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一九一八年的戰略

對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最後一年軍事行動的任何性質的研究,都必須緊密結合前幾年的海戰情況來進行。這次戰爭一直延續了好幾年,海軍的封鎖對於整個戰爭的形勢產生了愈來愈大的影響。事實上,如果有人追問歷史學家,究竟是哪一天對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結局有著決定性的意義,那麼,他很可能選擇一九一四年八月二日這一天。當時,英國還沒有宣佈參戰。那天淩晨一點二十五分,英國海軍部長邱吉爾向海軍下達了動員令。英國海軍在這次戰爭中並沒有再一次贏得特拉法加爾式的勝利,但是它對於聯軍取得勝利所起的作用,卻比其他任何因素都要巨大。海軍艦隊是進行封鎖的工具,但只有等到戰爭煙消雲散以後,人們才清楚地看到,海上封鎖在戰爭中起了突出的作用。如果更準確一點,那就應該說,它是戰爭中的一個決定性因素。這種封鎖的效果,類似於美國監獄裡對付不順服的囚犯所使用的那種拘束衣。這種拘束衣是逐漸地發揮懲戒作用的。犯人穿上它以後,開始活動受到拘束,而後便會感到呼吸困難;穿著它的時間愈久,則進行反抗的力量也就愈弱,甚至最後完全吃不消。

孤立無援的地位,必然引起毫無希望的後果。歷史告訴我們,決定戰爭勝負的因素,並不是部隊士兵的損失,而是希望的喪失。沒有一個史學家會把下列事實估計太低:德國人民完全處於半饑餓狀態,是使德國「國內戰線」發生總崩潰的直接原因。現在,姑且不談革命對於軍事失敗產生了多大影響這個問題,只是明確指出,在探討任何軍事形勢的時候,都必須注意到封鎖這個因素,因為它是一個捉摸不定而又牽涉到各個方面的因素。

迫使德國在一九一五年二月發起第一次潛艇戰役的原因,如果不說是海上封鎖的直接影響,出應該看成是它的潛在威脅。這一點是無可辯駁的事實。由於德國人發起了潛艇戰,英國便獲得了一個有利的藉口,解除了「倫敦宣言」的束縛,更加緊縮了它的封鎖圈,並且公開宣稱,英國軍艦將攔截和檢查所有一切有向德國運送貨物嫌疑的船隻。當德國人用魚雷把「露西丹尼亞」號炸沉以後,美利堅合眾國也有了一個宣佈參戰的重要藉口。此外,這個事件的發生,也使美英兩國之間由於英國執行封鎖政策而引起的摩擦得到了緩和。

兩年以後,德國即因為遭到封鎖而在經濟上出現了非常嚴重的危機。這就迫使德國軍界首腦們丟開一切顧忌,重新採取了「無限制」的潛艇戰。英國軍民必須依靠海運進行補給,而就軍事實力來說,這是它的致命弱點。潛艇戰曾在較短的時間內取得巨大效果。於是就有人作出結論,認為這種大戰略計畫中的間接路線,將會給國家帶來很嚴重的後果。當然,這個結論並不能應用於每一個國家,但是對英國說來,它卻是差不多完全合適的。試以船舶的損失為例。二月,英國船舶的損失為五十萬噸,到了四月,即增加到八十七萬五千噸。儘管英國採取了反措施,使船舶損失的數字逐漸減少,但這時英國的國記憶體糧,卻只夠全國人民六個星期的供應了。

德國首腦們對於經濟崩潰的危險是很耽心的,因而指望在經濟方面求得一個妥善的解決辦法。正是這種恐懼心理促使他們發動了潛艇戰爭。他們完全意識到,這樣做將有可能促使美國參戰,但是仍然下決心冒險一試。一九一七年四月六日,這個危險終於變成了事實。儘管美國為動員軍事力量花費了相當長的時間,而且這一點也是德國人早就預料到了的,但是美國一旦參戰,在加緊從海上封鎖德國方面很快就產生了效果。作為交戰的一方,美國很堅定地利用了經濟手段來充當武器。它不大顧及中立國家的權利,其所作所為,要比早先英國採取的手段強硬得多。儘管一些中立國家構成了某些障礙,但是封鎖並未因而削弱。於是,美國把對於德國的封鎖變成了一個圈套。它把這個圈套越拉越緊,使德國逐漸遭到削弱。其所以如此,是因為軍事實力完全依賴於經濟基礎。很遺憾,這個真理竟常常被人們忽視了。

關於封鎖,可以看成是大戰略範疇內的一種間接路線行動。對於它,幾乎找不到有效的抵抗方法,也不必耽心將要產生什麼危險的後果,當然,封鎖的效果是會來得遲緩一些。但是實行封鎖的時間愈長,則其效果也就愈大。到了一九一七年底,中歐國家就更加感覺到這個影響的嚴重性了。正是經濟上的壓力刺激和迫使德國人在一九一八年再次發起了大規模的進攻,而且正是進攻的失敗使他們招致了自我戕害的惡果。德國人既然不願意及時求和,那就沒有選擇的餘地,或者是不顧一切地進行冒險,發起進攻,或者是坐以待斃,慢慢地耗盡力量,但最終都是必不可免地走向失敗。

