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束語】 滾滾長江東逝水

四十八回的「品評三國」到此就講完了,三國的話題卻沒有講完,也講不完。這是一個會不斷講述下去、討論下去的無盡話題。每個人都可以發表自己的看法,自己的觀點。但是,在每一種看法和觀點的背後,實際上都有不同的歷史觀作為背景和支持。那麼,我們應該持一種什麼樣的歷史觀?在這種歷史觀的指導下,我們將怎樣評價這段歷史和其中的人物呢?

在前面的四十八回,我極其粗略和簡單地講述了三國這段歷史。這個講述是不全面的、不系統的、不完整的,也不可能全面、系統、完整。因為本書(以及與本書相關的電視節目)只是《品三國》,不是《三國史》,我們不能拿《三國史》的標準要求它。但既然是「品」,那麼,有一些問題也不能不回答。比方說,三國是一段什麼樣的歷史?我們應該怎樣看待這段歷史?應該如何評價這段歷史當中的那些主要人物?

實在地講,這些問題不好回答,因為這需要科學的歷史觀和方法論。

於是,我想起了馬克思的《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日》,並重新閱讀了這部經典著作,大受啟發。什麼啟發呢?就是拿破崙的這個姪子政變後,所有人都只是「感到驚異」,卻「沒有一個人理解它」。他們有的表示了「道義的憤怒」,也有的進行了簡單的分析。只有馬克思回答了一個問題:為什麼路易.波拿巴這樣一個「平庸而可笑的人物」,居然「有可能扮演了英雄的角色」。為什麼呢?因為法國的階級鬥爭「造成了一種條件和局勢」。正是這種「條件和局勢」,使他得以粉墨登場,做出了一些讓整個歐洲政治界都感到震驚的事情。也就是說,某個歷史人物成為英雄,主要是因為當時的「條件和局勢」。在這裡,「條件和局勢」比個人的品質和素質更重要。對「條件和局勢」的分析,也比「道義的憤怒」更重要。

馬克思的這一歷史觀和方法論無疑具有普適性。它不但適合於路易.波拿巴的政變,也適用於三國這段歷史。三國,是一個英雄輩出的時代,三國的英雄,雖未必是「平庸而可笑的」,卻同樣由一定的「條件和局勢」所造就。因此,我們有必要「跳出三國看三國」,從宏觀的角度看一看當時的天下大勢。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