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作戰計畫的爭論

一直到戰後,那個代替了一九三九年十月十九日和二十九日所頒發的陸軍總部原定「黃色作戰計畫」,而變成我們在西線攻勢基礎的計畫背景,才開始為大家所普遍知道——這個計畫使我們一舉而擊敗了英法盟軍和比荷兩國的兵力,並獲得了迅速而具有決定性的勝利。第一個把這個「新」計畫公開發表出來的人可能為李德哈特,他根據倫德斯特元帥和布魯門提特將軍(當時我們的作戰處長)的談話記錄,而把這個計畫定名為「曼施坦因計畫」。

因為我可能已經被大家公認為是這件事的主動者,所以我現在似乎應該自己作這樣一個企圖,根據我自己的記錄,來說明這個計畫是如何形成的經過——尤其是自從這個計畫既然已經獲得這樣的重要性,所以更是值得作如此的嘗試。無論如何,在這個計畫後面的觀念是出自我的頭腦中,它正好像我所起草的一切致陸軍總部的備忘錄一樣,其目的都是希望使這次作戰的計畫,能夠照我們的理想路線進行,在西線方面獲得決定性的勝利。最後也還是我個人獲得了一個機會,親自把這個觀念向希特勒提出,因為我們集團軍群總部一直都無法使陸軍總部批准這個計畫——當時,我已經被免去了集團軍群參謀長的職務。僅僅當我親自謁見了希特勒後幾天之內,陸軍總部才根據我們的建議發佈了一個新的作戰命令。

同時我必須強調聲明我的總司令,倫德斯特上將,和我的同事,布魯門提特及垂斯考,也都始終同意於我的意見,尤其是倫德斯特更親自簽名支持我的建議。若無他的批准,我們也就不可能一再向陸軍總部提出備忘錄,企圖改變他們的原定計劃。

戰史學家或研究軍事史的軍官,對於一個有關作戰計畫的全部爭論,也許是有值得詳細分析之必要。不過為這本書的目標起見,我卻只能首先簡述陸軍總部的計畫,並且解釋我為什麼不能不認為其戰略觀念(或者說得更精確一點,應該說是希特勒的戰略觀念)是具有缺點的理由。其次,與陸軍總部的計畫成一個對比,我又把集團軍群總部用來當作其戰略考慮基礎的某些必要理論列舉出來。最後,我就再簡單的說明,如何經過長久的挫折之後,原定的作戰計畫終於還是修改了,毫無疑問是出於希特勒的指示,才變得與我們集團軍群總部中的觀念相符合了。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