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決定日本命運之際 召開決定命運的御前會議

(六月)二十三日,陸海軍的部局長就德蘇開戰後的帝國國策綱要問題進行了長達四小時的討論,並通過了一個方案。雖然,海軍方面對陸軍的方案,即對於北方抓住良機謀求武力解決的方案附加了種種條件,但最後還是按照原來方案決定下來。

對於南方,根據海軍方面的要求,附加了一項不妨礙保持對英美作戰的基本態勢。這是因為海軍方面擔心陸軍會從南方撤走。所謂海軍重視英美而陸軍重視北方這一對矛盾,仍然沒有得到解決。

陸海軍當局分別批准了部局長討論通過的這一方案。同一天,大本營陸海軍部擬定了一個文件,題為《從軍事、經濟、政治角度出發看進駐法屬印度支那北部之情況,並迅速派出必要兵力進駐法屬印度支那南部之絕對必要性》,其「判斷性」的結論如下:

對英美作戰之初,攻佔菲律賓、英屬馬來亞、荷屬印尼等地,加強帝國之戰略態勢;與此同時,應該奠定獲取軍需資源之基礎,並調整好持久戰之戰略態勢。

與上述攻佔作戰之同時,若爆發太平洋戰爭,從現狀亦可預料,即使以帝國之現有飛機,尚需進行相當程度之艱苦奮戰。

然而,由於預定攻佔地區之防禦能力,如前所述,已日益加強,若在半年左右後再發動進攻作戰,將極為困難,因而對英美作戰也難於穩操勝算。而形勢發展至上述地步,即使出現美國對日全面禁運、英國對泰國施加壓力等事態,帝國亦無以反抗,只有屈服於英美而別無他法。

與此相反,若如今在法屬印度支那南部取得軍事基地,並在該地進駐必要兵力,則能比較容易進行最為艱苦的新加坡作戰,因而亦可預料第一階段之作戰將會順利進行。

亦即是說,帝國進駐法屬印度支那南部,係對付英美等國加強南方地區戰略態勢之唯一和平性對抗措施,帝國得由此調整好能適應形勢變化之備戰態勢。

二十四日,大本營陸海軍部通過了一個《適應局勢變化之帝國國策綱要》。這一綱要是在預計到德蘇兩國將要開戰後進行研究的。綱要的內容是:確認以前業已決定了的對法屬印度支那南部的進駐,對蘇聯進一步作好行使武力的準備。

二十五日,政府和大本營召開了聯絡懇談會,杉山參謀總長就《關於促進對南方的對策問題》作了說明,隨後按原來方案通過如下:

一、鑒於目前各種形勢,帝國按既定方針促進對法屬印度支那與泰國採取措施,特別聯繫到派往荷屬印尼之談判代表業已回國,對法屬印度支那,迅速建立旨在保衛東亞穩定的日本和法屬印度支那的軍事合作關係。

通過與法屬印度支那建立之軍事合作關係,帝國應把握要點如下:

(一)在法屬印度支那特定地區建立並使用空軍基地與港口設施,以及在法屬印度支那南部駐屯必要兵力;

(二)為帝國軍隊之有關駐軍問題提供方便。

二、為實現上述目的開始外交談判。

三、倘若法國政府或法屬印度支那當局不答應我方要求,則以武力達到我方目的。

四、為處理上述問題,預先著手準備派遣軍隊。

下午四時,首相和兩位總長並排站立,將《關於促進對南方的對策問題》上奏天皇,並獲得了天皇的批准。這樣,六月十二日大致作出決定。兩星期後,雖然松岡外相對此橫加阻撓,但終於獲得了解決。

這裡值得注意的是,六月六日決定下來的《對南方的對策綱要》,雖規定要確定日本和法屬印度支那之間的軍事、政治、經濟關係,但那基本上由「外交上的措施」來推動。可是這次則要求法國同意帝國「在法屬印度支那特定地區建立並使用空軍基地與港口設施,以及在法屬印度支那南部駐屯必要兵力」,如對方不答應,就「以武力達到我方目的」。兩者之間有著極大的差異。

二十六日上午十時召開聯絡懇談會,討論了《適應局勢變化之帝國國策綱要》。首先,塚田參謀次長宣讀了在大本營陸海軍部所決定的國策綱要(草案),接著杉山參謀總長就該綱要(草案)作了說明。

松岡外相主張應根據三國同盟採取行動,與德國相呼應,對蘇開戰。對此,塚田參謀次長則強調日本必須有獨立自主性。雙方進行了如下激烈的交鋒:

