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城市與人

城市是一本打開的書。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讀法。

我喜歡讀城。

※※※

由於種種原因,我多少到過國內的一些城市。每到一個城市,我都要打探一下它的歷史沿革、建築文物、風土人情,品嘗一下那裏的地方小食,在街面上逛逛,學幾句方言民諺歇後語之類,然後回來向別人學舌。每到這時,便總是不乏熱心的聽眾。而且,他們也往往都不滿足於只當聽眾,也要參與討論,發表他們對那些城市的看法,並同自己居住的城市作比較。於是我就發現:讀城,其實對許多人來說,可能都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的確,說起城市,差不多每個人都有一肚子的話要講。

中國歷來就有關於城市的各種民謠,比如「生在杭州,死在柳州」就是。與之配套的則還有「穿在蘇州,吃在廣州」兩句。後來,這個段子又被改成了「吃在廣州,穿在上海,說在北京」。這是因為上海的服裝早已超過了蘇州。而北京在衣食住行、生老病死諸方面都乏善可陳,可以誇耀的只有一張嘴,正所謂「京油子,衛嘴子,保定府的狗腿子」。這也是關於城市的老段子,只不過已經由城說到人了。其實讀城也就是讀人。所以關於城市人性格的說法也很不少,比如武漢人是「九頭鳥」而南京人是「大蘿蔔」等。這些民謠和說法,都無妨看作是民間版本的《讀城記》。它們實際上說明了這一點:中國的城市,實在是極其可讀的。

中國的城市極其可讀,中國可讀的城市又是何其之多!光是我們平時經常掛在嘴邊的,就有不少。比如偉大首都北京,國際化大都市上海;古都西安,舊邑洛陽,特區深圳,聖地延安;石城南京,泉城濟南,花城廣州,春城昆明;「白雲黃鶴」的武漢,「龍興之地」太原,「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的成都,「暖風熏得遊人醉」的杭州,「惟楚有才,於斯為盛」的長沙,「天下三分明月夜」佔了兩分的揚州,「滿街都是聖人」的泉州等等。這些城市,都風姿各異,個性鮮明,極具「可讀性」。就連一些小城,如城池完好古色古香的興城、平遙,山青水秀民風淳樸的麗江、鳳凰,徽商的根據地黟縣、歙縣,晉商的大本營祁縣、太谷,還有「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的贛州,「萬川畢匯,萬商畢集」的萬縣,也都是可讀的。如果你有條件,不妨通讀天下城市:春天到洛陽看牡丹,秋天到北京看紅葉,冬季到哈爾濱曬太陽,而夏季到台北來看雨。當然,如果你和我一樣,並沒有這個條件,那麼,你還可以讀書。比方說,讀我這本《讀城記》。

一 中國的城市

城市為甚麼可讀呢?當然是因為它有個性,有魅力。

城市的個性和魅力是我們讀城的嚮導。

的確,城市和人一樣,也是有個性的。有的粗獷,有的秀美,有的豪雄,有的溫情。因此,就像喜歡品評人物一樣,人們也喜歡議論城市。否則,就不會有那麼多的「城市民謠」了。但是,也正如有的人個性鮮明,有的人不太出眾,並不是所有的城市都會受到關注。中國的城市畢竟太多,其中大同小異的不在少數。顯然,只有那些個性特別鮮明的才會受到關注,因為個性鮮明才會有魅力。

中國有個性有魅力的城市很多。

1998年,廣州的《新週刊》出版了一期專輯,叫《中國城市魅力排行榜》,列舉了他們認為最具魅力的17個城市:北京、上海、大連、杭州、南京、蘇州、武漢、成都、重慶、拉薩、廣州、深圳、珠海、西安、廈門、香港、台北。另外,還列舉了8座「前途遠大」的城市和10座「最值得去」的小城。它們分別是綿陽、張家港、北海、三亞、九江、萬縣、惠州、綏芬河和麗江、平遙、延安、鳳凰、西昌、吐魯番、憑祥、澤當、瑪多、興城。我們知道,到1997年5月,我國共有城市666座。《新週刊》從666座城市中拈出35座來評說,掛一漏萬是在所難免的了。比方說,一些風情萬種獨具魅力的城市,如昆明、哈爾濱、烏魯木齊等等,就沒能列入;而同為邊疆小城,喀什和伊寧也許比吐魯番更「值得去」。吐魯番當然也是很值得一去的。不過,吐魯番最值得一看的卻不在城內,而在城外,比如葡萄溝、千佛洞、高昌和交河古城等,而喀什和伊寧卻有著作為城市的自身魅力。這其實不能怪《新週刊》。中國有魅力、可閱讀的城市實在是太多了。無論誰來做這個課題,都不可能說全。

