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四一年是多事之秋——穩固的基礎——戰爭的關鍵——沙漠裡的虛假黎明——我於一月六日對戰爭的估計——堅強的班加西側翼——阿比西尼亞戰役——西班牙之談——維希的曖昧態度——德國空軍在西西里島的威脅——巴爾幹各國被蹂躪的危險——支援希臘的必要——我們的主要任務——希特勒的新年感想——他於一九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致墨索里尼函——我們對於西班牙的看法不謀而合——希特勒關於俄國和非洲的結論——艾登先生的焦慮——限制沙漠進軍的必要——史末資將軍的指示——韋維爾飛往雅典——我於一月二十六日致韋維爾電——我於一月十二日致史末資將軍的覆電。
回顧擾攘不安的戰爭年代,我想不起有任何時期像一九四一年上半年這樣,戰事急如星火,許多問題一起湧來,或接踵而至,更直接地困擾著我和我的同僚的了。事件的規模逐年增大,但是必須作出的決定,卻並非更加困難。一九四二年,我們在軍事上遭受更大的災難,不過到了那時我們已經不再孤立,我們的命運已經和偉大同盟的命運結合在一起了。我們在一九四一年中的問題,沒有一部分不是和其他問題相互關聯而獲得解決的。撥給一個戰場的物資,必須取自另一戰場。把力量用在這裡,便意味著在那裡冒著危險。我們的物質資源極為有限。有十幾個強國的態度,是友好,是觀望,還是有敵對的可能,尚在未定之天。在國內,我們必須應付潛艇戰、敵人入侵的威脅和接連不斷的閃電戰;在中東,我們必須進行一系列的戰役;第三,我們必須試圖在巴爾幹半島開闢一條對德作戰的戰線。在以前一段漫長的時期內,我們不得不孤軍作戰。在經過一場大風大浪之後,我們又得在急流中掙扎了。我們憑著獨自的努力,逐日為不致在急流中溺斃而鬥爭並克盡自己的職責,而較前遠為重大的事件卻又在冷酷無情地向前發展著,這篇記述的困難之一,就是這二者之間的比例失當。
※※※
我們在大不列顛總算有了一個穩固的基礎。我確信,只要我們在國內保持高度的戒備和必要的兵力,德國在一九四一年進攻我國的嘗試對我們並不是不利的。德國空軍在各個戰場的實力和一九四○年相比較,幾乎沒有什麼增長;而我們國內的戰鬥機中隊則已從五十一個擴充到七十八個,轟炸機中隊已從二十七個擴充到四十五個。德國人並沒有在一九四○年的空戰中獲勝。看來,他們在一九四一年也沒有獲勝的希望。我們本土上的陸軍已經大大加強。從一九四○年九月到一九四一年九月,已從二十六個現役師增加到三十四個現役師,另有五個裝甲師。
加之軍隊已經訓練成熟,他們所使用的武器也已大量增加。國民自衛軍已經從一百萬人增加到一百五十萬人,並且這時都持有槍枝。在兵員數額、機動性、裝備、訓練、組織和防禦工事各方面都有了巨大的改進。當然,希特勒為了侵犯我國,需要時時擁有超過需要的兵員。他要征服我們,至少需運送一百萬名士兵和所需要的給養橫渡英吉利海峽。到一九四一年,他可能擁有大量的——縱然不是足夠的——登陸艇,但是,由於我們擁有優勢的空軍和海軍,足以控制海空,我們深信我們有摧毀或重創德國入侵艦隊的能力。因此,我們在一九四○年所依靠的一切論據,現在都無可比擬地更加強有力了。只要我們不放鬆警惕,或者,不大肆削減我們自己的防衛力量,戰時內閣和參謀長委員會便不會感到憂慮。
雖然我們的美國朋友——他們當中有些將軍曾經訪問過我們——對於我們的處境很為擔心,而且全世界一般都認為德國進攻不列顛是很可能的事,但是,我們自己卻放心大膽地盡我們現有船舶的運輸能力把所有軍隊運送到海外去,投入中東和地中海地區的攻勢作戰。我們贏得最後勝利的關鍵即在於此,而其最初的一些重大事件就是從一九四一年開始的。
在戰爭中,軍隊必須戰鬥。非洲是我們唯一能夠和敵人在陸地上周旋的一個洲。保衛埃及和馬耳他島是我們的職責,而義大利帝國的毀滅則是我們能夠獲得的第一個戰利品。英國在中東抵抗耀武揚威的軸心國家,我們試圖聯合巴爾幹各國和土耳其共同抵禦敵人,便是我們當前敘述的主題與線索。
※※※
