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集團軍群計畫的奮鬥

自然,在一九三九年十月間,我也並非一口氣就能擬出這樣一個明確乾脆的作戰計畫,一般的人在達到其目標之前,是必須要經過努力的工作。這並無發生奇蹟的可能性。雖然如此,當本集團軍群於一九三九年十月三十一日,就德軍攻勢作戰的政策,向陸軍總部提出其第一次建議時,這個「新」計畫的基本原理即已經被包括在內。更精確地說,有兩個文件是與此有關的。第一個文件為本集團軍群總司令寫給陸軍總司令的一封信,檢討在當時的特殊情況中,有關發動攻勢時的「基本問題」。

倫德斯特在信中一開頭,就強調說明十月十九日和二十九日所頒發的作戰命令,對於戰爭是不可能產生決定性的效力。德軍與敵軍雙方在實力上的對比關係,不足以為一個全面勝利提供必要的基礎。這個作戰也完全是正面性的,毫無希望足以迂迴敵人的側面,並從後方向他攻擊。可能的結果也許就是在索姆河作一次正面的會戰。

同時,倫德斯特也指出在秋冬兩季中,要想對於我們的王牌——坦克和飛機——作有效的使用,也會遭遇到極大的困難。雖然如此,這一個攻勢卻仍應發動,因為只有當它成功時,才能對於我方海空軍向英國的作戰構成一個先決條件。第一次大戰的經驗已經證明,僅只佔領海峽海岸的一部分還是不夠的,我們為了這個目標,必須要控制整個法國北部的海岸線,直到大西洋邊為止。

當俄國還留在我們的背後時,把德國陸軍的攻勢能力消費在一種有限的勝利之上,實在是不智的。這種攻勢能力在歐洲大陸上是一個決定性因素,只有當我們仍擁有一支能發動攻勢行動的強大陸軍時,才能確保俄國的友誼。

就目前而論,我們陸軍的攻勢能力還是完全寄託在常備師的身上,必須等到新編單位已經獲得了必要的訓練和穩定性之後,這種情況才會有所改變。但是要想發動一個重要的大攻勢,專靠常備師又還是不夠的。

也許由於德國空軍對英國的壓力,足以迫使西方國家先發動攻勢,不過即使英國人會要求採取這樣的行動,可是德軍的戰鬥精神能夠吃得消這樣的血戰,卻也還是一個疑問。從我們的觀點來看,當然最好是讓敵人自己去負起攻擊要塞陣地的沉重擔負,和破壞比利時(及荷蘭)中立的罪名。不過同時,我們卻又不可以無限期地等待下去,而使英國人有了時間補上其在軍備和飛機生產方面的缺陷。

從軍事的觀點來看,對英國的戰爭只有在海上和空中才能贏得勝利。若是在不具有決定性的會戰中,浪費了我陸軍的攻勢能力,則就只會在大陸上把這個戰爭輸掉了。

倫德斯特的信件是提出了一個警告,說任何德軍的攻勢更不可發動得過早——即在秋季中。就這一點而論,A集團軍群與陸軍總部的意見是完全一致的。但是在所應採取的方法方面,雙方的意見卻不一致。倫德斯特在他的信件中說明,照陸軍總部作戰命令所指導的作戰,是並不能保證使我們獲得決定性的成功。

A集團軍群對於陸軍總部所提出的第二個重要文件,是在十月三十一日,其所採取的形式為一種幕僚性的通報,其目的是補充倫德斯特的意見,對於我們所感覺到的一個德軍攻勢應如何執行的方法,提出了具體的建議。這個文件即已包括著「新」計畫中的一切必要部分在內,其所強調者為下述三個必要的條件:a‧把整個作戰的重點移到南翼方面來。b‧使用強力的摩托化兵力,從南面突入在比利時北部盟軍的後方。c‧另用一個集團軍跟在後面前進,負責用攻勢的行動,以擊敗敵方向我軍南側面所作的任何大規模的反攻。

直到十一月三日,這個信件都不會引起任何的反應。那一天,陸軍總司令和總參謀長來到我們集團軍群總部中視察,我奉了倫德斯特上將的命令,向他們直接說明我們的意見。可是勃勞希契上將卻乾脆的拒絕了我要求增援兵力(另加一個集團軍和強大的坦克單位)的請求,他說他也但願能夠抽調得出來。這一點即可以夠明白的說明,他還是完全拒絕接受我們的意見,不過最後,他卻允許從總預備隊中抽出一個裝甲師和兩個摩托化步兵團給予我們。

很不幸,他們兩位也很明顯對於已經設計的西線攻勢,保持著很大的疑惑,尤其並不相信它有贏得一個決定性勝利的機會。他們要求我們的集團軍司令和軍長,報告其所轄部隊的現狀,他們對於新編各師的情況,自然是提出很多不滿意的意見。

