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編 戰爭:初期的勝利和轉捩點 六個月的挫折

但是,在一九四○年春和初夏取得了這一切煊赫一時的勝利以後,這個納粹征服者遭到了六個月的挫折。他不僅沒有取得對英國的最後勝利,而且也喪失了在地中海給予英國以致命打擊的機會。

耶誕節後兩天,雷德爾海軍元帥在柏林會見了希特勒,但是他沒有在耶誕節帶來什麼令人愉快的消息。他對元首說:「英國在整個東地中海、近東和北非所受到的威脅已經消除了——因此,我們曾經希望在地中海採取的決定性行動已經不再可能採取了。」

由於佛朗哥的多變、墨索里尼的愚蠢、甚至由於貝當元帥的年邁,阿道夫‧希特勒的確在地中海坐失了大好的機會。義大利盟軍在埃及的沙漠中遇到了災難,現在到了十二月,又在阿爾巴尼亞的雪山中面臨著災難。這些不順心的事件也是戰爭中和第三帝國的歷史進程中的轉捩點。這些事件的發生不僅是由於德國的朋友和盟國的軟弱,而且一部分是因為這個納粹統帥不能瞭解必須採取目光遠大的洲際戰略,而雷德爾,甚至戈林,倒曾經敦促他採取這種戰略。

一九四○年九月間,這位海軍元帥曾經兩次——九月六日和二十六日——企圖擴大元首思想上的視野,因為現在看來根本談不到直接進攻英國的問題了。在第二次會議上,雷德爾曾與希特勒單獨進行密談。他在沒有陸空軍軍官打擾他們會談的情況下,向他的首腦詳細敘述了海軍的戰略和在英吉利海峽以外的地方打擊英國的重要性。

「(雷德爾說)英國人一貫認為地中海是他們的世界範圍的帝國的中樞——為英國力量所包圍的義大利正在迅速成為主要的進攻對象——義大利人拒絕我們的幫助,因為他們還沒有認識到這個危險。但是德國必須趁在美國能夠有效地進行干預以前,用它所擁有的一切手段毫不延遲地對英國進行戰爭。因此,地中海問題必須在冬季的凡個月中予以澄清。」

怎樣澄清?這位海軍元帥於是談到了具體的措施。

必須佔領直布羅陀。必須由空軍佔領加那裡群島。

必須佔領蘇伊士運河。

在佔領蘇伊士以後,雷德爾對於以後必然會發生的事情作了樂觀的描述。

「必須從蘇伊士通過巴勒斯但和敘利亞向前推進,遠至土耳其。如果我們達到那一步,土耳其就將在我們的手掌之中。那時俄國問題就不同了——是否還有必要在北方向俄國推進,就有疑問了。」

雷德爾心中想到的是把英國趕出地中海,把土耳其和俄國掌握在德國手中。他又繼續描繪下去。他正確地預言,英國在美國和戴高樂部隊的支持下,最後會設法在西北非洲獲得一個立足點,作為以後對軸心國進行戰爭的一個基地。他主張德國和維希法國先佔領這個在戰略上重要的地區,以防止這一著。

據雷德爾說,希特勒同意他的「總的想法」,但是希特勒說,他得先同墨索里尼、佛朗哥和貝當談一談這個問題。關於這一點,他著手做了,不過是在喪失了許多時間以後才開始同他們會談的。他安排在十月二十三日會見西班牙獨裁者,在第二天會見貝當(貝當現在是在維希的投敵政府的首腦),幾天以後再會見墨索里尼。

佛朗哥在西班牙內戰中獲勝是由於義大利和德國給了大規模的軍事援助。他像其它一切獨裁者一樣,對於坐地分贓有很大的胃口,特別是如果能夠以低廉的代價分得這些贓物的話。六月間,在法國淪亡的時候,他趕緊通知希特勒說,西班牙將參戰,交換條件是把法國在非洲的廣大屬地的大部分地區(包括摩洛哥和阿爾及利亞西部)給它,另一個條件是德國向西班牙供應大量的武器、汽油和糧食。希特勒在十月二十三日乘專車到達了法國一西班牙邊界城市漢達伊,這是為了給佛朗哥一個履行這個諾言的機會。但是在這期間的幾個月發生了許多情況(例如英國頑強地堅持下來了),希特勒碰到了一個不愉快的意外。

這個狡猾的西班牙人並沒有為希特勒的「英國已被肯定地擊敗」的吹噓所動,他對於希特勒的保證也不滿意,這個保證是讓西班牙在法屬北非得到領土補償,「其程度要以有可能從英國殖民地彌補法國的損失為限」,而佛朗哥想要整個法屬非洲,而不附任何條件。希特勒建議西班牙在一九四一年一月參戰,但是佛朗哥指出這樣倉促地採取行動是危險的。希特勒要西班牙人在一月十日在曾從空中佔領了比利時埃本一埃瑪律炮臺的德國專家的幫助下進攻直布羅陀。佛朗哥以典型的西班牙自豪感回答說,直布羅陀必須由西班牙人「單獨」佔領。於是這兩個獨裁者進行了爭論——爭論了九個小時。據當時在場的施密特博士說,佛朗哥用單調的聲音不斷地往下講,希特勒越聽越惱火,並且一度像他過去對待張伯倫那樣,一躍而起,宣佈繼續會談下去沒有用了。

