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編 走向戰爭的道路 凡爾賽和約的破壞

與此同時,希特勒一個勁兒地在推行他的加強武裝部隊和為他們購買軍火的計畫。陸軍奉命在一九三四年十月一日以前把它的兵力增加兩倍,從十萬人增加到三十萬人。同年四月,參謀總長路德維希‧貝克將軍獲悉,到明年四月一日元首將公開下令徵兵和公然否認凡爾賽和約的軍事限制。在那時以前,必須保持極端的秘密,戈培爾得到告誡,絕不能讓「參謀本部」的字樣在報上露眼,因為凡爾賽和約禁止有這個組織。在一九三二年以後,德國陸軍的軍官名單每年都不再公佈了,以免由於軍官名單人數眾多而把擴軍秘密洩漏給外國情報組織。德國國防會議工作委員會主席凱特爾將軍早在一九三三年五月二十二日就告誡他的助手們說:「不得失落任何文件,因為不然敵人就將加以利用來進行宣傳。口頭傳達的事情是無法證實的;是可以賴掉的。」

海軍也得到警告,要守口如瓶。一九三四年六月,雷德爾跟希特勒有過一次長時間的交談,作了如下筆記:

「元首的訓令:不能提到排水量二萬五千噸到二萬六千噸的軍艦,只能提到改進的一萬噸的軍艦——元首要求對建造潛水艇一事絕對保守秘密。」

因為海軍已在開始建造兩艘二萬六千噸的巡洋戰艦(超過凡爾賽和約規定的限度一萬六千噸),這兩艘戰艦後來命名為夏恩霍爾斯特號和格奈斯瑙號。凡爾賽和約所禁止建造的潛水艇,也已於共和國時期在芬蘭、荷蘭和西班牙偷偷地建造,最近雷德爾已在基爾儲存了十二艘潛水艇的骨架和部件。當他在一九三四年十一月見到希特勒的時候,他請求准許海軍在「一九三五年第一季度的嚴重關頭」(顯然他也知道希特勒打算在那個時候做些什麼)以前把其中六艘裝配出來,但是元首隻是回答說「到情況要求開始裝配時,他會告訴我的」。

在這次會見中,雷德爾還指出,新的造船計畫需要的錢超過他現有的經費,更不必說把海軍人員增加兩倍了,但是希特勒告訴他不必擔心,「在萬一需要的時候,他會使萊伊博士從勞工陣線撥出一.二億到一.五億馬克供海軍使用,因為這筆錢仍將對工人有好處。」這樣,德國工人交的會費被用來充作海軍擴軍計畫的經費了。

戈林在這頭兩年中也在忙著建立空軍。作為名義上是民航的航空部長,他命令製造商們搞軍用飛機的設計。對軍用飛機駕駛員的訓練,在航空體育協會的方便偽裝下立即開始進行了。

凡是在那個時期到魯爾和萊茵區工業區參觀的人,看到軍火工廠,特別是四分之三世紀以來德國主要槍炮製造商克魯伯的軍火工廠和伊‧格‧法本這家大化學托拉斯的軍火工廠的緊張活動,可能會覺得觸目驚心。雖然協約國禁止克魯伯在一九一九年以後繼續從事軍火業,但是他的公司實際上並沒有閒著,正如克魯伯在一九四二年德國佔領了大部分歐洲的時候誇口的,「軍備的基本原則和坦克上炮塔的設計,在一九二六年就已經搞出來了——關於在一九三九—一九四一年使用的槍炮,最重要的那些種類在一九三三年就已經完全齊備了」。法本托拉斯的科學家們曾在第一次大戰初期英國的封鎖切斷了智利對德國的正常的硝石供應後,發明了利用空氣製造人造硝酸的方法,使德國避免很早垮臺。現在在希特勒統治下,這個托拉斯著手使德國在現代戰爭不可缺少的兩種物資方面能夠自給自足。這兩種物資就是汽油和橡膠,過去一直是必須依賴進口的。從煤裡提煉人造汽油的問題,這個公司的科學家在二十年代中期就已經實際解決了。在一九三三年以後,納粹政府命令伊‧格‧法本公司把人造汽油的產量到一九三七年提高到每年三十萬噸。到這時,該公司也發現了如何從煤和德國有充分蘊藏的其它物產中提煉人造橡膠的方法,並且在施科包設立了四個工廠中的第一個,大規模生產人造橡膠。到一九三四年年初,國防會議工作委員會批准了動員約二十四萬個工廠來供應戰爭訂貨的計畫。到了那一年年底,重整軍備的一切方面規模都已異常龐大,顯然再也無法瞞住凡爾賽和約的那些疑懼不安的國家了。