1982年,國務院公佈了首批24個歷史文化名城。它們是:北京、承德、大同、南京、蘇州、揚州、杭州、紹興、泉州、景德鎮、曲阜、洛陽、開封、江陵、長沙、廣州、桂林、成都、遵義、昆明、大理、拉薩、西安、延安。1986年,又公佈了第二批名單,即上海、天津、瀋陽、武漢、重慶、南昌、保定、平遙、呼和浩特、鎮江、常熟、徐州、淮安、寧波、歙縣、壽縣、亳州、福州、漳州、濟南、安陽、南陽、商丘、襄樊、潮州、閬中、宜賓、自貢、鎮遠、麗江、日喀則、韓城、榆林、武威、張掖、敦煌、銀川、喀什,共38個。第三批公佈的名單則是:正定、邯鄲、新降、代縣、祁縣、哈爾濱、吉林、集安、衢州、臨海、長汀、贛州、青島、聊城、鄒城、臨淄、鄭州、浚縣、隨州、鍾祥、岳陽、肇慶、佛山、梅州、雷州、柳州、瓊山、樂山、都江堰、瀘州、建水、巍山、江孜、咸陽、漢中、天水、同仁,共37座。這樣一來,中國666座城市中,就有99座歷史文化名城,是「六六大順」又加「九九重陽」了。

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這些城市無疑都是極具魅力的。它們的歷史是那樣的悠久,它們的文化是那樣的古老,該有多少故事可以向我們訴說啊!即便「年輕」一點的,如上海,又是那樣的內容豐富不同凡響。然而有魅力的城市卻遠遠不止這些。一些古老的城市,如太原,就不在名單之中。太原的前身晉陽,建於三千年前,曾經做過趙國的國都,也是唐高祖李淵和五代李存勖、石敬塘、劉知遠起兵發家的「龍興之地」,後來被宋太宗趙光義火燒水淹,毀得一乾二淨片瓦無存。現在的太原城,是在晉陽廢墟北面重建的,也有一千年的歷史,而且有晉祠等名勝古跡,應該說也還是古韻猶存的。另一些新興的城市,如香港、台北、深圳、珠海,如蘭州、長春、大慶、石河子,則又有著另一種氣質和風采。何況還有美麗的濱城大連、廈門,神秘的邊城和田、景洪,幽靜的山城吉首、都勻,崛起的新城張家港、惠州,等等,等等。有誰能讀遍天下城市,閱盡人間春色呢?中國的城市,是讀不完的。

那麼,先匆匆忙忙地說個大概,如何?

※※※

中國最有魅力的城市大體上可以粗略地分為八種類型,即古都、名邑、聖地、邊關、濱城、重鎮、商埠、特區。當然,這種分類只有相對的意義。比如大同,就既是雄踞雁門關外的「塞北重鎮」,又是著名的「煤都」,還是名勝薈萃古跡繁多的歷史文化名城,也是蒙漢兩個兄弟民族和平共處的北部邊關,中原與草原的交通孔道。這樣「身兼數任」的城市實在很多。我們的分類,也只是為了解讀的方便,鑽不得牛角尖的。

這些城市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西安、洛陽、開封、南京、杭州、北京六大古都。

古都的魅力當然毋庸置疑。作為千年帝國的政治文化中心,它們往往也是我們民族文化的精華所在。儘管這些精華的聚集是皇家特權所致,但聚集本身卻是不爭的事實。這些精華因歷史的積澱而愈加厚重,因歲月的磨洗而愈見輝光。即便它們散落在斷壁殘垣尋常巷陌,流落於街頭,蒙塵於市井,也不會沉淪了它們的價值。因此,這些城市中往往有太多的陳跡可供尋覓,有太多的故事可供傳說,有太多的遺址可供憑弔,也有太多的線索可供遐想。就連那裏的民風民俗,也會有一種古老而悠長的韻味。

名邑同樣有著這樣的文化內涵。所謂「名邑」,無妨看作是資格稍微差了一點的古都。比如江陵,原本就是楚的郢都;大同,曾經是北魏的京城;成都,其實也是當過帝都的。只不過那些政權或非「正統」(如公孫述的「大成」),或非「一統」(如劉備的「蜀漢」),又沒成甚麼大氣候,就擠不進「古都」的系列,只好屈尊為「名邑」。從字面上講,所謂「名邑」,也就是「有名的城市」。一個城市,只要出了一點名揚四海的事情、人物或東西,就有了名氣,卻不一定是「名邑」。比方說,「蘇三離了洪洞縣」,上饒出了集中營,都挺有名的,卻不大好算是「名邑」。這裡說的「名邑」,主要是指那些「歷史文化名城」(包括六大古都在內)。它們都有著極其燦爛的文化和極其悠久的歷史,比如揚州3000年,江陵2600年,蘇州2500年,景德鎮1700年。其中最絕的是紹興。從公元前490年在今紹興城內龍山南麓建城起,2400年間就沒挪過一次窩,實在算得上是城市發展史上的奇跡了。

一座城市之所以成為「名邑」,顯然不僅因為它資格老、歷史長,還因為它有著獨特的風采,有著一些家喻戶曉名滿天下的東西

返回目录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