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篇 重歸一統】 第三十九回 痛失臂膀

正如李嚴之廢疑竇叢生,馬謖之死也是一個謎。關於馬謖的下落,《三國志》有三種不同記載;對於諸葛亮的「揮淚斬馬謖」,歷史上也有不同的意見。那麼,諸葛亮為什麼要斷然處置馬謖,又為什麼會一再流淚?在他「戮謖以謝眾」的背後,除了嚴明軍紀和執法如山以外,還有沒有什麼不為人知的難言之隱呢?

上一回我們講了李嚴之廢,這一回我們講馬謖之死。

馬謖的故事,在中國可謂家喻戶曉。演義有「揮淚斬馬謖」,京劇有「失街亭」、「空城計」、「斬馬謖」,合稱「失空斬」,是久演不衰的摺子戲。無論小說還是戲劇,從藝術的角度講都非常精彩。但要說歷史真相,卻很麻煩。就連街亭戰敗之後,馬謖是死是活,都說不清。我們知道,《三國志》一書中,馬謖是沒有傳的。馬謖的結局,只能到別人的傳裡面去找,而《三國志》的相關記載卻說法不一。《諸葛亮傳》說,諸葛亮還軍漢中後,便「戮謖以謝眾」。《王平傳》也說「丞相亮既誅馬謖」。依此說,馬謖係為諸葛亮所殺。《馬良傳》則說「亮進無所據,退軍還漢中。謖下獄物故,亮為之流涕」。依此說,馬謖是下了大獄,死在獄中。《向朗傳》的說法就更不一樣,道是「謖逃亡,朗知情不舉,亮恨之,免官還成都」。按照這個說法,馬謖竟是跑了,還連累他的好朋友向朗罷了官。同是一個人(陳壽),同是一本書(《三國志》),就有三種說法。治史之難,由此可見一斑。

那麼,馬謖到底怎麼樣了?是跑了、殺了,還是死於獄中?

我認為可以說是被殺了。因為《諸葛亮傳》的記載不會錯,而其他三傳的說法也可以統一。事實上,所謂「戮謖以謝眾」,也可以是判處死刑,不一定就是驗明正身,綁赴刑場,斬首示眾。這樣一來,就好解釋了。比方說,有人就認為事情是這樣的:諸葛亮判處馬謖死刑(戮謖以謝眾),馬謖聞訊逃跑(謖逃亡),又被抓回來關進大獄,還沒來得及執行就死了(下獄物故)。不過我覺得這種可能性不大。因為據《三國志.馬良傳》裴松之註引《襄陽記》,馬謖臨終前曾上書諸葛亮,說明公看待馬謖就像看待親生兒子,馬謖尊敬明公就像尊敬父親。因此,請明公像大舜處置治水不力的鯀那樣處置馬謖(願深惟殛鯀興禹之義),不負我們恩猶父子的深情(使平生之交不虧於此)。這樣,我馬謖就算是死,也沒有遺憾了(謖雖死無恨於黃壤也)。馬謖的態度既然如此,怎麼可能在被捕後逃亡?

不過,馬謖不大可能在被捕後逃亡,並不等於說他不會跑。因為他還可能在被捕前逃亡。大家想想,馬謖寫這封信是在什麼時候?《襄陽記》說是「臨終」,也就是下了大獄被判死刑之後了。此前,作為一個敗軍之將,出於本能拔腿就跑,也並非不可能。如此看來,事情可能是這樣的:馬謖丟失街亭後,曾經逃跑(謖逃亡),但後來被抓獲,或者自首。馬謖自知罪不可贖,便上書丞相,表示「願深惟殛鯀興禹之義」。諸葛亮也依法宣判處馬謖死刑,以謝國人(戮謖以謝眾)。只不過,未及治罪,馬謖就死在獄中(下獄物故)。

這一猜測,比前面那個說法可能合理一些,馬馬虎虎講得過去。當然,這裡面仍然缺失一些環節,比如馬謖究竟是被捕還是自首,就沒有材料可以證明。他的逃亡是在被判死刑之前還是之後,也不能確定。但不管怎麼說,諸葛亮下達了死刑命令,大約總是事實。這也是有旁證的。仍據前引《襄陽記》,馬謖死後,蔣琬到了漢中,對諸葛亮說,現在天下尚未安定,正是用人之時。這個時候,殺這樣傑出的人才實在太可惜(天下未定而戳智計之士,豈不惜乎)。諸葛亮聽了蔣琬的話,流著眼淚說了一番不得不殺的理由。如果諸葛亮並未殺馬謖,就用不著這番解釋。由此可見,無論馬謖是死在刑場,還是死在獄中,都是被諸葛亮判了死刑的,所以《諸葛亮傳》才說諸葛亮「戮謖以謝眾」,《王平傳》也才說「丞相亮既誅馬謖」。因此,只要不鑽牛角尖,「揮淚斬馬謖」的說法完全可以成立。

於是,我們就有了兩個問題。第一,馬謖該不該殺?第二,諸葛亮想不想殺?