以大不列顛為首的這些國家,一直在想承認德國重整軍備這一既成事實,這一事實遠不如希特勒所想像的那樣秘密。它們願意讓德國獲得軍備上的完全平等地位,以換取德國參加歐洲的全面解決辦法。這種解決辦法包括訂立一個東方洛迎諾公約,使東方國家,特別是俄國、波蘭和捷克斯洛伐克能獲得像西方國家在洛迦諾公約中所享受到的同樣的安全,而且,不用說,也使德國獲得同樣的安全保證。當時的英國外交大臣約翰‧西蒙爵士絲毫不能瞭解阿道夫‧希特勒的思想,真可以說是尼維爾‧張伯倫的前驅,他在一九三四年五月竟提出了給予德國軍備平等的建議。法國斷然反對這種主意。

但是,在一九三五年二月初,英國和法國政府聯合一起又提出了包括軍備平等和訂立東方洛跡諾公約的全面解決辦法的建議。上個月,在一月十三日,薩爾居民以四十七.七萬票對四.八萬票的壓倒多數同意把他們的這塊煤產豐富的小地方重新歸於德國,希特勒則趁此機會公開宣稱,德國再沒有對法國的領土要求了,意思是說,德國已放棄對阿爾薩斯和洛林的要求。在薩爾和平地重歸德國和希特勒的話所引起的樂觀和善意的氣氛中,英法建議乃於一九三五年二月初正式向希特勒提出。

希特勒在二月十四日所作的答覆是有點含糊其詞的,而從他的觀點來看,這是可以理解的。這個計畫能使德國公開而毫無拘束地重新武裝,因此,希特勒是表示歡迎的。但是,他對德國是否願意簽訂東方洛迦諾公約這一點卻採取規避態度,簽訂東方洛迦諾公約將使他束住手腳。不能染指他一向宣傳的德國生存空間所在的主要地區。也許可以使英國在這個問題上跟法國分離?法國由於跟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和羅馬尼亞分別訂立了互助協定,所以對東方的安全較為關切。希特勒一定是這樣想的,因為在他的謹慎的答覆中,他建議在舉行總的會談之前先舉行雙邊談判,並邀請英國到德國來舉行初步談判。約翰‧西蒙爵士欣然同意,於是商定三月六日在柏林舉行會談。在這天以前兩天,英國白皮書的公佈引起了威廉街方面的裝模作樣的大怒。實際上,柏林的大多數外國觀察家覺得,這份白皮書是對德國秘密重整軍備的清醒估計,德國加速重整軍備,促使英國也適當地增加了它自己的軍事力量。但是,據說希特勒對此怒不可遏。牛賴特在西蒙前來柏林前夕通知他說,元首患「感冒」,會談只得延期。

不論希特勒有沒有感冒,他突然有了新主意是沒有問題的。如果他把這個新主意變成大膽的行動,有西蒙和艾登在近旁是令人尷尬的。他認為,他已找到一個藉口,可以給凡爾賽和約的限制一個致命的打擊。法國政府前不久才提出了一個把軍役期限從十八個月延長到兩年的法案,這是因為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出生的壯丁人數不足之故。三月十日,希特勒發出了一個試探氣球來探測協約國的決心。好行方便的瓦德‧普賴斯被召了來,讓他對戈林進行了一次訪問。戈林將全世界都知道的事情——德國有了一支空軍——正式地告訴了他。希特勒滿懷信心地等待著倫敦對這種片面廢棄凡爾賽和約做法的反應。結果正如他的所料。約翰‧西蒙爵士告訴下院說,他仍然指望到柏林去。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