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面臨的選擇——我在一九四四年一月二十四日寫的備忘錄——蒙巴頓海軍上將派出的代表團抵英——新的計劃——美國的異議——一支強大的日本艦隊駛往新加坡——它阻撓了兩棲作戰計劃——我們失去了當地的海軍優勢——我在三月十日給羅斯福總統的電報——羅斯福總統的覆電——我在三月二十日向英國參謀長委員會作出一項決定——「中間戰略」。
上一章敘述的陸空激烈決戰在緬甸和太平洋打得正凶的時候,我們在倫敦、美國人在華盛頓、以及倫敦和華盛頓之間,正在熱烈地辯論著今後對日作戰的全盤策略。我在前面已經談到聯合參謀長委員會在開羅會議上,就太平洋戰爭的長期策略提出的報告,談到英國在這個戰爭中的任務,還談到羅斯福總統和我雖然簽署了這個報告,但由於繁忙,尚未進行研究,也沒有一起討論,或和我們的顧問們一起討論。後來,我在馬拉喀什接到一項要求,要我給各個自治領就這個問題發去一個電報,這時,我才發覺英國參謀長委員會的看法已經有了多麼大的變化。我立刻感覺我不能同意他們的意見,這樣,在我和戰時內閣同我們所信任的軍事同僚之間,產生了唯一的一次重大分歧。
簡單說來,我們面臨著下列選擇:我們是否應該派遣我們的海軍和我們能夠抽調或運送出去的陸軍或空軍,以澳大利亞為基地,配合美國在西南太平洋的部隊的左翼聯合作戰?
我們的參謀長們認為我們應該這樣做,在這一點上,他們已在開羅會議上,毫不費力地同他們的美國同僚們達成了協議。
但另一方面,我和我的同僚們,則主張我們應該以印度為基地,向東推進到馬來亞半島和荷屬群島。參謀長們認為,既然蒙巴頓在德國戰敗後六個月內不能進行大規模的兩棲作戰,那麼,我們就可以大大提前執行他們關於增援太平洋的計劃,因為他們認為我們對這項計劃是承擔了責任的。
我剛一回國,就立即召開了國防委員會會議,在會上,我們第一次對全部問題進行了認真的研究和徹底的討論。
幾天以後,我寫了下列備忘錄:
首相致伊斯梅將軍,
轉參謀長委員會
一九四四年一月二十四日
所有參加十九日會議的我的內閣同僚們,在和我談列計劃人員在會上詳加解釋的計劃時,都提出了強烈的反對意見。我自己也不同意這些計劃。這個問題必須在兩國之間進行辯論。
另外,應當提起注意的是,這個計劃與麥克阿瑟將軍的參謀長對我們解釋的計劃情況完全不同,所以很顯然,甚至美國人本身的意見也很不一致。
二‧誰也不會反對派遣少數艦艇和美國艦隊一起,參加他們可能籌劃在六月進行的某個戰役,而且我們當然應該隨時準備在太平洋組成一支艦隊。但是,任何關於太平洋戰場的作戰計劃,如果不能在一九四四—四十五年間我們打敗希特勒以前,為我們駐在印度及孟加拉灣一帶的龐大的陸空軍提供用武之地,我們就不能認為這種計劃是可取的。
三‧對這些部隊來說,唯一可以進行有效作戰的地方是蘇門答臘〔即「長炮」作戰計劃〕。我很久以來就確信,這是一個非常切合實際的辦法,因為它可以吸引大量的日本飛機,而且很可能吸引大量的日本陸軍;或者,從另一方面來說,它也可以收復重要的領土並取得基地,而從這些地方出發,我們不論在新加坡、曼谷、馬六甲海峽,還是在日本至緬甸的交通線上,都同樣能給敵人以打擊。我的同僚和我一致認為,這才是我們應該集中力量的地方,我們同時還要向美國人說清楚,如果我們在太平洋協助他們(我們是要這樣做的),那麼,就希望他們屆時提供我們一定數量的登陸艇,幫助我們在十月、十一月或十二月進攻蘇門答臘。他們已建造了大量新的坦克登陸艇,而且今年全年都將繼續建造,所以這是他們完全可以辦到的。……
四‧我們一定要等蒙巴頓海軍上將派出的軍官到達,同他們就這個問題進行詳細的討論;至少在我們形成自己的看法以前,我們不能向各個自治領發出電報。
蒙巴頓的代表團,由他的美國副參謀長、幹練的魏德邁將軍率領,於一九四四年二月中旬到達。蒙巴頓認為,美國要在北阿薩姆到中國之間,建立一條直達的雙行道公路計劃,在一九四六年六月以前是無法完成的。因此,他建議放棄這一計劃,而以加強現有的空中通道作為代替的方案。如果採用這一建議,他就無需攻佔大片的緬北地區。他希望把騰出的力量用於突破馬來亞及荷屬東印度群島這一片敵占區,並沿著亞洲大陸海岸逐島朝東北方向迅速挺進。這樣就可以在海上打開通向中國的更好的交通線,同時也可直接支援美國從中太平洋及新幾內亞向日本推進。為了這個目標,就需要先攻佔蘇門答臘,他建議,一旦從西北歐騰出兩棲部隊便立即進行。
