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篇 重歸一統】 第四十四回 坐斷東南

與曹操、劉備的白手起家艱苦創業不同,孫權尚未成年就接受了父兄留下的一片基業,並得到舊臣擁戴、新人輔佐。然而,孫權卻又是魏、蜀、吳三國當中最後一個稱帝的。他為什麼要一拖再拖?在這隱忍韜晦的背後,究竟有什麼苦衷和障礙?孫權又是怎樣應對這些困難,並最終走出困境,走向成功的呢?

上一回我們提出了一個問題,就是孫權究竟有什麼過人之處,能夠凝聚群英。這是值得討論的。我們知道,在魏、蜀、吳「三巨頭」中,孫權比較特別。曹操和劉備的基業是自己開創的,他們的江山也是自己打下的,孫權卻是接班人。不過,在所有的接班人當中,孫權又最突出。曹丕只不過為父親開創的「帝業」完成了加冕典禮,劉禪則連守住那一份家業都沒能做到。只有孫權,將父兄未竟的「霸業」發展成為「帝業」。難怪後人要這樣稱讚孫權了:「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辛棄疾《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孫權確實了不起。

孫權也讓人羨慕。曹操南征北戰九死一生,好不容易才從一無所有發展到半壁江山。劉備顛沛流離吃盡苦頭,好不容易從寄人籬下發展到偏霸一方。孫權倒好,年紀輕輕還未成年,就接受了父兄留下的一片基業。而且,就在他驚魂未定一籌莫展時,張昭和周瑜,這兩個孫策時代的舊臣老將,就像兩根擎天大柱,為他撐起了即將塌陷的天空。然後是魯肅、呂蒙、陸遜、顧雍,前赴後繼,際會風雲。孫權甚至用不著像曹操和劉備那樣,差不多每次戰爭都披堅執銳親臨前線。許多時候,比如赤壁之戰,夷陵之戰,他都只要坐鎮後方遙控指揮就行了。所以,很多人都認為孫權有福氣,周澤雄先生甚至稱他為「福帥」。

其實,孫權也不容易。

眾所周知,在魏、蜀、吳三國當中,孫權是最後稱帝的。是他不想嗎?當然不是。是他不能嗎?也未必。建安二十五年(公元二二○年)十月,曹丕稱帝,改元黃初。半年以後,即魏文帝黃初二年(公元二二一年)四月,劉備稱帝,改元章武。這個時候,孫權如果也跟著來,並沒有什麼不可以。就連阿Q都知道,和尚摸得,我摸不得?再說大漢亡都亡了,你不稱帝,又向誰稱臣?孫權的選擇,是在劉備稱帝四個月後(黃初二年八月),向曹丕「使命稱藩」,也就是派出使節,表示臣服,還送回了被俘的魏將于禁。而且,在三個月後(黃初二年十一月),孫權又接受了曹丕的冊封的吳王稱號。這是他第一次放過稱帝的機會。

第二次是在黃武二年(公元二二三年)的四月。黃武,是東吳的年號。曹丕稱帝前,因為大漢王朝名義上還存在,所以大家都用漢獻帝的年號。曹丕和劉備稱帝以後,就都用自己的了,比如黃初和章武。孫權雖然沒有稱帝,但封了吳王,也是獨立王國,於是在第二年也改了年號,叫黃武。也就是說,漢獻帝下臺以後,就沒有統一年號了。為了表示對三國一視同仁,我在講到哪個國家的事情時,就用哪個國家的年號。這會給讀者帶來閱讀麻煩,但沒有辦法。好在這些年號後面都有公曆年份,還不至於讓人看得一頭霧水。

據《三國志.吳主傳》,黃武二年的四月,群臣向孫權勸進,要他當皇帝,被孫權拒絕(權不許)。一般地說,歷史上這些豪強人物要上「尊號」,無論稱王稱帝,都是先由下面的人勸進,自己則要一讓再讓。比如曹操的慣例,是要讓三回。劉備不肯稱帝,諸葛亮也勸了的。然而這回孫權的「不許」,卻不是裝模作樣,而是真沒同意。不同意的原因,據本傳裴松之註引《江表傳》,是孫權於心不忍。孫權說,大漢王朝衰敗成這個樣子(漢家堙替),寡人一點忙都幫不上(不能存救),哪裡還有心思爭這個呢(亦何心而競乎)?

這當然是假話,鬼都不信的。你如果當真心存漢室,為什麼接受「曹賊」的封號?你如果當真高風亮節,那就連吳王也不要做呀!吳王做得,吳帝怎麼就做不得?所以群臣就認為孫權的辭讓無非做秀,便一再堅持(固重以請)。孫權沒有辦法,這才說了一點實話。孫權說,寡人為什麼接受曹魏的封號呢?因為當時劉玄德已經要打過來了(指夷陵之戰),曹魏方面又有幫我們一把的意思。寡人很清楚,這種幫助,其實是要挾。如果寡人不俯首稱臣,他們就會和劉備一齊殺將過來(與西俱至),讓我們「二處受敵」。這個後果太嚴重(於孤為劇),所以寡人不得不忍氣吞聲「就其封王」。這個意圖(低屈之趣),寡人知道諸位一直沒有完全想通(似未之盡),現在就趁機解釋一下吧(今故以此相解耳)!

