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珍珠港事件前夕的情報戰 二‧二 十二月初的最後一幕

十二月初的最後一幕

「魔術」宣告事態日益緊迫。

十二月一日東京致駐美大使的電報中指示:「如果需要銷毀密碼,請與海軍武官處取得聯繫,使用武官處專門備用的化學劑。」

原來,駐華盛頓海軍武官處為防備萬一,早在一九四一年夏,就從東京秘密運來銷毀密碼機(包括大使館的在內)和軍事機密保險櫃的器材。這套器材是東京目黑海軍技術研究所研製的,由耐火坩堝、熔解金屬片的鋁熱劑粉和點火用的導火索構成。使用方法是:把需要處理的機器拆開,把特別需要保密的部分放入堝內,然後點燃鋁熱劑粉,這樣,就可以熔化。

此外,這天的東京電報還命令駐倫敦、香港,新加坡、馬尼拉各使領館毀掉密碼機。第二天,二日,在致野村大使的電報中命令「毀掉密碼機,密碼本及密碼縮語」,並指示毀完後以HARUNA作為隱語,向東京報告。而且,五日的電報中又訓令,讓大使館的特別工作人員在兩三天內乘飛機離開華盛頓。當天,野村發了(HARUNA)電報,報告已將所指定的密碼及有關物件處理完畢。

這些電報全部被美方的「魔術」破譯了。

十二月六日上午(華盛頓時間),日本大使館譯完東鄉外相給野村大使的《致美國政府備忘錄電文》(所謂「預示電報」),即:

一、政府對美方十一月二十六日的提案進行了慎重的討論,結果,決定向美國提出備忘錄(英文)。

二、由於該備忘錄文字較長,估計到明天才能全部抄收完,鑒於目前形勢極其微妙,望對上述事項暫時嚴加保密。

三、向美方提交該備忘錄的時間,將另行電告,望事先做好文件的整理及其他一切準備工作,以便收到電報後能按照訓令隨時遞交美方。

美方通過「魔術」於六日破譯了這份電報。

另電發出的《致美國政府備忘錄》是分成十四部分拍發的,當天之內(華盛頓時間六日上午六時三十分到十時二十分)由外務省發出了前十三部分。

美方早已在等待這份電報。

華盛頓州班布里奇島的美海軍無線電偵收站,十二月六日上午七時十五分至二十分(華盛頓時間)偵收到「預示電報」;十二月二十六日上午八時三分至上午十一時五十二分(華盛頓時間)又偵收到《致美國政府備忘錄》前十三部分,並用電傳打字機將這些密碼電報舊原樣傳給了華盛頓的海軍部。「預示電報」由陸軍通信處脫密並翻譯成英文,其它由海軍通信處脫密(因為原件是英文不必翻譯)。前者在六日下午二時報告了陸軍部,後者在當天下午八時二十分報告了陸軍部和海軍部,九時三十分又分別報告了總統。

另外,第二天,即七日上午四時三十七分(華盛頓時間)班布里奇島偵收到「日本最後通牒」的最後部分——第十四部分。下述的脫密電文在當天九時半前就報告了海軍部,十時前報告了總統。

「——因此,帝國政府在此遺憾地通知合眾國政府,鑒於合眾國政府的態度,帝國政府不得不認為今後即使繼續談判也不能達成協議。」

接著,在七日下午五時三十分(華盛頓時間七日凌晨三時三十分)外務省發出了東鄉外相致野村大使的訓令電中指示說:「望貴大使在當地時間七日下午一時將這份《備忘錄》親自交給美方(盡量交給國務卿)。」美方七日凌晨四時三十七分偵收到這份電報同日十時三十分將脫密後的譯文報告了海軍部,隨後報告了國務卿和總統等人。

原來,規定在「下午一時」向美方遞交日本的「最後通牒」,其意圖在於:這樣一來可以構成國際法所承認的合法進攻。這是天皇的旨意,政府和統帥部也考慮要名正言順地宣戰。

本來,在十二月四日的聯席會議上,根據軍令部次長伊藤的要求,已將遞交最後通牒的時間定為華盛頓時間七日下午零時三十分(夏威夷時間為當天上午七時)。但是,後來軍令部從作戰上考慮,發現有必要將遞交時間推遲三十分鐘。於是,在六日的聯席會議上,批准推遲到華盛頓時間下午一時。因為開始攻擊珍珠港的預定時間是夏威夷時間七日上午八時(華盛頓時間為七日下午一時三十分),下午一時通知,算起來比預定攻擊時間早三十分鐘。

我國選定對美國太平洋艦隊進行先發制人的攻擊作為開戰的時間。

為使攻擊名正言順,攻擊時機必須選在把最後通牒通知美國以後。但是,收到通知的美國定會立即全力採取防禦措施,這樣,儘管打算奇襲,實際上仍要變成強攻。而且,從發出通牒到攻擊之間的時間越長,對方的應戰準備就越加充分,強攻的效果也就越小。因此,即使奇襲變成強攻,為了盡量擴大攻擊效果,也有必要盡量縮短通告和攻擊之間的時間。

然而,與這種用意和擔心相反,攻擊實際上成了不宣而戰的突然襲擊。這不僅使美國政府得到了一個統一全國輿論、激發國民戰鬥意志所需要的「偷襲」這樣一個意外的收穫,而且在我國外交史上還留下了一大污點。

這是為什麼呢?