「長炮」作戰計劃因此又重新提到日程上來了。
然而這個戰略,與聯合參謀長委員會在開羅會議上一致同意的建議是背道而馳的。我們之間關於長期方針的分歧,在這個戰略問題上,直接而具體地表現出來了。我早就主張蘇門答臘方案,所以很讚賞蒙巴頓提出的新計劃。我仍然認為,原來考慮必須用於蘇門答臘方案的兵力是太多了,不過,倘若按照蒙巴頓的建議,用於緬甸陸戰的部隊。也是超過需要。
但是,我也不主張派這些部隊到麥克阿瑟的戰役中去擔負次要的任務。在這一點上,外交部是完全支持我的,他們認為,在遠東,英國不應該僅僅起到美國人的配角的作用;這恐怕是英國人民很難接受的,而且,亞洲人對太平洋島嶼,比起對他們具有重大意義的廣大地區來,興趣要小得多。對比之下,東南亞指揮部提出的戰略具有直接的心理影響和政治影響,可以加速日本的崩潰。
我確信美國人的想法肯定和我們不一樣。因此,我看到羅斯福總統一九四四年一月二十五日的電報中有下面一段話,並不感到意外:
我對戰略上的最近傾向深感不安,這種傾向是主張今後在蘇門答臘和馬來亞方面採取行動,而不是正視我們在緬甸面臨的緊迫困難。我難以理解,需要巨大資源和兵力的蘇門答臘和馬來亞戰役,怎麼可能在歐洲戰爭結束以前進行。「長炮」作戰計劃如果成功,雖然可能帶來巨大的利益,但是,如果把我們現在掌握的全部資源用於全面進攻緬甸北部的戰役,看來收穫要大得多;這樣,我們就可以在中國建立起空中力量,保證我們向西面的台灣—中國—呂宋地區挺進時,得到必要的支援。
這種看法對魏德邁的使命是一個不祥之兆。他們於三月間在華盛頓會見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但是他們不是第一批來打交道的。蒙巴頓海軍上將部下的總司令們完全支持他提出的計劃,但他的副手,美國的史迪威將軍卻不是這樣。這是可以理解的,因為史迪威還兼任其他幾個職務,特別是他兼任蔣介石的參謀長。美國人作出的這種安排不是很恰當的,但我們當時也只好認可。史迪威對於一切看來可能有利於中國的措施總是贊成的,而且認為,實現陸路供應的日期,可能比東南亞指揮部預期的要早些。他有權敦促蒙巴頓海軍上將接受他的看法,如果沒有獲得採納,還可以在蒙巴頓的同意下,提交給他在華盛頓的上級,而且,他還背著蒙巴頓,已擅自派出一個代表團前往華盛頓申述他的理由。
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最近已決定:雖然麥克阿瑟將軍應該繼續進攻菲律賓,但尼米茲海軍上將應當從中太平洋向台灣方面發動主要的攻勢。因此,他們認為,解放馬來亞和荷屬東印度的戰略價值不大,而且會曠日持久。他們認為沒有必要進攻蘇門答臘。他們仍然一心想著越過「駝峰」向中國空運更多物資,並建成滇緬公路。他們還有一項新的計劃,即要在中國建立進攻日本的遠程轟炸機基地,這就需要提供比以往更多噸數的物資。魏德邁很機智地為蒙巴頓的建議進行了辯護,但他沒有能夠說服他的聽眾和上級。
※※※
然而,就在這個時候,意外地發生了一個極其重要的事件。一支強大的日本艦隊,包括七艘戰列艦,從中太平洋駛往新加坡,但對其目的卻不明確。現在我們才知道,它當時一方面是為了暫時避開美國的空襲,另外也是為了要更加靠近它們在荷屬東印度的石油供應站。儘管如此,它們仍有可能衝進孟加拉灣,而由於存在這種可能性,「長炮」或準備在印度洋進行的其他兩棲作戰計劃,就暫時擱置起來了。我們甚至失去了在那裡的海軍優勢。我馬上看出了這個令人不快的事實。
首相致伊斯梅將軍,
轉參謀長委員會
一九四四年三月七日
蘇門答臘計劃是根據下述假設制定的:日本主力艦隊不會派出相當強大的分艦隊。當然,這純粹是根據敵人怎樣做才合乎情理來作的假設,但誰也不能保證敵人做出不合情理的事。然而,在制定計劃的時候,一般認為日本人關心的是,保衛特魯克和拉包爾及其他前哨據點不受美國攻擊,並使自己能夠隨時進行一次艦隊戰鬥。如果說他們有過這種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