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編 末日的開始 海德里希之死和利迪斯村的末日

戰爭進行到中途時,發生了一件報復行動:新秩序的匪首們因為屠殺被征服的人民而遭到了一次報復。保安警察和黨衛隊保安處處長、秘密警察的副首領、三十八歲的萊因哈德‧海德里希遭到了暗殺。這個長著鷹鉤鼻子和一對冷酷的眼睛的惡魔警官,是「最後解決」的創始人,在佔領區中被稱為「劊子手海德里希」。

日夜圖謀取得更大權力並且陰謀取代他的上司希姆萊的海德里希,在他的其它許多職務之外,又謀到了波希米亞和摩拉維亞的「代理保護長官」的職位。前任「保護長官」,那個可憐的老牛賴特於一九四一年九月被希特勒用長期病假的名義趕走了,海德里希代替了他,佔據了布拉格的赫拉德欣古堡——波希米亞國王的王宮所在地,但是,他在這個寶座上沒有坐很長久。

一九四二年五月二十九日的早晨,當他乘坐敞篷的曼賽德斯牌競賽用汽車,從鄉村別墅駛往布拉格的古堡時,一顆英製炸彈向他投來,把他的汽車炸得粉碎,把他的脊椎骨也炸斷了。這顆炸彈是兩個捷克人投擲的,他們一個叫揚‧庫比斯,一個叫約瑟夫‧加拜克,屬於當時在英國的自由捷克斯洛伐克軍隊,是由英國皇家空軍的飛機空投下來的。他們有執行這個任務的良好裝備,在施放煙幕後逃走,並且得到了布拉格的卡爾‧波洛梅斯教堂神父們的掩護。

海德里希於六月四日傷重身死,接著,德國人就進行野蠻的報復。為了他們的英雄之死,按照古老的條頓民族原始儀式,一場地地道道的大屠殺開始了。根據秘密警察的一份報告,有一千三百三十一名捷克人,其中包括二百零一名婦女,被立即處死。真正的刺客和一百二十個隱藏在卡爾‧波洛梅斯教堂的捷克抵抗運動成員一起,被黨衛隊包圍起來,殺得一個不剩。然而,由於這個反抗主宰民族的行動而受害最深的,還是猶太人。他們之中有三千人被趕出特萊西恩施塔特的「特殊照顧的」猶太人隔離區,運往東方被消滅。在爆炸的當天,戈培爾就在柏林的少數尚未被捕的猶太人中逮捕了五百人;在海德里希死去的那天,槍決了其中的一百五十二人,以示「報復」。

但是,在海德里希之死所引起的後果中,離布拉格不遠的克拉德諾煤礦城附近的利迪斯村的命運,也許是文明世界所最難忘卻的。在這個和平的小村裡,進行了一場可怕的野蠻屠殺,原因只不過是為了殺一儆百給被征服的人民看看,因為他們居然膽敢殺害一個征服者。

一九四二年六月九日早上,有十輛大卡車滿載德國保安警察,在馬克斯‧羅斯托克上尉的率領下,到達了利迪斯,包圍了這個村莊。任何人都不準離開這個村莊,只許外出的村民回來。有一個十二歲的小男孩因為嚇怕了,想偷偷逃走,當場被槍殺。有一個農婦跑向村外的田野裡,背後中了一槍身死。全村的男子都被鎖在村長霍拉克的穀倉、馬廄和地窖裡。

第二天從天亮時起一直到下午四點鐘,他們被押到穀倉後的花園裡,十人一排,被保安警察的執刑隊槍決。在那裡處決的共有一百七十二個男子和十六歲以上的青年,此外還有十九個男村民在大屠殺時,正在克拉德諾礦場裡工作,後來被抓到後在布拉格處決。

有七個婦女在利迪斯被捕後,被押到布拉格槍決。這個村莊的所有其它婦女,一共一百九十五人,都被運往德國的臘文斯勃魯克集中營,在那裡,七人被毒氣毒死,三人「失蹤」,四十二人被虐待致死。有四個將要分娩的利迪斯婦女,起初被送往布拉格的產科醫院,她們的新生嬰兒被殺害後,她們自己又被運往臘文斯勃魯克。

