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一案中有一個不解之謎,那就是諸葛亮在臨終前,為什麼要做出不利於魏延的撤軍部署。這個部署真與兩人的軍事路線分歧有關嗎?諸葛亮北伐時,為什麼不採納魏延的「子午谷奇謀」?在這個分歧的背後,有什麼不能公開的隱情?諸葛亮數出祁山,勞而無功,卻仍然鍥而不捨地進行北伐,又究竟是為了什麼呢?
上一回我們講了魏延一案。此案的性質,現在大致上已經清楚,即魏延的「作亂」不是「謀反」,而是「內訌」。其直接責任人,是楊儀和魏延自己。但是,諸葛亮也有脫不了的干係,因為他在臨終前做了一個奇怪的部署。據《三國志.魏延傳》,諸葛亮病重時,召開了一次秘密的「榻前會議」,與會的有長史楊儀、司馬費禕、護軍姜維等人。諸葛亮交待,自己死後立即撤軍,讓魏延斷後。如果魏延不服從命令,就不管他,部隊逕行開拔。
這事十分可疑。眾所周知,當時北伐軍中,除諸葛亮外,魏延的地位是最高的,任前軍師、征西大將軍、假節、封南鄭侯。南鄭侯是縣侯,爵位最高;大將軍是實職,軍銜最高;假節就是有尚方寶劍,權威最高。按照常規常理,接替諸葛亮指揮全軍行動的,當然應該是魏延。然而諸葛亮卻指定了楊儀。楊儀是什麼職務?丞相長史加綏軍將軍。丞相長史就是丞相府秘書長,其實是大管家。綏軍將軍則是不統帥部隊的「光桿司令」,實際上是軍隊裡的文職人員。也就是說,諸葛亮的這個部署,是軍權不交給軍人卻交給文人,不交給高官卻交給低官,不交給「副統帥」卻交給「秘書長」。如此顛倒錯亂,難道不奇怪嗎?
於是我們就要問:一,諸葛亮為什麼不用魏延而用楊儀?二,他召開的這個「秘密榻前會議」為什麼不通知魏延參加?三,諸葛亮為什麼料定魏延不會服從命令。而且要求部隊不管魏延自行出發?這裡面最奇怪的是這一條:「若延或不從命,軍便自發。」誰都看得出來,這簡直就是置魏延於死地,或者逼他謀反,至少也是準備拋棄他嘛!其中利害,諸葛亮不會不知道。那麼,他為什麼還要這樣做呢?
也有三種解釋。《三國演義》的說法,是諸葛亮料定魏延會造反。這當然能夠解釋所有的疑團。但這是小說家言,靠不住的。事實上,沒有哪個嚴謹的歷史學家會採用這個說法。就連對諸葛亮推崇備至的那些學者(比如餘明俠先生),也都認為所謂「魏延謀反」實為「當時的一大冤案」(見《諸葛亮評傳》)。所以,此說不能成立。
但是,魏延不謀反,諸葛亮就有麻煩——統帥拋棄副統帥,你說這是什麼事?所以,某些既認為魏延冤枉又維護諸葛亮的歷史學家,就主張《三國志》所載並非事實。比如呂思勉先生的《三國史話》就認為,諸葛亮病危時,並沒有制定退兵計劃就突然去世。所謂「令延斷後,姜維次之」是楊儀的計劃,不是諸葛亮的計劃。撇下魏延逕自開拔,自然也是楊儀的主張,不是諸葛亮的主張。諸葛亮壓根兒就沒說過「若延或不從命,軍便自發」的話。按照陳邇冬先生《閒話三分》的猜測,這話很可能是楊儀等人假傳「丞相遺命」。
這當然也講得通。魏延不在身邊,孔明死無對證,「丞相遺命」之類的「口諭」,還不是由著楊儀之流信口雌黃?而且,這種說法還有一個好處,就是一了百了,什麼問題都解決了。可惜,這只是猜測,只是推理,一點證據都沒有。
於是,我們不得不面對第三種可能:諸葛亮確實召開了秘密的「榻前會議」,也確實做了「令延斷後,姜維次之;若延或不從命,軍便自發」的部署。至於諸葛亮為什麼要做出這樣的一個不利於魏延的部署,張作耀先生《劉備傳》的解釋,是諸葛亮對魏延不信任。為什麼不信任呢?因為他們「在軍事戰術上有分歧」。
這個說法有證據嗎?有。《三國志.魏延傳》說,每次出征(每隨亮出),魏延總是要向諸葛亮請兵(輒欲請兵萬人),讓他單獨率領一支隊伍走不同的路線,兩路出擊,會師潼關(與亮異道會於潼關),就像當年韓信替劉邦打天下那樣(如韓信故事),而諸葛亮也總是不答應他(制而不許)。於是魏延便認為諸葛亮膽小怕事(謂亮為怯),因懷才不遇而憤憤不平(歎恨己才用之不盡)。
魏延與諸葛亮存在分歧還有一個實例,那就是所謂「子午谷奇謀」。我們知道,蜀軍從漢中北進中原,必經秦嶺,而跨越秦嶺的路線則有三條。一條是東面的子午谷通道,全長六百多里,出口即長安;一條是中間的駐谷通道,全長四百多里,出口即武功;還有一條是西面的斜谷通道,全長五百里,出口即郿國(郿縣)。斜穀道中段有一條西北向的道,叫箕谷。從箕谷出散關,就到了陳倉。建興六年(公元二二八年)春,早已抵達漢中的諸葛亮決定發起進攻,開始他的第一次北伐。走哪條路,就成了問題。
