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東南歐戰場(地中海戰場)義大利方向

一九一七年秋天,義大利變成了德軍統帥部作戰行動的舞臺和目標。在這裡,也是由於邊界的形勢,使得德軍在地理和物理方面都有利於採取間接路線,而他們的敵人是沒有這種便利的。同時,義大利人也從來沒有想到可以使用心理上的間接路線。

義大利的威尼斯省,是一個邊界省份,正好向著奧國領土中突進了一大塊。它的北面是奧屬的提羅爾和特蘭提諾—阿爾托—阿迪傑省(現屬義大利),南面瀕臨亞得里亞海。海岸邊上是一個面積不大的低緩平原。省界在伊松察河以東地區,緊接著便是以尤里阿爾卑斯山和卡爾尼阿爾卑斯山為界,繞著一個大型弧線,先向西北,後轉西南,一直延伸到加爾達湖為止。由於北面是如此寬廣的大山地,而且沒有一個稱得上重要的軍事目標,所以義大利人認為,在這個方向不可能實施進攻。正因為在北面方向上進攻能力的發揮受到限制,義大利人不得不選擇更東面一些的方向,並企圖以直接進攻的方式攻入奧國。這樣,奧國人便得以從提羅爾實施突然襲擊,攻擊義大利的後方,經常地給他們造成嚴重的威脅。但是,義大利在當時沒有其他的出路,只好採取這樣一條路線。

在連續兩年半期間,義大利一直頑強地採取著這唯一的一條路線。它先後進行了十一次伊松察戰鬥,結果都是徒勞無益的。意軍毫無進展,幾乎停留在自己的出發地區,傷亡總數達到了一百一十萬人,而奧軍的損失總共不過六十五萬。在此期間,奧軍只發動過一次進攻。那是在一九一六年,為了擊敗義大利,奧軍參謀長康拉德勉強地爭到了法爾根漢的支持,曾從特蘭托直指南方進行了一次突擊。這是指向意軍後方的一次進攻。當時,意軍正在伊松察河地區進行著艱苦的戰鬥。但是法爾根漢並不相信這個計畫,更不贊成康拉德的「決定性打擊」觀念,因為他關心的只是德軍面臨的危險,堅持著他那個凡爾登消耗戰的理想。法爾根漢甚至拒絕了康拉德借兵九個師的最低要求。康拉德原想借用九個師去替換在東線作戰的奧軍部隊。既然得不到德軍的援助,康拉德便在一氣之下作了決定,要單憑自己的力量來實行這個計畫。他從東線抽出了一部分奧軍精兵,結果便使那裡的防務受到削弱。這樣一來,一方面使布魯西洛夫的俄軍得以在以後進攻時長驅直入,另一方面,康拉德還是湊不起足夠數量的兵力來完成擊敗意軍的計畫。

雖然如此,奧軍的進攻卻差不多就要獲得成功。儘管奧軍統帥部並沒有故意去選擇一個不大引人注意的方向來實施進攻,但他們的進攻還是在一定程度上產生了出敵意外的效果,因為意軍統帥部絕對不相信康拉德還會有兵力兵器用來組織大規模的進攻。這次進攻的規模是比較大的,但又沒有達到足夠強大的程度。在進攻開始的最初幾天,發展的速度很高。雖然康拉德能夠迅速地從伊松察河地區調來預備兵力,並且也來得及撤運輜重和重炮,但這畢竟是兩軍的競賽,他當時只不過爭得了一個獲勝的均等機會。實施進攻的奧軍,差不多突進到了平原地區,但是由於預備隊不足,後來的進攻速度就不得不減慢下來。在此同時,布魯西洛夫的俄軍已在東線發起了進攻,於是這次進攻也就完全停止了。

十七個月以後,奧地利境內的形勢日益嚴重,於是魯登道夫想起要對義大利進行一次聯合突擊。這次突擊的前途顯然是不會很樂觀的。魯登道夫從他的總預備隊中只能抽出六個師的兵力,而他的同盟者則在精神上和物質上都已經達到了枯竭的階段。由於兵力兵器不足,魯登道夫的計畫只能規定一個有限的目標,而且不得不採取一條直接的路線,即直接向伊松察河地區的東北角實施突擊。在那裡,意軍的防線正好朝著阿爾卑斯山方向彎進去了。選擇這個地段作為突擊目標,是考慮到那裡的戰術抵抗力最為薄弱,就這條戰線來說,也是採取著一個新的原則。

按照原定計劃,開始只是在卡波里多(威尼斯西北一百三十公里)地區突破敵人的防線,隨後採用翼側突擊的方法,擊潰伊松察河邊上的意軍。可是後來計畫中所規定的任務卻要大得多,以致沒有相應的兵力來完成。結果,在卡波里多地區的魯登道夫,也和在康佈雷地區的英軍一樣,這年秋天都是在戰略上犯了嚴重錯誤。他們把自己的力量估計過高了,或者說,都不是「根據布料的長短來裁剪衣服」。把魯登道夫和法爾根漢作個比較,可以看出兩人各走一個極端。法爾根漢在做衣服時,總是把布料買少了,把用料估計得太少,因而做了一半便要添布,最後雖然把衣服做成了,但卻是一件拼拼湊湊的百衲衣。

