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德‧舒倫堡大使在八月十五日晚上八時見了莫洛托夫,而且,按照柏林的指示,向他宣讀了德國外交部長表示準備到莫斯科來解決蘇德關係的急電。據那天深夜德國大使發往柏林的「特急絕密」電報說,蘇聯外交人民委員「以最大的興趣」聽取了他的陳述,並且「熱烈歡迎德國想改善對蘇關係的願望」。雖然如此,莫洛托夫畢竟是耍外交的老手,仍然不露一絲著急的跡象。他說,像里賓特洛甫所建議的那種訪問,「要求有充分的準備,才能使雙方的意見交換得到結果」。
什麼結果?這位詭計多端的俄國人是給了一點暗示的。他問道,德國政府是否有興趣在兩國之間簽訂一項互不侵犯條約呢?它是否準備發揮它對日本的影響來改善蘇日關係並且「消除邊境衝突」呢?(指的是在滿洲一蒙古邊境上已經打了整整一夏天的沒有宣戰的戰爭。)最後,莫洛托夫問道,如果蘇德聯合擔保波羅的海國家的話,德國以為如何呢?
他最後說,所有這一類問題「都必須具體討論,那樣,在德國外交部長來到了這裡以後,就不會僅僅是交換交換意見,而是能作出具體決定」。他再一次強調「對這些問題進行充分的準備是必不可少的」。
這樣看來,締結納粹一蘇聯互不侵犯條約的建議還是俄國人第一個倡議的——而且是在他們同法國和英國談判必要時協同作戰來制止德國侵略的時候倡議的。希特勒對「具體討論」這樣一個條約當然大喜過望,因為這個條約將使俄國置身於戰爭之外,從而能使他放膽進攻波蘭而無需害怕蘇聯干涉。而如果蘇聯置身於外的話,他深信英國和法國是會不寒而慄的。
莫洛托夫的這些建議正好就是希特勒所希望的東西;而且,它們比他所敢於提出的更具體,更痛快。只有一個困難:八月份快完了,而莫洛托夫還在那裡堅持在德國外交部長訪問莫斯科以前要有「充分準備」,希特勒可等不及蘇聯人這種慢吞吞的步子。威廉街在八月十六日清晨六點四十分就把舒倫堡關於他同莫洛托夫的談話的報告用電話傳給了在富許爾的里賓特洛甫,里賓特洛甫又急急忙忙翻過山到上薩爾斯堡去向元首請示。到了午後,他們就擬好了給莫洛托夫的答覆,從電傳打字機上傳給在柏林的威茲薩克,指示他立即以「特急」電報發往莫斯科。
納粹獨裁者無條件地接受了蘇聯的建議。舒倫堡奉里賓特洛甫之命再次進見莫洛托夫並且通知他:
「德國準備同蘇聯締結一項互不侵犯條約,而且,如果蘇聯政府也有同樣願望的話,這項條約的期限可定為二十五年,期滿以前不得廢除。除此而外,德國還準備同蘇聯一起對波羅的海各國作出擔保。最後,德國也願意發揮影響來改進並鞏固俄—日關係。」
德國政府一切裝作不急於同莫斯科做交易的偽裝都拋掉了。
「元首的意見是(里賓特洛甫的電報接著說),鑒於目前時局的變化,並且鑒於不論哪一天都有可能發生嚴重的事變(在這一點上請向莫洛托夫先生說明,德國絕不能無限期地容忍波蘭的挑釁),亟需從根本上迅速澄清德俄關係,並澄清各自對當前問題的態度。為此,我已準備在星期五(八月十八日)以後的任何時候飛赴莫斯科,由元首授以全權,來談判德俄關係的全部問題,而且,如果時機成熟的話,簽訂相應的條約。」
里賓特洛甫再次在這封電報後面加上了一段「附言」——他個人給大使的指示。
「我要求你再一次把這一指示逐字讀給莫洛托夫聽,並且要求立即知道俄國政府和史達林先生的意見。為讓你心中有數起見,再告訴你一句絕對要保密的話,如果我能在本週末或者下周初到莫斯科的話,對我們將特別有利。」
第二天,希特勒和里賓特洛甫在高山頂上十分著急地等待著莫斯科的回答。莫斯科和柏林之間電訊來往當然不可能說來就來——然而那兩位高居在巴伐利亞阿爾卑斯山頂上的人卻似乎忘記了這一事實。到八月十七日中午,里賓特洛甫又給舒倫堡發了一封「特急」電,要求對方「用電報報告:你是什麼時候求見莫洛托夫的,會談安排在什麼時候」。到吃晚飯的時候,那位被逼得很緊的大使的覆電來了,也是「特急」,說的是他在前一天深夜十一點鐘才接到外交部長的電報,要進行任何外交活動都太晚了。今天(八月十七日)早上他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同莫洛托夫約好在晚上八點見面。
對於現在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一般的納粹領導人來說,這次會談的結果是失望的。俄國外交人民委員不但知道希特勒在著急,而且無疑也完全知道是為了什麼理由,因此他就想種種辦法耍弄他們。在舒倫堡向他讀里賓特洛甫的電報的時候,莫洛托夫並不怎麼關心它的內容,聽完了以後,他就拿出了蘇聯政府對德國外交部長八月十五日第一次來信的書面答覆。這份覆照一開頭就尖刻地回溯了納粹政府以前對蘇俄的敵視行為,並且說,「直到最近以前,蘇聯政府行事都一直假定德國政府是在找機會同蘇聯發生衝突——更不用提德國政府利用所謂反共公約努力建立而且已經建立了一批國家反對蘇聯的統一戰線這件事實了」。覆照解釋說,正是由於這個理由,俄國「才參與組織一個反對(德國)侵略的聯合防禦陣線」。
「雖然如此(照會繼續說),如果德國政府現在要對過去的政策實行改變,準備認真改善同蘇聯的政治關係的話,蘇聯政府只能對這樣一種改變表示歡迎,並且準備在自己這方面修改政策,以便認真改善對德關係。」
但是,俄國照會堅持,這一定要通過「認真而實際的步驟」來做到——而不是像里賓特洛甫所建議的那樣跨一大步。
到底是什麼樣的步驟?
