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斯福先生逝世時的形勢——紅軍的冬季攻勢——維也納的陷落——美國第九集團軍在四月十二日渡過易北河——美國第一集團軍跟俄國人會師——五月九日布拉格陷落——一個回顧——佔領德國的初期計劃——一九四四年九月的魁北克協議——雅爾塔之後的變化——在跟斯大林會商以前不從協議的地帶撤退——四月五日我電請羅斯福總統提高警惕——四月七日我給參謀長委員會的備忘錄——四月十八日我親自致電新總統——柏林和呂貝克——杜魯門先生的答覆——四月二十七日我給斯大林的電報——五月二日他的答覆——俄國人在維也的的阻撓——三條戰線的匯合——奪取丹麥的急行軍——終局臨近了。
羅斯福總統逝世的時刻正值最關緊要的政治和軍事目標在各方逐鹿勝負難分之際。希特勒的西線已經崩潰。艾森豪威爾已經渡過萊茵河,長驅直入德國和中歐。他面前的敵人,在有些地方還在作頑強的抵抗,但是顯然已不能遏止我們勝利大軍的猛烈攻擊,看起來已無法阻止西方盟軍攻佔柏林。俄國人在東面離該市只有三十五哩,但是他們還沒有準備好進攻。在他們和柏林之間隔著奧得河。德軍在河的前面憑著工事固守,因此在紅軍能夠強渡和繼續推進以前,將有一番激烈的戰鬥。維也納則是另一回事。我們搶在俄國人之前從義大利向這個古都進兵的機會已經在八個月以前放棄了,因為當時亞歷山大的部隊為要支援法國南部登陸已被抽調走很多。布拉格卻還在我們力所能及的範圍以內。
為了明瞭這種軍事形勢是怎樣產生的,我們必須回顧幾個星期以前的事。俄國人的冬季大攻勢使他們越過了德國的東部邊界而進入西里西亞(一個工業區,其重要性僅次於魯爾)和波美拉尼亞。在以後的兩個月中,他們到達了從什切青到格沃戈夫這一段的奧得河下游,並且再往南在渡過了河以後建立了穩定的陣地。在奧珀林、波森和施奈德米爾等地被包圍的德國守軍已經降服,但澤在三月底攻克。科尼希斯貝格的現代化堡壘確是很堅固,經過四天非常劇烈的攻擊之後,直到四月九日方始攻克。只有在佈雷斯勞和遙遠的庫爾蘭德還有大批的德軍在俄軍戰線的後方堅持著。在多瑙河前線,布達佩斯的殘殺到二月十五日已告終止,但是在巴拉頓湖兩端的德軍的劇烈反撲直到三月裡還繼續了好些時候。當這些反攻被擊退後,俄國人進入了奧地利。他們從東南兩路向維也納進逼,到四月十三日完全佔領該城,並且沿多瑙河上游直搗林茨。
斯大林曾告訴艾森豪威爾說他的主要攻擊「大約將在五月的下半月」開始,但是他卻能提前了整整一個月開始。或許西方軍隊的迅速接近易北河跟這方面有些關係。
在渡過萊茵河和包圍魯爾之後,艾森豪威爾把美國第一和第九兩集團軍的側翼各軍留下來制服那裡的守軍。佈雷德利的第十二集團軍群,即第九、第一和第三各集團軍向馬格德堡、萊比錫和拜羅伊特進逼。抵抗是零零星星的,但在前面兩個城市和在哈爾茨山區裡抵抗是激烈的,但是到了四月十九日三個地方全都陷落了,第三集團軍的先頭部隊並且已經跨進了捷克斯洛伐克。第九集團軍的確行動得非常迅速,所以他們在四月十二日已在馬格德堡附近渡過了易北河,大約離柏林六十哩。
四月十六日,在奧得河邊擁有雄厚兵力的俄軍,在離這個首都三十五哩的地方,沿著一條二百哩寬的戰線發動攻擊,到四月二十五日包圍了柏林。在同一天,從來比錫來的美國第一集團軍的先頭部隊在易北河畔的托爾高附近跟俄軍會師。德國已被切成兩半,第九和第一兩集團軍就地停留下來,在易北河邊和穆爾德河邊和俄軍隔河相對。德國軍隊正在我們眼前瓦解。在四月分的前三個星期中所俘獲的俘虜在一百萬人以上,但是艾森豪威爾相信瘋狂的納粹黨人將試圖在巴伐利亞和西奧地利的山區裡立足,因此他命令美國第三集團軍掉轉向南。它的右翼向多瑙河下游挺進而在五月五日抵達林茨,後來跟從維也納來的俄國人會師。它的左翼深入到捷克斯洛伐克的布傑約維策、比爾森和卡爾斯巴德。如果軍事上可能的話,並沒有什麼協議可以阻攔他們佔領布拉格。
因此我向總統提議。
首相致杜魯門總統:
一九四五年四月三十日
毫無疑問,由你們的軍隊來解放布拉格並盡量多多地解放捷克斯洛伐克西部的土地會使該國戰後的形勢完全改觀,也許還可能大大影響附近各國的戰後形勢。反之,如果西方盟國在捷克斯洛伐克的解放中不起重要作用,那個國家將走上南斯拉夫的道路。
