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編 第三帝國的覆亡 第三十章 德國的征服

戰爭打到了德國本土。

希特勒還沒有來得及從七月二十日炸彈案的震動中恢復過來,便又面臨著法國和比利時的丟失及東戰場的巨大攻勢。敵軍以壓倒優勢兵力從四面八方向帝國進逼。

從一九四四年六月十日開始的俄國夏季攻勢,節節勝利,到八月中旬,紅軍打到了東普魯士邊境,在波羅的海地區包圍了德國五十個師,深入到芬蘭的維堡,消滅了中央集團軍,而且在六個星期內在這條戰線上推進了四百英里,到達維斯杜拉河與華沙隔河相望。同時,在南線從八月二十日開始發動新攻勢,月底就佔領了羅馬尼亞和供給德軍天然汽油唯一重要來源的普洛那什特油田。八月二十六日,保加利亞正式退出戰爭,德軍開始從該國倉皇撤退。九月間,芬蘭也退出戰爭,並向拒絕撤離其領土的德軍開火。

在西線,法國迅速解放了。在新近成立的美國第三軍團司令巴頓將軍身上,美國人找到了一位坦克將軍,與在非洲的隆美爾一樣驍勇善戰。七月三十日他攻克了阿夫朗舍之後,即讓布里塔尼自生自滅,而開始向在諾曼第一線的德軍進行大包抄,向東南推進到盧瓦爾河畔的奧爾良,然後轉師向東推進到巴黎南面的塞納河。八月二十三日盟軍抵達巴黎東南方和西北方的塞納河,兩天以後,雅克‧勒克萊克將軍所率的法國第二裝甲師和美國第四步兵師就攻進了巴黎。被德國佔領了四年之久有法蘭西榮譽之稱的這一偉大城市解放了。人們發現法國抵抗運動部隊已經基本上控制了巴黎,還發現塞納河上的橋樑——其中有許多都是藝術品——均未遭受破壞。

在法國的德軍殘餘部隊現在正在全線撤退之中。在北非戰勝隆美爾的蒙哥馬利,於九月一日晉升為元帥,率領加拿大第一軍團和英國第二軍團在四天內挺進二百英里,從塞納河下游通過有歷史意義的一九一四—一九一八年和一九四○年的戰場進入比利時。九月三日攻陷布魯塞爾,次日又攻克安特衛普。盟軍進展神速,德軍甚至來不及破壞安特衛普的港口設備。這對盟軍說來是一件大喜事,因為該港障礙一旦掃清之後,即可成為英美軍隊的一個主要供應基地。

在英加軍隊的南面,古特尼‧H‧霍季斯將軍率領的美國第一軍團以同樣速度攻入比利時的東南方,到達一九四○年五月德軍致命的突破從那裡開始的纓斯河,攻佔納繆爾和列日的堡壘,使得德軍沒有時間進行防守。在第一軍的南面,巴頓的第三軍團攻佔了凡爾登,包圍梅茨,進抵摩澤爾河,並在貝耳福爾山峽與法美第七軍團會師;該軍團在亞歷山大‧派契將軍指揮下於八月十五日在法國南部海岸一帶登陸,迅速挺進到羅尼河流域。

到八月底,西線德軍已損失五十萬人,其中半數是被俘的;並且損失了幾乎全部的坦克、重炮和載重汽車。已經沒有什麼東西能用來保衛祖國了。曾經大肆吹噓過的齊格菲防線實際上已無人防守,也沒有武器防守。西線絕大多數德軍將領都認為大勢已去。斯派達爾說:「地面部隊已經不再存在了,更不要說空軍。」於九月四日重新被任命為西線總司令的倫斯德在戰後對盟軍提審人員說:「就我個人來說,戰爭在九月間就結束了。」

但對阿道夫‧希特勒來說,卻不是如此。八月三十一日,他在大本營對一些將軍們訓話,試圖給他們灌輸鐵的意志並鼓舞士氣。

「我們在必要時將在萊因河上作戰。這沒有什麼了不起。我們在任何情況之下都要戰鬥下去,正如腓德烈大王所說,要一直打到那些該死的敵人之中有一個精疲力竭不能再戰為止。我們要作戰到底,一直打到贏得在今後五十—一百年內能夠保障德國民族生命安全的一個和平局面為止,這個和平局面,首先不能像一九一八年那樣再一次地玷污我們的榮譽——我活著就是為了領導這一戰鬥,因為我知道,如果在這一戰鬥的背後沒有鐵的意志,這場戰鬥是不能勝利的。」

