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羅馬時代的戰爭——漢尼拔、西庇阿和凱撒

對於歐洲歷史有著決定性影響的下一個衝突,是羅馬和迦太基之間的鬥爭。其中最主要的階段,是漢尼拔進行的各次戰爭,或者統稱之為第二次布匿戰爭。這次戰爭可以分為幾個階段或幾個戰局,而每一個階段對於整個戰爭的進程都具有決定性的影響。

第一階段的序幕,是漢尼拔於西元前二百一十八年從西班牙出發,經過阿爾卑斯山向義大利的進軍。而其最終結束點,看來應是第二年春天在特朗西梅諾湖畔所取得的殲滅敵人的勝利。這次勝利以後,漢尼拔如果能下決心立即向羅馬進攻,那麼可以說,羅馬城除了它本身的城牆和守備部隊以外,沒有其他的抵抗力了。

漢尼拔為什麼一開始就選擇這樣一條漫長而艱險的陸上路線,不選擇距離短得多的海上路線?通常的解釋都是認為「羅馬人掌握著制海權」。可是,在他那個時代,航船還是原始化的,它們在海上攔截敵人的能力也是很有限的,所以,用「制海權」的現代定義去套當時的情況,在邏輯上是說不過去的。而且羅馬人在當時究竟有無制海權,也是一個疑問。曾直接記述過特朗西梅諾戰役的波里比阿在一篇著作中就指出過:羅馬元老院對於迦太基人會不會取得「制海權」,曾經感到焦慮。甚至到了戰爭的結束階段,即在羅馬人取得一系列海上勝利以後,他們儘管剝奪了迦太基艦隊在西班牙的所有基地,並且在非洲鞏固了自己的立足點,可是仍然沒有能力預防馬哥(漢尼拔的弟弟)的遠征軍在吉羅西—里費亞實行登陸,也沒有可能阻止漢尼拔返回非洲。因此,漢尼拔之所以要採取間接的陸上進攻路線,更可能的理由是,他要糾集義大利北部的色爾特人起來反對羅馬,認為這樣對他更為有利。

其次,我們必須指出,就是這條陸上的行軍路線,也不是一條直線。正因其如此,他才獲得了頗大的利益。羅馬方面曾經派遣他們的執政官普布里烏斯‧西庇阿(即阿非利加‧西庇阿的父親)到了馬賽,其目的是要阻止漢尼拔渡越羅納河。可是,漢尼拔不僅出其不意地在該河上游渡過了這條難以逾越的大河,而且還繼續向北走了很遠。他選擇了一條穿越伊塞里谷地的更為艱險的路線,而不是經過里費亞附近的直路,因為那條直路是很容易被敵人封鎖的。波里比阿後來寫道:當老西庇阿在三天之後趕到渡河地域時,他「大吃一驚,發現那裡已經沒有一個敵人,而他先前卻曾斷定,認為漢尼拔無論如何也是不敢冒險經由這條道路(即北線道路)進入義大利的」。老西庇阿於是當機立斷,留下部分兵力在現地,自己即匆匆忙忙地走海路返回義大利。他正好及時趕到,在倫巴第平原上碰上了漢尼拔。然而,這裡的平原地形卻使漢尼拔佔了優勢,使他的強大騎兵便於展開活動。結果,在蒂西納河和特雷比亞河的兩次戰鬥中,漢尼拔都奪取了勝利。這使他獲得了大量的兵員補充和物資補給。

漢尼拔變成了義大利北部的主人,停在那裡度過了冬天。第二年春天,羅馬的新執政官預計到漢尼拔必將繼續進攻,於是分兵把守兩條線路:一條通向位於亞得里亞海岸邊上的里米尼;另一條通向埃屠里亞的阿雷蒂昂(即現今的阿雷佐)。這些據點正好控制著通往羅馬的東西兩條大道,而漢尼拔是很有可能沿著這些道路進攻羅馬城的。漢尼拔決定沿著通向埃屠里亞的線路行軍,可是,他卻不是選擇大家通常所走的道路。行軍之前,他通過周密的偵察,「查清了通向埃屠里亞的所有各條道路,知道這些道路的里程和狀況也是敵人所熟悉的,知道還有一條穿過沼澤地的捷徑是有利於突然地向弗拉米尼(羅馬執政官)發起攻擊的。漢尼拔想到了採取突然襲擊行動的問題,於是便選擇了穿過沼澤地的那條捷徑。可是,當部隊知道自己的司令官正率領他們走向沼澤地時,士兵們曾經大為震驚……」(波里比阿語)。

一般的統帥都是喜歡已知的東西,而害怕不知的東西。漢尼拔不是一個普通的統帥,因此,他和所有偉大統帥一樣,寧肯在最危險的條件下從事活動,卻不願在敵人選擇的陣地上去同敵人搏鬥。

在連續四天三夜的行軍中,漢尼拔的軍隊一直是在沼澤地內的「泥水道路」上行進。由於極度疲勞和缺乏睡眠,部隊遭到大量減員,馬匹的損失更為嚴重。可是,一旦衝出了沼澤地帶,漢尼拔立即發現,羅馬的軍隊仍然毫無作為地呆在阿雷蒂昂的軍營裡。這時,漢尼拔也未打算直接實施攻擊。關於這一點,波里比阿曾寫道:「他認為,如果繞過羅馬的軍營,前進到其後方,那麼,弗拉米尼由於害怕人民的譴責和不能忍受的挑戰刺激,不可能消極地看著敵人蹂躪自己的國家,而必然立即跟隨而來。這樣作,漢尼拔可以反客為主,就有了展開攻擊的有利條件。」