當然艾森豪威爾在這方面的行止絕不可妨礙他對德軍的主要作戰行動,但是我認為上面所說的非常重要的政治上的考慮應該引起他的注意。
五月一日杜魯門總統告訴我,艾森豪威爾將軍目前在捷克斯洛伐克的軍事行動計劃是如下面所說的:
蘇聯總參謀部現正考慮進入伏爾塔瓦河流域的軍事行動。我的意圖是,一等到當前的軍事行動許可的時候,就繼續向前,殲滅任何殘餘的有組織的德國部隊。
屆時如果認為應當進入捷克斯洛伐克,而且這裡的情況又許可,我們合乎邏輯的初步行動將向比爾森和卡爾斯巴德推進。我對於自己認為軍事上不明智的行動將不去嘗試。
總統補充道,「這個計劃得到我的許可。」看起來這是已經決定的了。然而一星期後我又回到那個問題上。
首相致艾森豪威爾將軍:
一九四五年五月七日
我希望你的計劃並不妨礙你進兵布拉格,如果你有足夠的兵力而又還沒有較早跟俄國人會師的話。如果你有足夠的兵力而那個國家還處於真空狀態的話,我想你也並不打算把自己束縛住。
不必用電報復我,只等我們下次面談的時候,告訴我便行了。
然而艾森豪威爾的計劃大體是在易北河的西岸,並且沿著一九三七年捷克斯洛伐克的邊界停止前進。如果局勢許可時,他才會渡河而抵達卡爾斯巴德—比爾森—布傑約維策為主的那條線。俄國人對於這是同意的,因此就這樣行動了。但是在五月四日俄方對於美國第三集團軍繼續前進到伏爾塔瓦河的新建議,作出了強烈的反應,因為那條河是流過布拉格的。
這樣做法根本不適合他們的胃口。結果,美國人「停止前進而紅軍則肅清伏爾塔瓦河的東西兩岸,並佔領了布拉格」。【1】那個城市在五月九日陷落,就是在總的投降書在蘭斯簽字後的兩天。
【1】艾森豪威爾:《給聯合參謀長委員會的報告》,第一百四十頁。
※※※
此刻有必要作一回顧。關於由主要盟國佔領德國一事曾經研究了很長時間。一九四三年夏季,我所設立的以艾德禮先生為首的一個內閣委員會,在參謀長委員會的同意下,建議:為了有效地解除德國的武裝,應把德國全部佔領;應該把同盟國的兵力分佈在大小約略相等的三個主要區域,即英軍在西北的區域,美軍在南部和西南部的區域,俄軍則在東部的區域;柏林應該單獨成為一個共管的地區,由三個主要盟國分別佔領其一部分。這些建議得到了批准,並且送交歐洲咨詢委員會,當時這個委員會的成員包括蘇聯大使古剎夫、美國大使懷南特和外交部的威廉‧斯特朗爵士。
在這個時候,討論這個題目似乎純粹空談。沒有人能夠預見到戰爭將在何時結束和怎樣結束。德軍在俄國的歐洲部分還佔有廣大的地區。英美的軍隊過了一年之後,才插足到西歐,大約經過兩年後,才進入德國。歐洲咨詢委員會的建議當時被認為不是很急迫,不是很現實到足以向戰時內閣提出。正像其它許許多多著眼於未來的值得稱讚的工作一樣,它們在戰爭打得起勁的時候,被擱在一邊。在那些日子裡,關於俄國的一個共同的看法是它一旦恢復了它的邊界以後,不會再繼續作戰,到了那個時候,西方盟國很可能還需要試圖說服它,叫它不要松勁。因此俄國在德國的佔領區的問題,在我們的思想中,或在英美的討論中,不曾佔有重要的地位,在德黑蘭會議的領袖中,也沒有人提出這個問題。
一九四三年十一月我們在歸途中聚會於開羅的時候,美國的參謀長聯席會議曾經把這個問題提出來,但不是出於俄國的請求。在德國的俄國佔領區仍然停留於一個空論的概念上,似乎認為那樣的事情太好了,恐怕不會實現吧。但有人告訴我說,羅斯福總統想把英國和美國的佔領區調換一下。他要把在德國的所有美國部隊的交通線直接通到海口,而不必經過法國。這個問題牽涉到許多細緻的技術上的爭辯而且跟「霸王」作戰行動計劃的許多問題有關。這在開羅沒有達成什麼決議,但是以後引起了總統和我之間頻繁的通信來往。英國的參謀部認為原計劃比較好,又看到如要改變計劃將引起許多不便和混亂。我的印象是他們的美國同僚們頗為同意這種看法。一九四四年九月在魁北克會議上我們之間達成了一個肯定的協議。
總統顯然被軍方的觀點所說服,他把一張大地圖攤在膝蓋上。有一天下午,當著聯合參謀長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