艦隊司令部正確地判斷,這很明顯是企圖進攻馬里亞納群島,並立即準備發動「阿」號作戰(給美軍的進攻以迎頭痛擊的作戰)。但大本營始終主觀地堅持敵人的進攻目標是帛流群島方面(即西加羅林群島)這一妄想,認為敵機的襲擊只是單純的機動,只不過空襲兩三天而已並判斷敵人沒有進攻馬里亞納的企圖,因此,不同意聯合艦隊司令部的意見。最後,直到十三日,才勉強發佈了「阿」號作戰預備令。

塞班島原有三名中將:海軍的南雲忠一、高木武雄和陸軍的齋藤義次。另外,還應該有一名,就是這裡的陸軍部隊最高指揮官,第三十一軍司令官小磯英良中將。但不知為什麼十五日敵軍在塞班島登陸時,他去雅浦島(東加羅林群島)視察,不在島上。

缺乏知彼之明

美軍在塞班島登陸的前一天,六月十四日,美第五艦隊的佈局,和兩年前中途島海戰中的日本艦隊異常相似。當時,日本艦隊向中途島進攻,作夢也沒有想到美航空母艦部隊正嚴陣以待,大難即將臨頭。進攻塞班島的部隊也為了進行一次急襲而正在進擊中。另外,和中途島海戰中的日本艦隊一樣,斯普魯恩斯的兵力分散在廣闊的海域裡。海上預備隊和進攻關島的部隊正在馬里亞納東方行動,等待強攻塞班戰役的結果。米徹爾率領一半航空母艦部隊正向塞班島西方的掩護點航行,而克拉克指揮的另一半航空母艦部隊正在五百英里外的遠方北上,準備急襲硫黃島和父島。

由此看來,如果抓住敵兵力如此分散的好時機發動攻擊,馬里亞納海戰的結果則勢必與實際大不相同。美太平洋艦隊司令尼米茲曾說:

「日方如果事先識破美方的企圖,在美軍到來之前,隱蔽地將其全部航空母艦部隊集結起來的話,情況就會和中途島海戰完全一樣。這樣,趁美第五艦隊分散在幾個方面的機會,日本的航空母艦部隊也許可以在第五艦隊的另一半趕來救援之前,攻擊塞班島西方的兩隊航空母艦群,並且日軍也許可以把敵人的兩隊航空母艦機動群打得落花流水,就像一九四二年六月四日美軍使南雲司令的機動部隊遭到決定性的失敗一樣。

然而,由於一九四四年六月的軍事形勢處於一種相反的狀況,所以,前面提到的事情並沒有發生。美軍方面對馬里亞納的攻擊完全是突然襲擊。並且,斯普魯思斯司令對於日本艦隊的所在地點瞭如指掌(至少六月十五日前是這樣)。美潛艇就在日本機動部隊的眼皮底下跟蹤巡邏,把塔威塔威(菲律賓南端的小島)停泊地附近和菲律賓海防守得水洩不通,並且在塞班島周圍一帶也佈置了警戒。早在十三日,『小銀魚號』潛艇就報告發現小澤部隊駛離塔威塔威。另外,沿岸監視部隊隨時用無線電報告日本主力部隊穿越菲律賓群島的情況。十五日,小澤部隊在從聖伯納迪諾海峽駛入外海時,被守候在那裡的潛艇發現,當即向斯普魯恩斯作了報告。那時,斯普魯恩斯知道戰機已經迫近。」

的確,美國方面在六月十五日前,對日本艦隊的動靜瞭如指掌。但十五日後,就完全不同了。美海軍情報專家J‧V‧海馬克上校嚴厲地批評說,斯普魯恩斯連與日本艦隊的戰鬥迫在盾睫都不知道,犯了完全忽視偵察的重大錯誤,如果雙方使用同等的兵力作戰的話,美國艦隊勢必被擊敗。海馬克上校說:

「擁有十五艘航空母艦的美機動部隊,與數量少、乘員訓練不足的日本海軍相比,處於絕對的優勢。在中途島海戰後,日本海軍損失了航空部隊的骨幹力量,其後繼人員按美海軍的標準來說,都是缺乏訓練的。因此,美軍穩穩當當地獲勝毫不足奇。儘管如此,美國還是犯了一個嚴重的錯誤,如果雙方使用同等兵力的話,美軍必定失敗。

這個錯誤就是幾乎完全忽視了偵察。潛艇以出色的技術擊沉了日本一艘航空母艦,並向斯普魯恩斯司令做了報告,除此之外,斯普魯恩斯司令連與日本艦隊的戰鬥迫在眉睫都不知道。

這一點和中途島海戰相差很大。在中途島海戰中,雖然飛機極少,但在離中途島七百英里的預定戰場上,派出了二十二架巡邏機。然而,在馬里亞納海戰中,只不過從水上飛機母艦派出了五架水上飛機。除此之外,也只是從馬里亞納南方一千海里的阿德米勒爾提群島派出了十二架作戰飛機。如此少的偵察機,難道就可以掌握日本艦隊的位置和行動嗎?在這一海戰期間,日本方面的指揮官卻自始至終掌握著美主力部隊的位置。」

總之,人似乎有一個共性,就是一旦相信自己的力量(兵力),就會忽視瞭解敵人(情報)。這一點,日美雙方都不例外。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