先說該不該殺。這個問題,當時就有爭論,後來也眾說紛紜。比如蔣琬,就認為不該殺。東晉歷史學家習鑿齒就更是發表了長篇大論,甚至認為諸葛亮不能戰勝曹魏,原因就在於此(諸葛亮之不能兼上國也,豈不宜哉)。習鑿齒說,蜀漢原本弱小(僻陋一方),人才又很稀缺(才少上國),居然還「殺其俊傑」!如此用人,要想成就大業,豈不是太困難了嗎(將以成業,不亦難乎)?因此習鑿齒說,諸葛亮在對待馬謖的問題上,實在很難說是明智的(難乎其可與智者也)。

蔣琬是諸葛亮的親信,習鑿齒則是歷史上第一個把曹操定位「篡逆」,主張以蜀漢為正統的人,他們對諸葛亮並無偏見,卻都批評不該殺馬謖,這就值得思考。事實上,在戰爭年代,將領是輕易殺不得的。因為勝敗乃兵家常事,而人才是制勝的法寶。如果打了敗仗就該殺,請問有多少人可供你殺?何況你這邊殺掉一個人才,敵人那邊就增加一份勝算,豈非親痛仇快?這其實也是蔣琬和習鑿齒要批評諸葛亮的原因。比如蔣琬就說「楚殺得臣,然後文公喜可知也」,習鑿齒也說「楚成暗得臣之益己,故殺之以重敗」。蔣琬和習鑿齒講的是同一個典故,就是楚晉城濮之戰,故事記載在《春秋》和《左傳》的僖公二十八年。故事裡面的人物——得臣,又叫子玉,是當時的楚軍統帥。這一仗,楚國是打敗了的。戰敗以後,楚成王就派使節去對得臣說,閣下是要回到封地,不知父老鄉親會怎麼樣(大夫若入,其若申、息之老何)?這意思如杜預的《集解》所云,是「何以見其父老」。得臣沒有辦法,只好自殺。但得臣雖然自殺,卻是成王所逼,因此《春秋》說「楚殺其大夫得臣」。這下子敵人高興了(晉侯聞之而後喜可知),楚國這邊則如習鑿齒所說,是加重了失敗(重敗)。蔣琬和習鑿齒講這個故事,意思也很清楚:楚成王殺得臣,晉侯喜出望外;諸葛亮殺馬謖,曹魏方面難道就不會拍手稱快?

當然,馬謖失了街亭,誤了大事,那是應該處分的,但不等於一定要殺頭。比方說,也可以降級貶官或者罰他軍前效力,責令其戴罪立功。這也是處分敗軍之將的常規辦法。從這個意義上說,馬謖是不殺也可,或可殺可不殺。

馬謖可以不殺,諸葛亮也並不想殺,流淚就是證明。陳邇冬先生的《閒話三國》在講到諸葛亮為什麼要流淚時,總結了四個原因,第一條就是「惜馬謖」。諸葛亮為什麼痛惜馬謖呢?也有三個原因。第一,馬謖是親信。第二,馬謖是人才。第三,馬謖有威望。據《三國志.馬良傳》,馬謖是馬良的弟弟。馬良、馬謖兄弟一共五人,個個是人才(並有才名),最傑出的是馬良。當時的民諺說:「馬氏五常,白眉最良。」白眉,就是馬良。可惜,在夷陵之戰中,馬良陣亡了。所以他這個弟弟馬謖,便要算做「烈屬」。馬良和諸葛亮的關係是極好的,好到稱兄道弟的程度。裴松之甚至認為他們兩人要麼曾經結拜,要麼本是親戚。馬良犧牲後,諸葛亮對他的弟弟馬謖也十分關照。馬謖臨終前曾上書諸葛亮,說「明公視謖猶子,謖視明公猶父」,講的就是這種關係。這個說法,從年齡輩分看並不合適。因為馬良稱諸葛亮為「尊兄」,馬謖比諸葛亮也只小七歲。但中國歷來就有「長兄如父,長嫂如母」的說法,劉曄也說劉備和關羽「恩猶父子」。可見諸葛亮之於馬謖,就是如父的長兄。

於是有人便因此而認為,諸葛亮的重用馬謖是「任人唯親」。這其實是不對的,因為馬謖確實是人才。據《三國志.馬良傳》,馬謖其人「才器過人,好論軍計」,丞相諸葛亮「深加器異」,以至於「每引見談論,自晝達夜」。大家想想,諸葛亮公務繁忙日理萬機,哪有時間胡吹海哨侃大山,擺龍門陣?他和馬謖作徹夜談,當然是因為馬謖的見解頗多可取之處。事實上,諸葛亮是採納過馬謖的建議的。據《三國志.馬良傳》裴松之註引《襄陽記》,建興三年(西元二二五年)諸葛亮征南中,馬謖送行數十里。臨別之際,諸葛亮對馬謖說,我們兩人雖然策劃了好幾年(雖共謀之歷年),但我想今天你一定有更好的建議(今可更惠良規)。馬謖便提出了著名的「十六字方針」:「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心戰為上,兵戰為下。」諸葛亮「納其策」,這才有了後來的「七擒孟獲」。

當然,沒有馬謖的建議,我估計諸葛亮也會這麼做。但馬謖能夠和他想到一處,豈非英雄所見略同?可見馬謖是人才。正因為是人才,所以也有威望。仍據《襄陽記》,馬謖死時,為他流淚的竟達十萬人之多(於時十萬之眾為之垂涕)。可見痛惜馬謖之死的,並非只有諸葛亮一人,也可見馬謖其實可以不殺。

這就有了第三個問題:既然如此,諸葛亮為什麼仍然要殺馬謖?

前面講過,這個問題,蔣琬是問過諸葛亮的。諸葛亮的回答是什麼呢?諸葛亮流著眼淚說,孫武之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