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土政策

因為要在極困難的條件之下來完成這些運動,所以我們必須要採取一切可能的措施,以阻止敵人的追擊。最主要的就是要使他們達到第聶伯河時,不能發揮其追擊的優勢,而立即繼續進攻。

所以,現在德國人也必須要採取「焦土」政策,這也正是俄國人在過去撤退時所用過的老辦法。在第聶伯河前方十五英里寬的一個地帶中,凡是能使敵人用寬廣正面直趨河岸上的一切工具都被毀滅或撤退。這包括著一切在集中地區中能夠掩護俄軍和供其居住利用的東西,以及能夠幫助他們解決補給問題的東西都在內。

同時,為了執行戈林經濟部的命令,所有一切可供俄國戰爭生產利用的物資和設備也都被撤走。專就本集團軍群而言,這種措施是僅限於必要的機器、騾馬和牲畜。自然,我們並不曾「搶劫」這個地段。這種行動是德國陸軍所不能忍受的——也許與其他的陸軍不同。我們曾作嚴格的檢查,不準任何車輛裝載不適當的東西。至於工廠、倉庫和農場中的物資,那本是國家的財產,而並非私產,自然另當別論。

因為這是俄國的政策,無論任何領土在收復了之後,就立即將所有一切在六十歲以下的壯丁都編入部隊,而其餘的人口也都被迫參加軍事性的工作,常常即在戰區之中。所以最高統帥部也命令所有平民人口應都同時撤退。實際上,卻僅對於兵役年齡的人採取強迫的措施,因為他們是會被俄軍立即編入部隊的。相反,有許多的俄國人民卻都自動願意撤走,以避免俄軍的毒手,正好像以後在德國東部的情形是一樣的。在撤退中,這些俄國人民備受德軍的協助,到了第聶伯河以西的地區中,德國當局又為他們安排食宿。他們被允攜帶任何東西,連同牲口馬匹都在內,而且我們也還盡可能把車輛提供他們使用。雖然戰爭使這些人民受到了許多的苦難。可是比起德國人民所受到的轟炸,以及後來在東部地區中所受到的蹂躪,卻又還算是較為幸運了。無論如何,德軍所採取的一切措施都是受到軍事需要的限制。

試舉一兩個數位,即足以表示這次撤退行動的偉大技術成就,首先要說的,是有二十萬傷兵要撤退。為了運輸德軍的裝備、物資和沒收的俄國財產,一共需要二千五百輛列車。隨同撤退的俄國人民達數十萬人之多。儘管是極困難的環境中,而且只有那幾個渡口可用,但在相當短時間之內,撤退行動還是順利完成了——這是與一般人所想像的不同,連這樣的作戰,也還是可以迅速執行的。

到了九月三十日,本集團軍群中的所有各集團軍都已經撤到了美利托波爾—第聶伯河一線的後面了。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