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希特勒的全盛時期

一九三九年,德軍征服了波蘭,一九四○年,接著蹂躪了整個西歐。這在軍事史上有著重大的意義,對於高速度機械化戰爭的理論來說,確是一個非常明顯的例證。這種理論發源於英國,但是將其付諸實行的卻是德國人,而且主要的功勞應該歸於古德里安將軍,即這位德國裝甲坦克部隊的創建人。儘管德軍的高級將領對於新技術曾抱著某種懷疑審慎的態度,並且為其發展所提供的資金也有較多限制,未能滿足新技術支持者所提出的要求,但是,新技術發展的結果,仍然使人感到吃驚。這種新技術不僅使戰爭產生了革命性的變化,而且改變了世界歷史的整個進程。這是因為,希特勒的勝利對於西歐的形勢及其前途的影響,即使在他完全失敗以後,也是無法消除的。此外,由於英國在打敗希特勒的事業中付出了巨大的力量,其結果便使世界權力中心開始轉移到了西半球。俄國對於歐洲大陸的控制,則是另外一個危險的結果,同樣具有時代的意義。

這次戰爭的結果,出現了兩個革命:一個是作戰方法的改變;一個是世界權力中心的轉移。在各次戰役當中,也出現了使用間接路線戰略的一些極有價值的例證。只要對西線的各次戰役進行一番分析,便可明顯地看出,如果不採取新的作戰方法,那麼新型的機械化部隊未必能夠取得勝利。然而,效果總是相輔相成的。機械化部隊的快速性和靈活性,正好又使間接路線具有了更大的威力。

說來很是不幸,波蘭恰好就是顯示上述作用的一個理想地點。它同德國之間有著二千公里的邊界線,而在德國佔領捷克斯洛伐克以後,又新增加了八百公里。這樣一來,波蘭的南面冀側,也和面對東普魯士的北面翼側一樣,完全處於暴露的地位。於是,波蘭的整個西部地區就構成了一個巨大的突出部,三面都被德國領土所包圍。

對於波蘭來說,由於軍隊部署得不夠正確,把大部分力量都擺在突出部的前沿部位,因而更加增添了它的危險性。其所以如此,一方面是他們具有一種天然的願望,想要掩護自己最主要的工業區,即維斯瓦河以西的地區;另一方面,則是出於民族驕傲的心理,而且對自己的軍事力量過於自信。

波蘭陸軍在和平時期的兵力,同法軍一樣多,比德軍略為少一點。它擁有三十個步兵師和十二個騎兵旅。可是,國家的工業資源不足,不能讓它的人力充分加以使用,甚至不能給它的現役部隊提供足夠的武器裝備。待到動員時候,他們的師數只能增加三分之一,而在德國方面,除了坦克師和摩托化師以外,其他的師數可以增加一倍以上。而且,波蘭幾乎完全沒有像坦克這類現代化鬥爭兵器,所以,德國在擴大裝甲部隊方面的弱點是不起多大作用的。

波蘭平原的地形平坦,便於敵人的機械化部隊進行活動,因而形勢就更加複雜化了。不過,總的說來還是沒有法國那樣便利,因為波蘭缺乏良好的道路,缺少沙質土壤,而在某些地區還有很多的沼澤和森林。然而,德國人所選擇的入侵時間,正好可以使上述弱點的危害減到最小程度。

鑒於波蘭已經處在德國的三麵包圍之中,德國人很自然地採取了一種物理性質的間接路線戰略。由於他們使用這種方法,間接路線的效果顯得更加增大。

在北面,侵入軍的主力為波克集團軍群,其編成內有兩個集團軍,即庫赫勒的第三集團軍和克魯格的第四集團軍。前者從東普魯士向南進攻;後者則越過波蘭走廊向東推進,前去與庫赫勒集團軍匯合,對波軍北方集團的右翼進行合圍。

在南面實施進攻的是隆德斯特集團軍群,它擔負著比較重要的任務。它的實力,在步兵數量上要比北方集團軍群幾乎多一倍,而坦克則多一倍以上。這個集團軍群的編成為三個集團軍:布拉斯柯維茨的第八集團軍,萊希瑙的第十集團軍和李斯特的第十四集團軍。布拉斯柯維茨集團軍為該集團軍群的左翼,其任務是向羅茲這個大工業中心挺進,參與合圍波茲南突出部的波軍,同時對萊希瑙集團軍的翼側進行掩護。李斯特集團軍充當集團軍群的右翼,其任務是向克拉科夫實施進攻,在喀爾巴阡山區迂迴波軍的翼側,同時派出一個坦克軍穿過山地內的隘路。萊希瑙集團軍處於中央位置,負責實施決定性的突擊,因此,該集團軍獲得了大量坦克的加強。

一九三九年九月一日,德軍開始入侵波蘭。九月三日,當英法兩國根據它們對波蘭所作的保證而宣佈參戰時,克魯格已經切斷了波蘭走廊,到達了維斯瓦河的下游。與此同時,庫赫勒已從東普魯士開出,繼續向前逼進,抵近了那累夫河。而意義更加重大的是.萊希瑙集團軍的裝甲部隊已經到達了瓦爾塔河,並且強渡過去了。當時,李斯特集團軍則從兩個方間進攻克拉科夫。九月四日,萊希瑙的先頭部隊已經渡過皮利察河,進到了距離國境線五十公里的地方。兩天以後,他的左翼即遠遠地越過了托馬舒夫,而右翼則進到凱爾采。