沙漠地區【1】中的勝利使這一年頭幾天籠罩著一片喜悅的氣氛。巴爾迪亞於一月五日被攻克,守軍四萬餘人投降。看來,托卜魯克當可在我們的掌握之中。它果然在兩個星期內被攻陷了,俘虜將近三萬人。十九日,我們收復了蘇丹境內的卡薩拉。二十日,進入義大利的殖民地厄利垂亞。幾天以後,奪獲敵方兵站基地比夏。二十日,海爾‧塞拉西皇帝返回阿比西尼亞。但是,在這一時期內,我們曾屢屢獲得關於德國為發動巴爾幹戰役而進行調遣和準備的報告。我向三軍參謀長們提出了我對整個戰局的估計,他們大體上都同意我的看法。
【1】指北非利比亞沙漠地區。——譯者
首相致伊斯梅將軍,
轉參謀長委員會
一九四一年一月六日
一
一‧迅速摧毀在東北非的義大利武裝部隊,是我們在一九四一年最初數月內在海外作戰的主要目標。一旦摧毀昔蘭尼加的意軍,尼羅河集團軍便可擔任其他任務。至於將擔任什麼任務,我們目前還不能說。
二‧巴爾迪亞攻克以後,我們便可以在那裡建立一個前進基地,以便奪取托卜魯克。拿下巴爾迪亞和托卜魯克以後,我們便幾乎可以完全放棄對亞歷山大港的陸上交通,而依賴海運來支持我們向西繼續進軍。現在應訂出盡量利用托卜魯克的各項計劃。
三‧駐在巴爾迪亞和托卜魯克以西的攻擊部隊無需過多。
英國第二和第七裝甲師、第六澳大利亞師、不久即可改編為師的紐西蘭旅團,或許還有一兩個英國旅,共計不超過四萬到四萬五千人,便足以制服意軍殘餘的抵抗力量並攻克班加西。沿海岸公路從托卜魯克到班加西的距離只有二百五十多哩,而從亞歷山大港到托卜魯克則有三百七十哩左右。因此,一旦把托卜魯克建為基地並作為我們陸上交通的起點,陸路運輸當不至於比目前更形緊張,並且可以重新從托卜魯克出動,托卜魯克的地位就是過去亞歷山大的地位,而且只需要維持人數不多但足敷使用的攻擊部隊便可。攻佔班加西以後,利比亞戰役的現階段即告結束。
四‧問題在於:需要多少時間?考慮到意軍的最精銳部隊、車輛及裝備等損失慘重,考慮到我們擁有制海權這一事實,昔蘭尼加的崩潰指日可待。的確,一切事情隨時可能發生急遽變化,因此顯然需要盡速進行。但是,如果班加西及其東部地區在三月分以內順利地為我軍佔領並用作陸軍和海軍基地,便可滿足我們的總的戰略上的需要了。
五‧因此,上述在利比亞的軍事行動,絲毫不影響同時在阿比西尼亞進行攻擊意軍的戰役。韋維爾將軍已經把第四印度師調回來。第五印度師也隨時可以調用,因此,已有可能執行進攻卡薩拉的作戰計劃,並在阿比西尼亞境內更廣泛地發動起義,同時肯尼亞的部隊也可以沿魯道夫湖向北挺進。在阿比西尼亞被切斷的義大利守軍,隨時都有可能向我們提出要求停戰的建議。這支軍隊之所以還能支持,一定是由於抱著如下的希望:以為意軍能佔領尼羅河三角洲和蘇伊士運河,從而恢復交通,使軍需物資可以取道尼羅河與紅海運來。這些希望已經落空了。另一方面,由於阿比西尼亞幅員遼闊,缺乏各種交通,特別是缺乏海上交通,以及難以維持大批軍隊的給養等原因,可能使他們不定期地拖延下去。但是,在四月底以前,駐在阿比西尼亞的意軍將會屈服或被擊潰,這種希望不是沒有道理的。
六‧當這一點變得明顯的時候,在肯尼亞以及在蘇丹和阿比西尼亞的全部精銳部隊,便可以向北移動。此後,這些部隊將成為一支後備軍,用於東地中海區域作戰。如果我們假定目前駐在中東地區軍隊的總實力約為三十七萬人(包括W‧S‧【1】第五號及第六號運輸船隊在內),我們可以有理由期望,在阿比西尼亞、昔蘭尼加、埃及和巴勒斯坦派駐必要的守軍和保安部隊以後,尼羅河流域將駐有相當於十個師的軍隊,連同從國內調去的另外兩個師,共有十二個師。這樣,這十二個師到四月底就可以調往他處(如果沒有新的干擾的話)。
【1】W‧S‧即「溫斯頓專號」(Winston』sSpecials)的縮寫,詳見本書第二卷原書第五百二十八頁。——譯者
二
七‧德國人要想違反西班牙人民和政府的意願,強行假道西班牙以進攻直布羅陀海峽,那是最危險、最無把握的冒險行動,特別是在這個時候更是如此。希特勒要壓服的已經有那麼多的憤憤不平的民族,因此他輕易不敢再得罪西班牙,這點是並不奇怪的。當然,如果得到西班牙政府的允許的話,德國人要想控制里斯本以及阿耳赫西拉斯和休達的炮台就是輕而易舉的事了。希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