留下來要德國人處理的只有利迪斯村的兒童了。他們的父親現在都死了,母親都被囚禁起來了。必須說明,德國人並沒有把他們也槍決掉,甚至男孩子也未槍決。他們都被送到格奈斯瑙的一個集中營。他們一共有九十人,其中七個不滿一周歲的孩子經過希姆萊的「種族專家」的適當檢查以後,被納粹挑選出來送往德國,取了德國名字,準備培養成德國人。後來,其它孩子也得到同樣的處置。

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在提交紐倫堡法庭的一份關於利迪斯的官方報告中,得出了這樣的結論:「他們已完全沒有下落了。」

幸運的是,他們之中至少有一些人後來被找到了。我記得在一九四五年秋,我在當時盟軍管制的德國報紙上看到一些僥倖沒有死亡的利迪斯村的母親們所發出的可憐的呼籲,她們要求德國人民幫助她們尋找她們的子女的下落,並把他們送回「老家」。

實際上,利迪斯這個村莊本身已經從地球表面上消失了。在屠殺了男人、運走了婦女和兒童以後,保安警察立即燒毀了村莊,炸光了斷垣殘壁,並且把它夷為平地。

雖然利迪斯村成為納粹所犯的這類野蠻罪行中最著名的一個例子,但是,它並不是德佔區中得到這種悲慘結局的唯一的村莊。在捷克斯洛伐克還有一個這樣的村莊,勒紮基;在波蘭、俄國、希臘和南斯拉夫也有幾個。甚至在新秩序的屠殺罪行較少的西歐,德國人也曾一再重演利迪斯這樣的慘劇,雖然在許多情況下,例如在挪威的塔勒伐格,他們只不過是在將村中所有房屋夷成平地以後,把男子、婦女和兒童分別送往不同的集中營。

但是,在一九四四年六月十日,亦即利迪斯大屠殺後兩年零一天,法國里摩日附近的格拉尼河畔奧拉多村,又發生了恐怖的屠殺慘案。以在俄國進行恐怖行動出名而不是以戰鬥出名的德國黨衛隊「帝國師」的一支特遣隊,包圍了這個法國市鎮,勒令居民到市中心的廣場集合。司令官在廣場宣佈,據報村子裡藏著炸藥,必須進行搜查和核對身分證。於是,全村的六百五十二個居民都被監禁起來。男人被趕入穀倉,婦女和兒童被趕入教堂。整個村莊都被縱火焚燒。然後,德國兵就來處置居民。關在穀倉裡而尚未燒死的男子,都被機槍掃射身死,關在教堂裡的婦女和兒童也遭到機槍掃射,未中彈者也在德軍縱火焚毀教堂時葬身於大火之中。三天以後,里摩日的主教在已被焚毀的講壇後面發現有十五具燒焦的兒童屍體堆在一起。

九年以後,一九五三年,一個法國軍事法庭確定,在奧拉多的大屠殺中,一共有六百四十二人罹難,其中婦女二百四十五人,兒童二百零七人,男子一百九十人。只有十個人倖免於死。儘管當時被燒傷得很厲害,他們靠裝死而逃脫了出來。

同利迪斯一樣,奧拉多也始終沒有重建起來。它的斷垣殘壁成為希特勒的歐洲新秩序的一個紀念碑。內部全毀的那個教堂在一片和平景象的田野裡十分令人注目,使人記起那個收穫前夕的、美麗的六月的日子。那一天,整個村莊和它的所有居民突然消失了。在教堂原先的一扇窗戶那兒,有一塊小小的牌子,上面寫著「洛芳西夫人,當年教堂內唯一生還者,在此窗戶脫逃」。前面有一座小小的、釘在生銹的鐵十字架上的耶穌像。

本章所述,便是希特勒的新秩序的開端,便是「納粹匪徒帝國」在歐洲初顯身手的情況。對人類說來,幸運的是,這個新秩序在嬰孩時代就被摧毀了——不是被德國人民反對這種野蠻倒退的起義所摧毀,而是由於德軍的戰敗和其後第三帝國的垮臺。現在剩下要談的就是這個經過了。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