據《三國志.魏延傳》裴松之註引《魏略》,當時諸葛亮是召開了軍事會議的,會議地點是在南鄭。在會上,魏延第一次提出了兵分兩路的主張。具體地說,就是由他自己率領五千精兵,再加搬運糧草的五千人,從褒中出發,沿秦嶺而東,順子午谷而北。不用十天,就可以到達長安。與此同時,諸葛亮也親率大軍走斜谷,挺進郿國、陳倉。魏延說,鎮守長安的,是曹操的女婿夏侯楙(楙音「茂」)。這是一個沒有用的公子哥兒(怯而無謀)。聽說末將神兵天降,肯定嚇得掉頭就跑(必乘船逃走)。長安城裡並沒有什麼像樣的官員(惟有御史、京兆太守耳),錢糧卻很充足,末將足可抵擋一陣。等丞相兵到,兩軍會合,咸陽以西不就搞掂了嗎(一舉而咸陽以西可定矣)?諸葛亮不聽。
這就是所謂「子午谷奇謀」。這是「諸葛亮時代」的一段有名的公案,也是史學家爭論不休的一個問題。很多人都想不通諸葛亮為什麼不採納魏延的建議,出奇兵走子午谷打曹魏一個措手不及。其實,魏延的建議包括兩個內容。一是分兵(魏延率領萬人走子午谷,諸葛亮率領大軍走斜谷),二是奇襲(直搗長安)。因此,此案也包括兩個問題。一是諸葛亮為什麼不讓魏延分兵,二是諸葛亮為什麼不走子午谷。
先說分兵。分兵其實很正常。劉備和關羽就常常分兵,《隆中對》也說「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魏延自己也說「如韓信故事」。可見魏延是把諸葛亮擬於劉邦、劉備,把自己看作韓信、關羽,並無不忠,也並無不妥。此其一。其二,諸葛亮也不是絕不分兵。據《三國志.諸葛亮傳》,他後來的決策,就是揚言要從斜谷攻郿國,並且派趙雲和鄧芝佔據箕谷,自己卻親率大軍進攻西邊的祁山。所以,分兵並非絕不可行。但諸葛亮派趙雲、鄧芝不派魏延,就讓人覺得他對魏延不信任。
這個說法可以討論。因為第一,趙雲和鄧芝率領的只是「疑軍」,並不一定非派誰不可。何況這時趙雲的地位也不比魏延低(兩人均在建興元年封為亭侯,趙雲的職務是中護軍、鎮東將軍,魏延的職務是丞相司馬、涼州刺史)。派趙雲不派魏延,不能說就是對魏延不信任。第二,從魏延的履歷看,諸葛亮對他還是重用的。畢竟,魏延是劉備賞識的人,正所謂「先主重臣」。劉備在世時,他已經從牙門將軍、鎮遠將軍,一直做到鎮北將軍。諸葛亮接手後,又封都亭侯。建興五年(公元二二七年),諸葛亮進駐漢中,任命魏延為前部指揮官(督前部),兼任丞相司馬、涼州刺史。建興八年(公元二三○年),又晉升他為前軍師、征西大將軍、假節。爵位也升了兩級,從亭侯(都亭侯)晉升為縣侯(南鄭侯)。另外,據《三國志.劉琰傳》,劉琰與魏延鬧矛盾,被諸葛亮責備的還是劉琰。所以,此說不大講得通。
再說子午谷。這也是歷史上爭論頗多的一個問題。爭論的焦點,多半在魏延的奇謀是否可行。一派認為,諸葛亮不用魏延之計,實在可惜。眾所周知,對於諸葛亮的這次北伐,曹魏方面是毫無思想準備的(略無備預)。等到蜀軍出現在祁山,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就同時「叛魏應亮」,結果「關中響震」,曹魏集團「朝野恐懼」。這個時候,如果魏延的五千精兵也出現在長安,那將是何等情況?惜乎孔明太過謹慎,以至於坐失良機。這當然很在理。不過,反對派的意見也不容忽視。他們認為,魏延的方案,未知數太多。比方說,魏延料定夏侯楙會棄城逃跑,萬一不跑呢?或者夏侯楙跑了,其他將領固守呢?何況魏國名將郭淮等人近在咫尺。一旦長安死守,郭淮來援,並無太多糧草的魏延軍隊豈不就被包了餃子?魏延說諸葛亮的大軍從斜谷北上隨後就到。那麼,趕不到呢?要知道,無論子午,還是斜谷,所經都是崇山峻嶺,道路艱險,氣候多變,行程算不了那麼準的。遠道襲人,事機難測。故千里用兵,必須慎之又慎。何況魏延之軍跋山涉水千辛萬苦,走到長安已是強弩之末,怎麼敵得過夏侯楙守株待兔以逸待勞?所以,諸葛亮不用魏延之計,顯然是對的。
這些說法當然都有道理,但我以為,也都沒有說到根本。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