第一步:締結一項貿易與貸款協定。
第二步:「可在不久以後」締結一項互不侵犯條約。
在採取第二個步驟的同時,蘇聯人要求「簽訂一項特別議定書,明確規定締約雙方在這個或那個外交政策問題上的利益」。這顯然是暗示,至少是在瓜分東歐問題上,莫斯科已經同意德國人的意見,認為可以作一筆交易了。
至於德國方面所建議的里賓特洛甫訪蘇之舉,莫洛托夫宣稱,蘇聯政府對此「甚為滿意」,「因為派遣這麼一位顯要的政治家前來,突出地表明瞭德國政府的態度是十分認真的,與英國適成顯著的對比,後者只派了像斯特蘭那麼一個二流角色到莫斯科來。雖然如此,對德國外交部長的來訪,仍然需要作充分準備。這種訪問必然會大事張揚,蘇聯政府卻並不喜歡招搖,而寧願不聲不響地做些實際工作」。
莫洛托夫提都沒有提到里賓特洛甫所說的他要在週末到莫斯科來的那項迫切的具體的建議,而舒倫堡則也許因為談話的結果有點出乎他意料之外,也沒有多提這件事。
第二天,里賓特洛甫在接到大使的報告以後,就催起這件事來了。十分明顯,希特勒現在是不顧一切了。八月十八日晚間,從他在上薩爾斯堡的夏令總部又給舒倫堡發出了一封由里賓特洛甫署名的「特急」電報。這封電報是在八月十九日清晨五點四十五分到達莫斯科德國大使館的,它指示大使「立即安排再次晉見莫洛托夫先生,並且盡可能爭取馬上同他會談」。再也沒有時間可以坐失了。「我要求你,」里賓特洛甫在電報裡說,「告訴莫洛托夫以下的話」:
「——我們在正常情況下,當然也願意通過外交途徑來設法調整德俄關係,並且以通常的方式予以實現。但是目前的不同尋常的形勢,按照元首的意見,己使我們有必要採取不同的方法以取得迅速的結果。
德波關係一天比一天尖銳。我們必須估計到不論哪一天都可能發生會使公開衝突無法避免的事件——元首認為,我們必須不致在正當努力澄清德俄關係的時候,對德波衝突的突然爆發缺乏心理準備。他因此認為,必須在事先就加以澄清。僅僅為了在發生這樣一種衝突的時候能考慮到俄國的利益就有此必要,如果不加以澄清的話,是很難做到這一點的。」
德國大使還要說,莫洛托夫所提到的談判的「第一步」即締結貿易協定已經在當天(八月十八日)在柏林完成了,現在是「著手」第二步的時候了。為此,德國外交部長建議自己「立即動身來莫斯科」。他來的時候「將由元首授以全權,來全面地而且最後地解決全部問題」。里賓特洛甫補充說,到了莫斯科以後,他將能夠「考慮俄國人的願望」。
什麼願望?德國人現在已不再兜圈子了。
「我也將能夠(里賓特洛甫接著說)簽訂一項特別認定書,明確規定締約雙方在這個或那個外交政策問題上的利益;例如在波羅的海地區劃定勢力範圍的問題。然而,這種解決只有口頭討論才辦得到。」
這一次,大使絕不能從俄國人嘴裡得到一個「不」字。
「請你強調(里賓特洛甫最後說),德國的外交政策在今天達到了一個歷史性的轉捩點——請你一定要求對方迅速同意我訪問莫斯科,並且有力地反對俄國人任何相反的意見。在這一點上,你必須牢牢記住這樣一個決定性的事實,即公開的德波衝突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