漢尼拔採取這樣一個迂迴到敵後的機動,是仔細地研究過弗拉米尼的個性而考慮到其心理作用的。隨後,就是如何實際執行計畫了。他沿著通向羅馬的大道前進,組織了有史以來一個最大的伏擊戰,取得了輝煌的勝利。在第二天的早晨,正當曉霧迷茫的時候,羅馬軍隊沿著特朗西梅諾湖岸的山地道路,跟在漢尼拔後面拚命追趕,可是,它卻突然遭到來自前後兩面的夾攻,並被全部殲滅。許多研究歷史的人,都知道這次勝利的結局,但往往忽略了精神因素是造成這次勝利的基礎。然而,波里比阿在自己關於這次戰鬥的評論中作出了下述結論:「好像一艘戰船,如果失去了舵手,那它很快就會成為敵人的虜獲物。在戰爭中的軍隊也是這樣。如果您能在鬥智當中勝過敵軍的主將,使其在行動上處於被動地位,那麼,達支敵軍就有可能完全落在您的手中。」

接著產生一個問題:在特朗西梅諾大捷之後,漢尼拔為什麼不直接進攻羅馬城?這是歷史上一個神秘的疑案。後人所作的一切解釋,都只不過是猜測罷了。缺乏攻城的重型技術裝備,也許是較為明顯的原因,但卻並不是圓滿的解釋。有一點則是無可懷疑的,那就是:在以後的幾年中,漢尼拔一直都在消除羅馬對於其義大利各同盟國的影響,而力圖另行組成一個反羅馬的聯盟。所以,取得幾次勝利只能算是為了達到這個目的的一種精神上的刺激。如果漢尼拔能使作戰的條件有利於他使用優勢的騎兵,那麼,他在戰術上的優勢是完全可以得到保障的。

第二次布匿戰爭的第二階段,則是以羅馬人採取間接路線的行動而開始的。這些間接路線行動,就形式上來說,似乎是希臘特點還要多於羅馬特點。這種行動的方式,以及後世許多人對於它的模仿,其中有些是學得很壞的,在歷史上統稱之為「費邊戰略」。費邊採取的這種戰略,不僅在於避免進行會戰,以爭取時間,而且要達到影響敵人士氣的目的,甚至進一步影響其可能盟國的精神狀態。因此,「費邊戰略」主要還是屬於軍事政策的問題,或者說是大戰略的問題。費邊深刻認識到了漢尼拔在軍事方面的優勢,所以他決心不去冒險求戰,不指望通過會戰取勝。他在儘量避免會戰的同時,卻又到處發動小規模的挑釁,以此刺激侵略者的神經,並使漢尼拔的軍隊無法從義大利的各城市和他的基地即迦太基本土獲得兵員補充。這一戰略獲勝的基本條件,也即如何利用它來實現大戰略的條件,就是要使羅馬的軍隊經常控制山區高地,從而使得漢尼拔在騎兵方面的絕對優勢不起作用。因此,這一階段成了漢尼拔和費邊同時採取間接路線行動的搏鬥。

經常給敵人造成威脅,不斷截擊敵人的零星兵力和糧秣徵集小隊,迫使敵軍無法建立任何永久性的補給基地,這一切使費邊成了一個不可捉摸的陰影,到處遮蔽著漢尼拔凱旋式遊行的勝利光輝。這樣,費邊本人不僅避免了失敗,而且也消除了漢尼拔由於前幾次勝利而給羅馬的各義大利盟邦所造成的影響,因而阻止了他們對羅馬的背叛。此外,這種遊擊式的戰法,既提高了羅馬部隊的士氣,又打擊了迦太基人的士氣,因為他們遠離祖國,深深感到已經不可能迅速結束這場戰爭。

然而,消耗戰卻是一件雙面開鋒的武器,即令使用得再巧妙,使用的人也一樣地會感到吃不消。這樣的消耗戰爭,對於廣大的人民群眾來說,必將帶來特別難以忍受的苦難,因而他們渴望儘早結束戰爭,而且經常帶著偏見,認為最好還是通過戰鬥取得對敵勝利。當漢尼拔大勝之初,羅馬人是感到十分驚恐的。而現在,他們在慢慢恢復過來以後,就開始對費邊的智慧和他的行動產生懷疑了,忘記了正是費邊才使他們獲得恢復的機會。這種懷疑情緒煽惑著軍隊中一些只有「匹夫之勇」的分子,他們也開始批評和反對費邊的戰略,指責費邊是「懦夫」。這種情況使得執政當局作了一個史無先例的決定,即任命米拉修為副統帥,而他本來就是費邊的第一助手,同時也是批評費邊的主要人物。於是,漢尼拔很快就找到了一個機會,把米拉修誘入了陷阱,幸虧費邊及時趕到予以援助,才使他勉強得救。

這一事件發生以後,對於費邊的批評暫時停息了。可是,當他六個月的任期屆滿時,他的人望和政策卻未能保證他獲得連任機會。在執政官的選舉中,狂妄自大、性情乖僻,而且不學無術的特烈茨‧瓦羅被選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