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編 走向戰爭的道路 第十三章 捷克斯洛伐克再也不存在了

慕尼黑協定簽字還不到十天,甚至蘇台德區的和平佔領還沒有完成,阿道夫‧希特勒就給最高統帥部長官凱特爾將軍發出了一份絕密急電。

「一、在目前形勢下,要擊破波希米亞和摩拉維亞捷克人的全部抵抗力量需要多少增援部隊?

二、集結或者調動新部隊需要多少時間?

三、上述措施如果在實行原定的復員、撤兵計畫之後執行的話,需要多少時間?

四、要達到十月一日那樣的待命狀態需要多少時間?」

凱特爾在十月十一日給元首回了一個電報,作了詳盡的答覆。不需要很長的時間,也不需要太多的增援部隊,在蘇台德區已經有二十四個師,其中包括三個裝甲師和四個摩托化師。凱特爾說,「統帥部認為,鑒於目前捷克抵抗力量微弱,有可能無需增援即能開始行動」。

在得到這樣的保證以後十天,希特勒就把他的想法通知他的軍事負責人。

「絕密

柏林,一九三八年十月二十一日

武裝部隊未來的任務以及為執行此項任務所需進行的戰爭準備工作,我將在以後的命令中予以規定。

在該項命令下達以前,武裝部隊必須隨時準備:

一、確保德國邊界的安全。

二、請算捷克斯洛伐克的殘存部分。

三、佔領默默爾區。」

默默爾是波羅的海沿岸一個大約有四萬人口的港口,是德國人在凡爾賽條約以後割讓給立陶宛的。既然立陶宛比奧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還要小、還要弱,奪取這一城市對德國軍隊來說實在算不了一回事,而希特勒在這個命令中也只是說,它應予「歸併」。至於捷克斯洛伐克:

「必須在任何時候都能夠掃蕩殘存的捷克斯洛伐克,如果它採取敵視德國的政策的話。

武裝部隊為應付上述事變所需進行的準備工作,規模要比『綠色方案』小得多;不過,因為這一次沒有事先計畫好的動員措施,他們必須保證處於高度的準備狀態,受命執行這一任務的部隊的編制、戰鬥序列與準備狀態,在平時即應接進行突然襲擊的需要予以安排,俾使捷克斯洛伐克沒有任何可能進行有組織的抵抗,目標是迅速佔領波希米亞和摩拉維亞,並且切斷斯洛伐克。」

當然,斯洛伐克是可以用政治手段來切斷的,這樣就可以不必動用德國軍隊。德國外交部正是為了這個目的而在努力工作。十月份頭幾天,里賓特洛甫和他的助手們就不斷催促匈牙利人要求在斯洛伐克分一杯羹。但是當匈牙利(其實它並不需要德國人來吊它的胃口)說到要乾脆拿下斯洛伐克的時候,威廉街就拿出它自己的主意來了。它對這塊地方的前途還有別的打算。布拉格政府在慕尼黑會議以後已立即給了斯洛伐克以範圍極廣的自治,德國外交部建議暫時「容忍」這種處理,至於將來,那麼德國外交部政治司司長恩斯特‧瓦爾曼在十月七日的備忘錄中把德國的想法概括地說明了。他寫道:「一個獨立的斯洛伐克先天就是軟弱的,因此最有利於德國向東方滲入與殖民。」

這對第三帝國說來又是一個轉捩點。這是希特勒第一次想動手征服非日耳曼人居住的地區。在過去六個星期之內,他一直在私下或者公開向張伯倫擔保蘇台德區是他在歐洲最後的領土要求。儘管英國首相在相信希特勒的話這方面容易受騙到幾乎難以置信的程度,但是他確有一些根據可以認為這位德國獨裁者在吸收了原來住在德國境外而現在住在德國境內的日耳曼人以後是會甘休的。元首不是一再說過他在第三帝國之內不要一個捷克人嗎?他不是在《我的奮鬥》和無數次公開演說裡面一再重申德國要強大就得在種族上保持純粹,因而絕不能要外國人特別是斯拉夫人的那種納粹理論嗎?這些都是他說過的。但是也許倫敦忘掉了,他也曾在《我的奮鬥》中多次以狂妄的口氣宣揚德國的前途在於在東方征服生存空間。一千多年以來,這塊空間一直是斯拉夫人占著的。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