希特勒在嚴厲批評陸軍參謀本部缺乏鐵的意志之後,對他的將軍們透露了他堅信前途有望的一些理由。

「盟軍之間的關係變得十分緊張的時候,他們決裂的日子就要到來了。歷史上所有的聯盟遲早都是要垮臺的。不管怎樣艱難,唯一的辦法是等待恰當的時機。」

戈培爾受命組織「總動員」的工作。新被任命為補充軍司令的希姆萊,動手建立二十五個人民步兵師以防守西線。在納粹德國,關於「總體戰」的計畫和言論儘管很多,但是國家的資源卻遠遠沒有全部利用起來。由於希特勒的堅持,在整個戰爭時期日用品的生產仍然維持著龐大的數字,這顯然是為了保持民心和士氣。而且他仍然遲遲未實行戰前制定的動員婦女進工廠工作的計畫。一九四三年三月,當斯佩爾打算要婦女進工廠時,他說:「犧牲我們最珍貴的理想,這個代價太高了!」納粹思想認為德國婦女應該待在家裡,而不是在工廠裡,因而她們就一直待在家裡。在戰爭的頭四年,當英國有二百二十五萬婦女從事戰時生產的時候,德國只有十八.二萬婦女幹著同樣的工作。德國在和平時期有一百五十萬人當家庭傭工,戰時還始終保持這一數字。

現在敵人已經打到大門口,納粹首腦們慌起來了。十五歲到十八歲的孩子和五十歲到六十歲的男子都應召入伍。在大學、中學、機關和工廠裡到處搜尋入伍者。一九四四年九月到十月有五十萬人參加了陸軍,但是沒有規定要婦女進機關、工廠去替代這些入伍者。軍備和戰時生產部部長亞伯特‧斯佩爾向希特勒抗議說,技術工人的應徵入伍嚴重影響到軍火生產。

自從拿破崙時代以來,德國士兵就從來沒有需要去保衛祖國的神聖領土。那時以後的普魯士的和德國的戰爭都是在別國領土上進行的,受到破壞的也是別國的領土。現在軍隊已陷入困境,因此對他們進行了大張旗鼓的激勵士氣的工作。

「西線戰場的士兵們!

——我希望你們保衛德國的神聖領土——堅持到底!——

元首萬歲!

陸軍元帥

馮‧倫斯德」

「集團軍的士兵們!

——只要我們一息尚存,決不放棄德國一寸土地——任何人不戰而退,都是民族的叛徒——士兵們!我們的家鄉,我們的妻室兒女的生命繫此一戰!

我們的元首和我們的親人對他們的士兵是有信心的!——

我們的德國和親愛的元首萬歲!

陸軍元帥

莫德爾」

雖然如此,可是由於大勢已去,逃兵的數目一天比一天多。希姆萊為了防止逃亡,採取了嚴厲措施,九月十日他下了一道命令。

「某些不可靠的份子似乎相信,只要他們向敵人投降,戰爭對他們來說就結束了——每一個逃兵——

都將受到應得的懲罰。而且他的可恥的行為會給他的家屬帶來極其嚴重的後果——他們統統要被槍斃。」

第十八步兵師的霍夫曼一舒恩福恩上校對部下說:

「我們隊伍裡的叛徒逃到敵人那邊去了——這些雜種洩露了重要軍事秘密——騙人的猶太造謠者用小冊子來哄騙你們,想要把你們都變成雜種!讓這些猶太人放毒吧!——至於那些忘掉榮譽的可恥叛徒,他們的家庭必須為他們的叛國行為抵罪。」

九月間,發生了一件使德國將軍大惑不解的、他們稱之為「奇蹟」的事情。在斯派達爾看來,這是「一九一四年法國的『馬恩河奇蹟』在德國的變相重演。盟軍的猛烈進攻突然沉寂下來」。

盟軍的司令官,上自艾森豪將軍開始,一直到今天還在爭論為什麼當時進攻會沉寂下來;而對德國的將領們來說,這是完全不可理解的。到九月的第二周,美軍已經進到亞琛前面和摩澤爾河上的德國邊境。德國已暴露在盟軍面前。蒙哥馬利在九月初已經催促艾森豪把他的全部供應和儲備物資交給英加軍隊、美國的第九軍團和第一軍團,以便在他的指揮下在北方發起猛烈攻勢,急速插進魯爾區,奪取德國的主要兵工廠,打開通往柏林的道路並結束戰爭。艾森豪拒絕了這一建議。他要求在一條「寬闊的戰線上」向萊因河推進。

但是他的軍隊進展太快,供應不上。每一噸汽油和軍火必須要從諾曼第海灘上運進來,或者從瑟堡的唯一的港口運進來,再由汽車運三四百英里才能到達前線。九月的第二周,艾森豪的軍隊便因缺乏供應停足不前。同時又碰到出乎意料的德軍的抵抗。倫斯德在兩處重要據點集中了他能調動的兵力,因此在九月中旬能夠至少暫時阻止了巴頓第三軍團在摩澤爾河的前進,霍季斯第一軍團在亞琛前面的前進。

在蒙哥馬利催促下,艾森豪同意了一個大膽的計畫:奪取阿納姆附近下萊因河畔的橋頭堡,從而取得從北面包抄齊格菲防線的陣地。這一計畫和原來蒙哥馬利挺進魯爾區直搗柏林的意圖相差很遠,但它也可以提供一個戰略基地,以備日後之用。這一進攻是九月十七日開始的,第一步行動是把從英國基地起飛的兩個美國空降師和一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