這話也只有一半是實。它可以解釋黃初二年(公元二二一年)為什麼受封,卻無法解釋黃武二年(公元二二三年)為什麼不稱帝。因為我們知道,這時劉備已經戰敗於夷陵,孫權與曹丕也已經翻臉。孫權和曹丕翻臉是在前一年(公元二二二年)。他改元黃武,也是這個原因。這一點,《三國志.吳主傳》其實有說法,即「權遂改年,臨江拒守」。意思也很清楚:寡人不認你這個皇上,也不用你那個年號了,要打就來打吧!

這就奇怪。既然孫權與劉備、曹丕都翻了臉,他還等什麼?

道理也很簡單。正因為都翻了臉,就更沒有安全感了。實際上孫權最大的問題就是沒有安全感。據《三國志.吳主傳》,孫權在接受曹丕封號之前曾給諸將下了一道命令。孫權說,生存的時候不忘滅亡(存不忘亡),安全的時候憂慮危險(安必慮危),這是古人留下的最好的教導(古之善教)。何況諸位人在邊境(處身疆畔),面對強敵(豺狼交接),難道可以輕率疏忽不想到意外嗎(輕忽不思變難哉)!很顯然,孫權是一直將曹、劉視為「豺狼」,從來就沒放鬆過警惕。

不過孫權也知道,曹操其實是惹不起的,也就躲得起。所以,翻臉後「猶與魏文帝相往來」。劉備那邊,也不要得罪得太厲害,還是見好就收。最好兩家都不得罪,或者又打又拉,都不把事情做絕。這大約就是孫權的心思。不信你看他那個年號叫什麼?黃武。分明就是曹丕的黃初加劉備的章武。等到後來稱帝,他的年號就叫「黃龍」了(這時蜀的年號叫建興,魏的年號叫太和)。那意思也很清楚:寡人已經鯉魚跳了龍門,其奈我何!

這就是孫權了。他走的是一條既不同於曹操,也不同於劉備的道路。史學大師翦伯贊先生有一句妙語,說曹操是「把皇袍當襯衣穿」。據此,我們可以說:劉備,是把襯衣當皇袍穿;孫權,則是把皇袍反過來穿。或者說,孫權是自己做一件皇袍,先反穿著。等到時機成熟,很方便就能正過來穿。陳壽說孫權「有句踐之奇英」(《吳主傳》評),這實在再準確不過。請大家想想,句踐,豈非正是一個可以反穿衣服的人?只不過他穿的是王袍而已!

現在,我們可以回答上一回提出的問題了:為什麼孫權能夠得到老臣擁戴新人投奔,會引得眾多英雄競相效力?就因為他有「句踐之奇」,乃「英人之傑」。毫無疑問,一個能夠這樣做皇袍和穿皇袍的人,正是周瑜、魯肅他們希望輔佐的。

那麼,孫權是這樣的人嗎?

是。孫權這個人,大約是有些特殊天賦的。《三國志.吳主傳》引劉琬的話,說他「形貌奇偉,骨體不恆」。怎麼個「骨體不恆」呢?裴松之註引《獻帝春秋》說是「長上短下」。怎麼個「形貌奇偉」呢?注引《江表傳》說是「方頤大口,目有精光」。頤,就是面頰。「方頤大口」大約就是威武雄壯,「目有精光」則自然是炯炯有神了。他的性格也很好,是「性度弘朗,仁而多斷,好俠養士」。更重要的是,他很早就參與孫策的軍政要務(每參同計謀),而且發表的意見往往讓孫策吃驚(策甚奇之,自以為不及也)。於是,孫策便經常把他帶在身邊,而且在群僚畢至之時會回過頭來對他說,兄弟,這些人今後都是你的大將。

孫策沒有錯看孫權。我們知道,孫權接班時才十八歲,正所謂血氣方剛,何況原本頗有俠氣!然而一旦接手政權,就立即變得沉穩起來。前面說過,就在孫權剛剛接班的那一年,經周瑜勸說和推薦投奔孫權的魯肅,曾經為孫權規劃了一個宏偉藍圖,明確提出要「建號帝王以圖天下」。當時孫權怎麼說呢?孫權只是淡淡地說了一句:孫某在地方上盡力,不過是為了輔佐漢室罷了(今盡力一方,冀以輔漢耳)。你說的那個事情,不是本將軍能夠想能夠做的(此言非所及也)。這話依我看,恐怕是打官腔。因為當時的情況,正如呂布所說,是「郡郡作帝,縣縣自王」(見《三國志.呂布傳》裴松之註引《英雄記》所載呂布與蕭建書),想做皇帝的不在少數。別人想,孫權就不想?我看也是想的。事實上,據《三國志.魯肅傳》,二十二年以後孫權稱帝,登壇之前還特地回過來對眾人說,當初魯子敬就想到了今天,真可謂「明於事勢」了。可見「非所及也」是言不由衷,「明於事勢」才是心裡話,只不過以孫氏集團的實力和孫權個人的能力,此刻還做不了皇帝夢,不能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