他後來對墨索里尼敘述他同佛朗哥進行的爭吵時說,「我寧願把牙齒拔掉三四個,也不願再受這個罪了」。

九個小時(其中包括在希特勒的特別餐車上吃飯的時間)以後,會談在夜晚中斷,而佛朗哥沒有肯定答應參加戰爭。希特勒在那天晚上走後把里賓特洛甫留下來同西班牙外長塞蘭諾‧蘇納繼續會談,企圖使西班牙人簽署一個文件,至少是簽訂一個同意把英國人趕出直布羅陀並且不讓英國人進入地中海西部的協議,但是他的這種努力沒有成功。里賓特洛甫第二天早晨在施密特面前罵佛朗哥說:「這個忘恩負義的懦夫!他的一切都是靠我們得來的,而現在卻不願同我們合作。」

希特勒第二天在蒙都瓦與貝當會晤的情況較好,但是,這是因為這個年老的失敗主義元帥、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凡爾登英雄、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使法國投降的人,同意法國與它的征服者合作,以便作最後努力使從前的盟國英國屈膝。而且他同意把這個可恥的勾當寫成書面的東西。

「軸心國和法國在使英國儘快失敗方面有著共同的利益。因此,法國政府將在它的能力範圍內支持軸心國為達到這個目的而可能採取的措施。」

作為對這個背信棄義的行動的報答,法國將在「新歐洲」得到「它應得的地位」,而在非洲,它將從法西斯獨裁者手中得到英帝國的領土,以補償它被迫割讓給其它國家的任何領土。雙方同意這個協議要「嚴守秘密」。

儘管貝當作了可恥的然而是重要的讓步,希特勒並不滿足。據施密特博士說,他想要更多的東西——非要法國積極參加對英國的戰爭不可。在回慕尼黑的漫長的旅途上,這位翻譯官發現元首對此行的結果感到失望和沮喪。十月二十八日上午他到達佛羅倫斯會晤墨索里尼後,這種情緒更是有增無已。

他們兩人在僅僅三周以前,即十月四日,還曾在勃倫納山口會過面。像通常一樣,當時講話的主要是希特勒,他天花亂墜他說了一通美好的前途的話,其中絲毫不提他將要派遣軍隊到羅馬尼亞一事,而羅馬尼亞也是義大利所垂涎的,當墨索里尼在幾天以後知道了這一點以後,大為氣憤。

「(他向齊亞諾憤怒他說)希特勒總是把既成事實放在我的面前。這次我要用同樣的辦法來對待他了。他將從報紙上發現我已經佔領了希臘。這樣,平衡可以重新建立起來。」

墨索里尼在巴爾幹的野心像希特勒的野心一樣瘋狂,而且妨害了希特勒的野心。因此,早在八月中旬,德國人就警告羅馬不要在南斯拉夫和希臘採取冒險行動。齊亞諾在八月十七日的日記上寫道,「這完全是一個要我們在全線停下來的命令」。墨索里尼至少暫時放棄了在巴爾幹取得進一步軍事勝利的計畫,並且在八月二十七日寫給希特勒的一封卑躬屈節的信中證實了這一點。但是,輕而易舉地征服希臘——這至少在某種程度上可以抵消他的夥伴的光輝的勝利——前景對這個高傲的法西斯凱撒的誘惑力太大,他無法抗拒,雖然這種前景是不真實的。

十月二十二日,他決定義大利在十月二十八日對希臘進行突襲,他在同一天寫信給希特勒(他把這封信的日期寫為十月十九日),暗示他打算採取的行動,但是對這個行動的確切性質和日期則含糊其詞。齊亞諾在那一天的日記中寫道,墨索里尼擔心元首可能「命令」他住手。希特勒和里賓特洛甫在從法國各乘專車回國的時候,風聞墨索里尼的計畫,納粹外長根據元首的命令在進入德國以後的第一個車站就停下來,打電話給在羅馬的齊亞諾,主張立即召開軸心國領導人會議。墨索里尼建議十月二十八日在佛羅倫斯開會,當他的德國客人在那一天上午從火車上走下來的時候,墨索里尼興高采烈地歡迎他:「元首,我們在進軍!勝利的義大利軍隊已經在今天黎明越過了希臘一阿爾巴尼亞邊界了!」

根據任何記述來看,墨索里尼由於能夠對他的朋友進行報復,感到極為高興,因為在以前,納粹獨裁者在每次開入一個國家時都沒有預先告訴過他的義大利盟友。希特勒非常憤怒。在一年之中這個最壞不過的時候,對一個頑強的敵人採取這個輕率行動,有打亂在巴爾幹的計畫之勢。正像在稍後一些時候寫信給墨索里尼時所說的,希特勒趕往佛羅倫斯是希望能防止這個行動,但是他來得太晚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