一九一七年十月二十四日,一場準備得相當技巧,而且又是隱蔽地實施的進攻開始了。義大利的兩支軍隊中間,馬上被深深地砍出了一個缺口,插進了一個楔子。一個星期以後,這個楔子的尖端已擠到了塔利門多河邊(伊松察河以西四十公里)。義大利軍隊雖然損失很大,但他們還是把被打亂的部隊在對方不斷突擊之下撤退出來了,因而使德軍的繼續進攻變成了簡單的直接路線行動,只是壓迫意軍向後撤退而已。這樣,意軍被迫向西方方向後撤了三十到四十公里,退到了皮阿韋河沿岸。皮阿韋河是一道牢靠的水障礙,意軍部隊完全可以隱蔽在該河的後面。當時,魯登道夫想以兜圈子的方法把預備隊調到特蘭托地區,可是已經太晚了,由於鐵路網很不發達,他難以實行這樣一個機動。於是,進到特蘭托地區的德軍,在沒有等到援兵的情況下,發起了一個毫無成效的進攻。當然,這樣一個時機已晚的進攻,已經喪失了從後方威脅敵軍的特點,因為意軍的戰線和它的預備隊,此時已經遠遠後退,差不多到了邊緣地區,而且前線和後方的界線也已不好區分了。

當最初的奇襲階段過去以後,德奧方面的進攻就變成了純粹的直接性行動,只是壓迫著意軍逐步後退。他們愈是後退,也就愈加靠近了自己的預備兵力、物資基地、中心地區和聯軍的增援部隊。這樣一來,很自然地要對進攻的結局產生相反的作用。然而,在進攻初期,德軍在兵力兵器如此微弱的情況下仍然取得了勝利。即此一點便可證明,法爾根漢當初不接受康拉德的建議,實在是一個很大的錯誤。如果在一九一六年初轉入進攻,那麼其勝利的前景定然美好得多。

巴爾幹方向

在集中精力探討魯登道夫一九一八年的作戰計畫以前,應該首先觀察一下法軍戰線(即西戰場)和俄軍戰線(即東戰場)以外的戰況,看看他的對方在這以前三年之內曾經採取一些什麼行動,有過一些什麼企圖。

當時,法英兩目的軍事領袖及其司令部,一致堅持著直接路線,對這種路線的威力深信不疑,不僅希望以此突破敵人的塹壕防禦體系,而且更想獲得決定性的勝利。但是,自從一九一四年十月以來,也有許多人對於直接路線的效果抱著深深懷疑的態度。持有這種看法的人,並不完全是政治家,也有軍界人物。在對歷史事件加以考察以後,現在對這個問題已比較容易說清楚了。屬於這類人物的,在法國有加里耶尼,在英國有吉琴納。一九一五年一月七日,吉琴納寫信給弗侖奇說:「德軍在法國境內構築的那些防禦工事,應當看成是不能逾越的障礙,不僅難以用強攻奪得,而且不可能完全加以合圍。因此,對付這些工事的最好辦法,就是實行箝制,而另外選擇別的地點來進行戰役。」

另外,溫斯頓‧邱吉爾也曾經有過下列議論:要把敵人陣營中的所有國家當作一個整體來看待,在現代條件下,距離和機動性的概念已經產生了很大的變化;在任何戰場上給予敵人的打擊,都等於對敵人的戰略性翼側實施傳統性的進攻,將有同樣的意義。當時,也有許多人引用拿破崙的例子,說明應把力量集中在西線,可是實際的例證恰好相反,證明其他地方的作戰行動也是必要的。此外,大家都公認一個事實:在遙遠地區的作戰行動,與英國進行海軍登陸作戰的傳統戰略,是不謀而合的。它本來可以促使英國人充分發揮其海上霸權的軍事威力,但直到當時為止,英國人的海上實力是被某些人所輕視的。一九一五年一月,吉琴納勳爵曾經提出建議,派遣部隊在伊斯肯德倫灣登陸,以便切斷土耳其境內東部交通線的主要線路。根據興登堡和恩費爾‧巴夏在戰後所發表的意見來看,英國如果採取這個行動,有可能使土耳其完全癱瘓;但是,並不能產生更廣泛的影響,而對於整個歐洲的同盟國來說,也不能算是一條有效的間接路線。

路易‧喬治曾堅決主張把英軍的主力轉移到巴爾幹地區,認為在那裡可以從「後門」去打擊敵人。可是,西戰場上的法英兩國指揮官們卻堅信,在法國境內的戰爭很快就將獲得勝利,所以他們強烈反對其他的任何戰略,強調那樣將會面臨運輸上和補給上的困難。按照他們的看法,那樣還會使德國易於調動兵力去應付其他地區受到的威脅。這些意見當然也有某些正確成分,不是全無事實根據的,但是卻把困難過分地誇大了。他們反對加里耶尼提出的巴爾幹計畫,僅用這種理由是不適當的。按照加里耶尼的建議,應該派遣一支足夠強大的兵力在薩洛尼卡登陸,從那裡去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