外相:「所謂自主性是指什麼?對行使武力要不要商量?」

參謀總長:「有關策略問題則另當別論,關於純屬統帥的問題不必商量,而且這類情況還不會發生。如果進行商量,就會受約束,因此,為了擺脫約束,就得自主地決定。」

外相:「既然加入了同盟,又說不進行商量,須知參戰和行使武力是不可分的。如果說不進行商量,那麼聯合委員會(根據三國同盟條約,就三國間的合作和互相援助問題進行協商並作出決定的機構)豈非沒有必要了嗎?」

參謀次長:「策略上的問題我不知道,但關於統帥問題,德國不是未經任何商量就隨心所欲地幹起來了嗎?根本沒有商量的必要性。」

陸相:「德國迄今為止的作法沒有同我們商量過。」

參謀總長:「德國確實沒有及時和適當地同我們商量。」

外相:「不管德國商量不商量,我們應該以真誠相待,需要以誠心來抓住德國。」

參謀次長:「策略上的問題也可以商量,但武力則是關係到勝敗的問題。重大政策問題可以商量,但統帥問題則不能如此。」

松岡外相說,雖然他的意見與陸海軍的方案根本不相一致,但大體上他表示同意。這次討論決定第二天繼續進行,大家就此散會。

二十七日下午一時起召開聯絡懇談會,繼續昨天關於《適應局勢變化之帝國國策綱要》的討論。松岡外相主張「立即對蘇開戰」,他對如下要點的外交計劃作了說明,要求大本營方面重新進行考慮:「現在德蘇戰爭已經開始,日本即使暫且觀望一下形勢,最終也要以最大決心去打開困難局面。

「如果斷定德蘇戰爭在短期內就會結束,那就必須首先向北進攻。要是等到德國『收拾』掉蘇聯後再提對蘇問題,這從外交上來看,那已不成為問題了。

「要是迅速進攻蘇聯的話,恐怕美國不會參戰。美國不可能給蘇聯以軍事援助。因為美國本來就憎惡蘇聯,所以美國大體上是不會參戰的。因此要先北進後南下。

「不過南下的話,勢必同英美發生戰爭,而出兵法屬印度支那,也有可能同英美開戰,可是經軍方說明後,已對進駐法屬印度支那的必要性有了很好理解。

「如果同蘇聯開戰,在三、四個月左右的時間內,有把握在外交上遏制美國。如果像統帥部的方案那樣對形勢持觀望態度的話,那就有可能被英、美、蘇三國包圍起來。因此,現在應當首先北進然後再南下,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對此必須當機立斷。」

海軍不同意松岡的主張,陸軍也很難馬上同意立即參戰和行使武力。由於三方面在討論中各執己見,結果議而不決。

從下午六時半起,又召開陸海軍的部局長會議,對外相的意見進行討論,結果,一致認為按照陸海軍的原來方案行事。

翌日(二十八日)下午二時開始,召開了聯絡懇談會。雖然,松岡外相自始至終主張立即參戰,但會上還是決定按照陸海軍的方案行事。就這樣,國策綱要得以決定下來,因而決定:於三十日下午五時召開聯絡懇談會,在會上審議照會德國的電文和日本政府的聲明,並於七月一日上午召開的內閣會議上對國策綱要(統帥事項除外)進行了討論,以便在當天下午的御前會議上叩請天皇裁決。

三十日,聯絡懇談會從下午五時開始召開。突然,松岡外相提議停止進駐法屬印度支那南部,而這個問題在聯絡懇談會上早已作出決定並已上奏天皇批准。當時辯論情況如下:

外相:「迄今為止,德國只要求日本在德蘇戰爭中予以合作,而今天奧托(德國駐日大使)給我看了本國政府發來的訓令,並要求日本參戰。不過,參戰這一要求是作為奧托本人的一種希望提出來的。

「總而言之,日本必須決心參戰。停止在南方點燃的戰火,怎麼樣?為了向北進擊是否停止進駐法屬印度支那南部?抑或推遲六個月時間?

「但統帥部認為非幹不可的話,那我也不反對,因為我已經一度贊成過。」

及川海相(問杉山參謀總長):「推遲六個月時間怎麼樣?」

近藤軍令部次長(問塚田參謀次長):「考慮推遲時間也是可以的吧!」

塚田次長(憤然地):「我向參謀總長陳述一個意見,我認為應該堅決按既定方針辦。」

杉山參謀總長:(同永野軍令部總長商量後)「統帥部已決心堅決於。」

近衛首相:「如果統帥部下決心幹的話,我沒有異議。」

外相:「既然如此,那我也同意,不知其他各位大臣是否有異議?」

(眾大臣發言,表示無異議。)

外相:「最後我再說一句,幾年前我預言過的事,無一不是應驗的。現在我預言,插手南方定會釀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