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日美軍事對抗 一‧二 美國的對日作戰計劃(橙色計劃)

在以奇襲旅順口揭開戰幕的日俄戰爭中,我軍在陸地和海洋以破竹之勢連續發動進攻。到第二年(一九○五年)一月一日,即攻陷了世界聞名的堅固堡壘旅順要塞。俄國「要塞艦隊」和要塞一起覆滅了。三月十日,日軍在奉天的曠野上擊潰俄國陸軍。接著,在五月二十七日的日本海海戰中,又全殲了遠涉一萬八千海里重洋征戰遠東的波羅的海艦隊,取得了海戰史上空前絕後的勝利。

同年九月,在當時的美國總統西奧多‧羅斯福的調解下,日俄雙方在美國東海岸的樸茨茅斯締結和約,結束了這場戰爭。

正當我國國民制止了從大陸方面威脅日本安全的俄國而暢飲勝利美酒的時候,美國早已在暗中制訂了一旦與日本進行戰爭的計劉,企圖取代俄國向遠東擴張勢力。

日俄開戰後僅兩個月,即一九○四年四月,美國陸軍參謀總長阿多納‧R‧ 查菲將軍向陸海軍聯席會議(由八人組成,其中陸軍參謀總部四人,海軍將官會議四人)建議制訂一系列在非常事態發生時需要陸海軍協同的統一行動計劃。以此為開端,美國制訂了包括對日作戰在內的一系列作戰計劃——「彩色計劃」。關於制訂這些計劃的原委,美國陸軍公開出版的戰史做了如下說明:

「這一系列作戰計劃中的每一計劃,都是為應付與計劃中包栝的那些國家所發生的特定的非常事態而制訂的,這些國家的代號用不同的顏色表示——紅色為英國,黑色為德國,綠色為墨西哥,橙色為日本。陸海軍戰地指揮官根據這個戰爭計劃制訂了作戰計劃。在某些情況下,早期的戰爭計劃等於抽象的訓練,與實際事變幾乎沒有關係。然而,在日本問題上,橙色計劃卻經常重新研究,反覆進行修改,以便適應國際形勢的變化。」

這本公開發行的戰史,還敘述了對這個應付日美關係和遠東形勢的《橙色計劃》的研究,以及珍珠港基地對日本的戰略價值和菲律賓的防衛問題:

「第一次認真研究抵抗日本進攻的各項計劃,是在一九○七年夏。日本在日俄戰爭中獲得大勝,一九○六年由舊金山學童種族歧視問題引起的日美關係的緊張,提醒人們:可能發生戰爭。大家覺得戰爭迫在眉睫。保衛美國在遠東的權益,特別是保衛美國在一八九八年美西戰爭中新取得的菲律賓已成為重大問題。」

「一九○七年六月十八日,陸誨軍聯席會議在答覆羅斯福總統的質詢時提出建議說,應盡快把美國艦隊派往遠東,必須加強駐菲律賓的美國陸海軍部隊使之達到能保衛蘇比克灣(在馬尼拉灣外)的海軍基地的程度。在這個建議中,聯席會議認為,『從日本的作戰能力來看,美國在太平洋將不得不採取守勢,在能夠派遣增援部隊以前,將不得不繼續採取這種態度——』。一九○七年不得已採取的這一設想,是美國太平洋戰略的基本方針,甚至是對日戰爭的總的基礎。」

一九○七年的危機雖然安然度過,但清楚地顯現出美國在太平洋的地位有兩個弱點:第一,在太平洋需要有大海軍基地;第二,除非做出重大的犧牲,拿出強大的兵力,否則便保不住菲律賓。

關於這兩個問題,美國陸軍公開發行的戰史,有如下記載:

「關於海軍基地問題。第一,美國在太平洋的大海軍基地,應當選在菲律實,還是選在夏威夷?第二,如果選定菲律賓,是在蘇比克灣,還是在馬尼拉灣?雖然陸軍方面強烈主張把大基地設在菲律賓,但結果在一九○八年一月,仍決定以珍珠港為基地。這個基地不只是要保衛夏威夷群島,而且將成為防衛整個太平洋沿岸的一個緩衝地帶,是美國海軍在太平洋佔優勢的基礎。」

「太平洋上的基地雖選定了夏威夷,但保衛距此五千英里的菲律賓的問題,仍未解決。於是,決定在菲律賓建設海軍修理設施和乙級海軍艦隊基地。美國海軍本來希望基地設在蘇比克灣,但陸軍以該地不能防禦來自陸上的攻擊為理由,認定馬拉灣的卡維特為宜,而把防禦集中於馬尼拉灣及其周圍地區。這個計劃使馬尼拉灣口的科里吉多島要塞化,藉以掩護海軍基地及馬尼拉市。」

「然而,只靠馬尼拉灣的防禦和科里吉多島的要塞化,還不能保障菲律賓的防禦。絕對必要的條件是要有一支強大的艦隊駐在菲律賓基地,因為一旦失去制海權,敵人的地面部隊就會大舉進攻,僅依靠從珍珠港西進的艦隊,則不知能支撐多久——」

不過,自從美國通過美西戰爭佔有菲律賓以來,直到大正時代中期的二十年間,日本方面並沒有攻佔菲律賓的企圖。可是,美國卻認為日本懷有這種企圖,因而推廣其太平洋戰略。歸根到底,是美國把日本看作頭號假想敵國。美國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它試圖以距本土七千英里的菲律賓為根據地來推行向遠東、特別是向中國擴張的政策,而以菲律賓為中心的軍事力量卻極為薄弱,美國擔心這種形勢只會落得向日本提供人質的後果。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