最後通牒是事後通告嗎?

這不是「由於密碼翻譯等技術問題造成的遲誤」,顯然是因為華盛頓日本大使館在工作上無法挽救的怠慢和過失。

如上所述,六日上午大使館抄收的「預示電報」特別指示:「向美方提交另電《致美國政府備忘錄》的時間將另行電告。望事先作好文件的整理及其他一切準備工作以便收到電報後能按照訓令隨時遞交美方。」但是,不知什麼原因,大使館競把東京這種周到的囑咐置諸腦後,在和平與戰爭的緊要關頭,犯下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嚴重違反訓令的大錯誤——而美方當時正等著這份「另電」。

十二月六日(星期六)傍晚,大使館工作人員都下了班,館裡只剩下一個值班員。《致美國政府備忘錄》的前十三部分在六日上午十一時前就翻譯完了,但沒有謄清就放下了。

華盛頓十二月七日的早晨,天氣晴朗,雖然很冷,卻像往常星期天一樣寧靜。上午九時左右,筆者到大使館上班(當時,陸海軍兩武官處在大使館辦公樓的二樓),正要上辦公樓門口的台階時,雖然已經九點了,但台階上堆積如山的報紙(大使館和陸海軍武官處的)和旁邊放著的幾個牛奶瓶卻無人問津。辦公樓門口的信箱塞滿了送來的電報,連蓋子都蓋不上。

大使館面對馬薩諸塞路,從大街望去,館內一覽無餘。大使館這種樣子很不體面,有損於大使館的外觀。況且,兩國關係正處在緊張時期,更要做好精神準備才是。特別是電報,一送來就要處理,這是大使館值班員最重要的任務之一,根本不應放在信箱內。

七日早晨,在信箱裡就有《致美國政府備忘錄》的第十四部分和「規定下午一時通告」的訓令。

我對這種情況毫無所知,便自問自答地說:「門口這種狼狽相兒,難道是欺騙敵人的深謀遠慮的計策嗎?不,不是。——大使館的傢伙們太吊兒郎當了。」

我嘟噥著,把報紙和牛奶瓶拿進辦公室,並去分送電報,但這時仍沒有人來上班。

過了一會兒,譯電員上班來了,開始翻譯電報。秘書們也來了。

這樣,第十四部分在下午零點半前才譯完,但由於前一天的拖拉,當時連前十三部分的複製還未搞完。

在這中間,訓令「下午一時通告」的電報在上午十一時譯完了。野村大使立即按訓令與國務卿赫爾約定下午一時會見。但野村發現在約定時間前無論如何也複製不完,於是在下午零點半不得不請求把會見再推遲到一點四十五分。

野村和來棲兩位大使正在大使館的大門口等候,一拿到打好的《備忘錄》,便驅車全速駛向國務院。到達國務院時,已是二時五分了。恰好這時羅斯福給赫爾打來電話。總統急忙說:「有份報告說日軍攻擊了珍珠港——」

素有「慎重居士」之稱的赫爾問:「報告經過核實了嗎?」總統答道:「未核實。」

赫爾向總統表示,他相信這份報告是真的,接著他又想到一會兒要會見日本大使,便建議總統找人把報告核實一下。

赫爾的辦公室內還有國務院法律顧問哈克沃斯和遠東司長巴蘭坦。

赫爾對他們說:「總統那兒收到了一份報告,說是日軍攻擊了珍珠港,不過還未經核實。日本大使馬上要來求見,我知道他們要來幹什麼。他們是來拒絕十一月二十六日美國政府《備忘錄》的,或許是遞交宣戰通牒的。我真不想見他們。」

赫爾雖這麼說,轉念一想,總統收到的報告還未經核實,也許有百分之一誤報的可能性,於是仍決定會見兩位大使。

一直等候在會客室的野村、來棲兩位大使在下午二點二十分走進了赫爾的辦公室,比東京訓令所規定的時間晚了一小時二十分。赫爾冷淡地接待他們,沒有請他們就座。

野村大使苦苦辯解說:「政府指示下午一點遞交這份文件,但由於譯電超過了預料的時間,所以晚了。」說完,就把日本政府的「最後通牒」交給了赫爾。

赫爾詢問「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