德國陸軍總司令勃勞希契曾經下達命令,要求繼續往東進攻,直逼維斯瓦河,並且渡河東進。可是,隆德斯特和他的參謀長曼斯坦,卻主動地修改了他的計畫。他們作了正確的判斷,認為波軍的主力仍然留在維斯瓦河以西,所以應該在那裡設置陷阱,捕捉波軍。他們的估計一點不錯。於是,萊希瑙奉命以其左翼兵力向北折轉,用一個坦克軍作先導,向羅茲地區挺進,插到一個巨大波軍集團的後方,而後,在羅茲與華沙之間的地段上,沿著布祖臘河搶佔有利地形。德軍這個突然轉向北進的機動,沒有遭遇波軍多大的抵抗,因為事出預料之外,以致大批波軍部隊被隔斷,無法通過維斯瓦河。

德軍由於沿著抵抗力最弱的方向實施深遠的戰略突破,取得了優勢,隨後則因轉入戰術防禦,又加強了這個優勢。此後,他們為了鞏固勝利,只須堅守已經奪得的地盤就可以了。他們不斷地擊退了波軍部隊匆匆組織起來的反突擊。這些波軍部隊是剛剛從戰線上下來的,已與自己的基地失去聯繫,因而補給日益短缺,而且其側翼和後方還有布拉斯柯維茨和克魯格兩個集團軍在追擊,以致面臨的壓力日益嚴重。儘管波蘭人戰鬥得非常頑強和英勇,但給德國人留下的深刻印象是,終於突圍出去與華沙守備部隊會師的,畢竟只有很少的一部分人。

九月十日,波軍總司令斯米格萊‧里茲元帥給所有殘存部隊下達命令,要求他們往波蘭的東南部實施總退卻。他指望在一個比較狹小的地段上組織防禦,以便進行長期抵抗。但是,他的打算是否正確,並未能獲得證實,因為德軍從維斯瓦河向西壓縮的包圍圈已經愈來愈緊了,而在此同時,一部分德軍已在某些地段渡過了維斯瓦河,正向河東地區深入,進行著更大規模的合圍機動,把波軍在桑河與布格河之間可能建立的防禦陣地的翼側也包圍起來了。

德國人採取一條很明顯的間接路線,即直接抵達和迂迴到了布格河。這是波蘭最遠的、也是最東邊的地界。入侵開始時,古德里安的坦克軍擔任克魯格第四集團軍的先頭部隊,穿越波蘭走廊以後,該軍沿西北方向實施進攻,進入到了德國自己的東普魯士省。以後,這個軍迅速穿過德國的領土,前出到了最左邊上,也即是庫赫勒第三集團軍的東面側翼上。這個集團軍當時是向南進攻的。九月九日,古德里安坦克軍渡過了那累夫河,一直向南挺進。到十四日時,該軍已經前進一百六十公里,進入布列斯特—利托夫斯克地區,抵達了布格河岸,也就是說,到達了波蘭這個突出部的底邊。此後,他的部隊繼續向南挺進,再走六十五公里,到達了符沃達城,在那裡同南面攻來的克萊斯特坦克軍會師,共同封死了整個合圍圈的口子。這樣一著的結果是,早在俄軍於九月十七日跨進波蘭東部國界以前,波軍部隊已經被擊毀了。

波蘭的軍事行動結束以後,過了九個月,德軍又在西線獲得了輝煌的勝利。這次取勝的特點是,純軍事上的間接路線雖然不太明顯,而心理方面的間接路線卻比較突出。它的原則是力圖破壞敵人的穩定性。以這個思想作為基礎,預先採取欺騙性的措施,用以誘惑敵人,力求在作戰的方向、時間和方法上達到突然性,這樣沿著抵抗力最弱的路線最迅速地擴張戰果,並儘量往縱深發展。

早在一九三九年十月初,剛剛征服波蘭以後,希特勒即發出了關於在西線準備進攻的第一批指令。他在這些指令中強調說明,如果英法兩國都不同意結束戰爭,那他就要盡可能提前採取行動,因為長期延宕下去會使敵人的軍事實力不斷增長,並有可能使一些中立國家也倒向同盟國方面。按照希特勒的看法,不論從哪個方面來說,時間對於德國總是不利。因此,他曾表示擔心,如果採納他那些軍事顧問的意見,繼續等待下去,那麼,同盟國方面軍事力量的增長,有可能超過德國;而這樣,就將要打一場長期的消耗戰,會把德國現有數量有限的資源消耗乾淨。同時,德國還有可能在背後受到俄國的致命打擊,因為希特勒已經感覺到,儘管他同史達林締結了條約,但史達林的中立保證是不會太長久的,一旦他認為有利於自己的時機已經成熟,那他馬上就會動手。這種恐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