從陸軍總司令和總參謀長對於這些訴苦的答覆上看來,即可以感覺到他們自己對於攻勢也似乎並無信心。

為了補救這種惡劣的印象起見,幾天之後,倫德斯特又召集集團軍群中的將官們訓話。根據其自己的幕僚所擬定的作戰觀點,倫德斯特向大家說明,在西線上實際上是具有一切成功的希望,不過若在春季之前發動攻勢則也許不那樣有利。

十一月六日,當陸軍總部要求我們對於作戰命令的執行,申述意見時,我們又再度提出了建議,但卻仍未獲答覆。

每當希特勒所寵信的空軍總部氣象專家,一發表預測說可以有一個短期的好天氣時,希特勒馬上就下令集結兵力。可是每次這種預測總是失敗了,於是又臨時叫停。

十一月十二日我們又接到了下述的命令,使我感受到了完全的奇襲:元首現在已經決定在第十二集團軍的南翼上,或在第十六集團軍的地區中,成立一個第三快速部隊集團軍。它應利用艾爾侖(Arlon)、庭提格尼(Tintigny),和弗羅雲維亞(Florenville)等地兩側的無森林地形,向色當和該地以東的地區挺進。該集團軍的組織為第十九裝甲軍部,第二和第十兩個裝甲師,一個摩托化師,兩個黨衛軍團(近衛與大德意志)。

這個集團軍的任務將為:

a‧擊敗敵方投入比利時南部的機動兵力,以減輕第十二和第六兩個集團軍的負擔。

b‧用奇襲手段在色當東南面的馬斯河西岸,獲得一個立足點,為以後的作戰建立一種有利的情況。尤其是一旦第六和第四兩個集團軍所指揮的裝甲單位,在他們自己地區中未能獲得成功時,則更為重要。

接著陸軍總部對於其作戰命令也作了配合性的擴大。從上述電令的措詞上來看,即可以明白,把第十九軍撥給A集團軍群指揮,是完全出自希特勒的命令。那麼他為什麼會如此呢?也許因為他最近接見了第十六集團軍的司令,布西將軍(Gen‧Busch),受了後者的影響。布西將軍已經了解我的意見,也許曾經把我們主張用裝甲兵力從阿登作迅速前進的願望,向希特勒提出了,同時也很可能,希特勒是獨出心裁的作下了這個決定。他對戰術上的空隙十分敏感,並且在地圖上面曾經花費了不少的時間。他可能會認清了最易於渡過馬斯河之點即為色當,而在上游較遠地區中的第四集團軍裝甲兵力,則可能要感到較多的困難。當他認清了色當為馬斯河最合理想的渡口之後,於是照他的慣例,對於任何這種有誘惑性的目標,就一定會立即將它抓著不放。當我們獲得了第十九裝甲軍之後,固然是很感愉快,可是實際上,這種辦法卻分散了我方的裝甲兵力。因為第十九裝甲軍的軍長,古德里安將軍,對於他這個新任務,最先是感到很不高興的,他始終相信坦克兵力應該集中在一個地方,作猛烈的打擊。僅僅當我向他說明了本集團軍群的作戰理想,是想要把整個攻勢的重點,移到南翼方面來,並使他也注意到在敵人後方的索姆河口地區,實在是一個具有誘惑性的目標之後,古德里安才開始對於我們的計畫表現出來無限的熱心。最後也是由於他的精力過人,才驅策著我們的坦克,繞過了敵人的側背,直抵海峽海岸。當我知道我所主張的把大量的裝甲部隊,從像阿登這樣困難地區中推進的觀念,能夠獲古德里安這樣的專家的同意,並認為它是具有相當的可行性時,對於我個人而言,當然也是如釋重負。

再回頭來說到把第十九裝甲軍分配給A集團軍群的這一件事情,毫無疑問希特勒只是把它當作一種戰術性的措施看待,其目的只是為了便利B集團軍群的渡河行動而已。

陸軍總部對於其作戰命令的補充也不曾提到任何新目標的規定。它也絕無意圖想在A集團軍群地區中,向索姆河口的方向上發動一個大規模迂迴運動,以尋求最後的決定。

十一月二十一日,陸軍總司令和總參謀長,又到科布侖茲向我們作了另一次訪問。除了A集團軍群的各集團軍司令都出席彙報以外,B集團軍群總司令,波克上將,和他所屬的各集團軍司令也都參加了。

其中有一點是特別值得一提。勃勞希契本已要求各集團軍群和集團軍指揮官,申述其對於執行陸軍總部作戰計畫時的意圖,和已經作過的部署。可是當輪到我們本集團軍群發言時,他卻宣佈他只想聽取集團軍司令們的意見。很明顯,他是害怕A集團軍群總部又會乘機提出與作戰命令相反的意見。

所以我們沒有辦法,只好再向陸軍總部的首長提出了另外一個備忘錄,說明我們對於攻勢應如何執行的意見。在此以前,我們有十月三十一日和十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