在一九一四年的馬恩河會戰之後,德國人如果立即在西線轉入防禦,或者稍晚一點很快轉入防禦,同時卻在東線開始進攻,那麼,戰爭的結局也許可能完全不同。這是因為,一方面,他們這樣作毫無疑問會實現征服中歐的夢想;另一方面,只要美國處於衝突之外,那他們所遭到的封鎖就始終都會是不充分不全面的,那個封鎖圈也始終是會拉不緊的。如果真是這樣,德國即可以控制住整個中歐地區,迫使俄國退出戰爭,甚至於使俄國在經濟上也從屬於德國。那時,英國、法國和義大利就很難指望從德國人手裡奪回他們的兩張王牌,即迫使德國放棄比利時和法蘭西的北部地區,而且德國人也將毫無疑問地要保住他們在東線所搶到的一切東西。德國兼併別國領土而擴大了面積以後,其經濟潛力和資源也一定會隨之增加,因此,它本來可以放棄在軍事上再去征服西方聯軍的願望。事實上,放棄那種任何好處也不能帶來的目標,那正是符合大戰略精神的行動,而頑固地追逐著這樣一種目標,則是最大的愚蠢。

然而,到了一九一八年,這樣的機會早就喪失了。德國在經濟上已經遭到很大的削弱,而封鎖它的包圍圈又越來越緊,即使它還能不斷地攫取佔領地的資源,從羅馬尼亞和烏克蘭運回物資,但它的經濟情況卻在不斷惡化。

在上述條件之下,德國人決定發動最後一次進攻,其目的仍是想要取得一次軍事勝利。他們從德俄前線抽回了一些部隊,因而在兵力數量上達到了一定的優勢。但與聯軍發動進攻時所擁有的兵力作比較,他們的優勢則是很有限的,一九一七年三月,法英比聯軍集中了一百七十八個師,用以對付德軍的一百二十九個師。而在一九一八年三月,德軍用以進攻的雖有一百九十二個師,但當面的聯軍卻是一百七十三個師。其中,有九個美軍師。美軍師實際上是四個半,因為它的編制要比歐洲師大一倍,所以按比例摺合為九個師。以後,德軍繼續從東方抽調回來的師,大概只是幾個而已。但是,美軍陸續調來歐洲的兵力,開始有如一條小小的溪水,以後迫於緊急情況的壓力,也就變成了急速的巨流。德軍在其總兵力中留下的預備隊為八十五個師,而且都是鼎鼎有名的「突擊師」;聯軍方面作為預備隊用的,只有六十二個師,而且還是分散指揮的。聯軍本來有一個計畫,把三十個師的兵力集中起來,作為總預備隊,由凡爾賽軍事執行委員會統一指揮。但是這個計畫後來被破壞了。英國將軍海格聲稱,他不能把自己的十七個師交給執行委員會。而在嚴重考驗時刻到來之時,法英兩軍司令官之間關於相互支援的協定也未能兌現。迫在眉睫的危險促使聯軍方面必須採取新的措施。由於海格的主動支持,福煦才又擔負起協調聯軍作戰的職責,以後便被任命為聯軍的總司令。

同以前進行的任何一次戰役比較起來,德軍這一次的作戰計畫有兩個突出的特點:一是力求達到戰術上的突然性,二是其目的更為廣泛。如果對德軍統帥部及其參謀人員表示尊敬,那就應該指出,他們深深知道,雖有優勢兵力也難抵消進攻方面由於完全暴露而帶來的各種不利因素。他們也知道,只有巧妙地運用各種不同的欺詐手段,設法迷惑敵人,才有可能真正達到突然襲擊的目的,只有使用突然性這把萬能的鑰匙,才能打開長期以來僵持對壘著的陣地防禦的大門。

德軍在這次進攻的計畫中,曾把主要的注意力放在短暫而激烈的炮火準備上面。炮火準備使用的是化學炮彈,即毒氣彈。當時,魯登道夫還沒有看到坦克的重大作用,因而並沒有在戰役中使用它。步兵則接受了新的滲透戰術的訓練。這種戰術的實質,就是要使先頭部隊查清並摸熟敵人防禦中的薄弱地點,設法穿插進去。預備隊的任務當時還只限於發展勝利,而沒有規定它要在萬一失敗時去恢復原來態勢。預期實施進攻的各個師,是以夜行軍的方法接近戰場的;大部分炮兵都隱蔽地集結在前沿附近,而且不進行試射使突然開火。此外,在整個戰線的其他若干地段,也進行了似乎是發起進攻的炮兵射擊。這一方面是為了迷惑敵人,使其對主攻方向判斷不清,另一方面也能促使這些地段的部隊保持戰鬥準備。

然而這並不是全部情況。鑒於同盟者發動的多次進攻戰役都遭到失敗,魯登道夫接受了經驗教訓,得出一個結論:應該首先解決戰術任務,而後才考慮如何達成純粹的戰略性目的。如果戰術上的勝利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