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兩個戰役之間

法軍放下武器的那天,德國人抹去了心中最黑的烙印——那就是一九一八年十一月十一日在法國福煦元帥停在貢比涅森林的專列上簽訂的停戰條約。現在法國人在同一地點和同一車廂中簽訂了他們自己的投降條約。

一九四○年六月二十二日要算是希特勒一生事業中的頂點。自一九一八年以來,法國的軍事力量對於德國始終是懸在頭上的一個巨大威脅,現在卻已經完全被打倒,不再是第三帝國的對手了。英國雖尚未遭到最後的失敗,但卻已經被逐出了歐洲大陸。俄國現在已經變成了德國的鄰國,儘管有了莫斯科公約,仍然足以在東方構成一個潛在的威脅,但是由於德國在波蘭和法國已經一再獲得勝利,所以在最近的將來,它很不可能敢於向德國發動侵略。假使克里姆林宮的確曾經想乘德國有事於西方的時候,乘機作更進一步的擴張,那麼顯然它已經喪失了機會,它不應該讓德軍對盟軍贏得如此迅速而決定的勝利。

德軍雖在波蘭和法國獲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功,但這卻並非說其領袖自從第一次貢比涅之後,就一直都在準備進行一次復仇的戰爭。與所有敵意的宣傳家所說的情形都恰好相反,在一九一八年到一九三九年之間,德國總參謀部的政策,事實上絕不是想打一次報復性或侵略性的戰爭,而只是為了確保德國的安全。不過我們也應該承認,軍事領袖們最後卻終於容許希特勒操縱了他們,這也就是說他們承認了政策的優越地位。儘管他們並不同意這種政策,但除了發動一個政變,就無法推翻它。

希特勒雖然曾經竭盡全力重整軍備,但這卻並非成功的唯一原因。誠然,凡爾賽和約使德國處於無防禦的狀態,所以重新武裝是戰爭勝利的一個先決條件。但是毫無疑問,德國的軍事準備並不充分,陸上不如俄國,空中也不如西方國家。甚至單就部隊、坦克、和火炮的數量而言,西方國家也至少能與德國相等,在某些方面還可能較為優越。西線戰役的決定因素不是軍備,而是德軍方面的部隊素質較佳,和領導較好。雖然不曾忘記戰爭中的那些不變的法則,但是自從一九一八年以來,德國國防軍卻只學會了一兩件新東西而已。

休戰之後,陸軍總部開始採取步驟使相當數量的師復員,同時有某些步兵師也開始改編為裝甲師或摩托化師。

第三十八軍的軍部最初移駐薩姆色雷(Samserre)地區,那是在盧瓦爾河的中游,處理某些師的改編工作。我們離開了那個古色古香的堡壘,移到一個較小的別墅中。我們這個新居是一個假古董,一位酒商的私產,到處都顯得趣味極為低劣,唯一值得欣賞的就是在小山的頂上可以遙望盧瓦爾河的河谷。

七月十九日,所有高級將領都被召往柏林,去參加德國國會的開會典禮,希特勒在那裡正式宣佈西線戰役已經結束。同時他為了表示國家對軍人的感謝,給予一部分高級軍官以榮譽,好像戰爭已經完全勝利了一樣。自然,德國人民是應該感謝軍隊,但是我們軍人卻感到這種賞賜在性質與範圍上都似乎有一點過度。

希特勒同時任命了一打陸軍元帥和一位海軍元帥,這種行動毫無疑問足以使這種官階的威望貶值,過去在德國這是一種極高貴的榮譽。除了威廉二世曾在和平時期任命幾位元帥以外,其餘的人都是必須親冒炮火立下極大的戰功才能獲得這種尊號。

波蘭戰役結束時,陸軍總司令與兩位集團軍群總司令是能夠符合這個要求的,但是希特勒卻未把他們升任元帥以表示對於陸軍的感謝。現在他卻一次製造了一打元帥,除了曾經打了兩次卓越戰役的總司令以外,還包括著三軍統帥部的主管在內,他既不是指揮官又不是參謀長。另外還有空軍部的副部長,他的組織功績固不可沒,但卻決不足以與陸軍總司令相提並論。

希特勒最狂妄的行動要算是把戈林升到了陸海兩軍總司令的頭上,任命他為帝國大元帥,並使他成了鐵十字章中的大十字級勳章的唯一受領者。在這種情形之下,這種嘉獎的方式似乎是故意貶抑勃勞希契,這也可以明顯表現出希特勒對於陸軍總部的看法。

這一天我也得知我這個軍已經有了新任務。我們應移駐海峽海岸上並準備入侵英國,有三個步兵師交給我們指揮。我們的營區設在列托庫特(Le Touquet),是靠近包羅根的海濱勝地,有許多英國人在那裡建有美麗的別墅。我們的軍部設在一個極豪華的大旅館內。我和幾個機要人員則住在一個小別墅中,那是屬於一位法國船主的。雖然主人已經逃走,但是他卻留下了他的家務管理人員在那裡照料一切。與以後盟軍在德國的行為恰好成一個對比,我們德國人在法國並未以主人自居,對於敵人的財產從不敢任意佔有。由於我們部隊的紀律嚴明,我們在法國居留的六個月裡,從未與平民發生過激烈的爭執。

我們在海岸上駐防使我們在十一月中旬都還有洗海水澡的機會,這對於我的隨從人員是一件極愉快的事情。有一次,我們忘記了在英吉利海峽中高低潮位的相差可達二十六英尺,所以幾乎出了危險。這對於渡海攻英的問題也是一個極重要的因素。

但是這個美麗國家的享受和吸引力,以及在勝利之後的休息,都不曾軟化我們的部隊——通常這是佔領軍極難避免的。因為我們需要訓練部隊執行一個全新的任務,所以大家一點都不敢懈惰。部隊每天都在沙丘上演習,那裡有許多地方都與想像中的登陸地區相似。等到我們的渡海工具到達之後——改造後的萊茵河和易北河的駁船、小拖船和摩托船等——在風平浪靜的天氣中,我們就可以和海軍一同練習上船和下船的工作。這些船員對於其任務也都不太熟練,不過我們深信只要有時間就可以學會。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