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 三國鼎立】 第三十六回 永安託孤

兵敗猇亭之後,劉備便在次年四月病逝於永安宮。去世前,他妥善地安排了後事,傳位於劉禪,託孤於諸葛亮,還說了若嗣子不才君可自取的話。對此,歷史上有截然不同的兩種評價。那麼,劉備說這番話,其目的和想法究竟是什麼?在白帝城託孤的背後,有沒有諱莫如深的難言之隱呢?

蜀漢章武二年(西元二二二年)閏六月,劉備兵敗猇亭,退回永安縣,駐蹕白帝城。這時的劉備,既心力交瘁,又身染疾病,而且一病不起。劉備知道,自己已將不久於人世,便開始有條不紊地安排後事。所謂「後事」,主要是蜀漢政權交給誰。依照世襲制,皇位當然要傳給劉禪。但那時劉禪才十七歲,還是未成年人,才能似乎也遠遠比不上劉備。這就要有人輔佐,劉備選定的是諸葛亮和李嚴。這一點,《三國志.先主傳》說得很清楚:「先主病篤,託孤於丞相亮,尚書令李嚴為副。」託孤之後,章武三年四月二十四日(西元二二三年六月十日),劉備駕崩於永安宮,享年六十三歲。

劉備的託孤,在三國史上是一件大事,因為它把劉備集團和蜀漢政權不太長的歷史一分為二:前期,領導人是劉備;後期,主心骨是諸葛亮。這個分期,是永安宮託孤的直接結果。據《三國志.諸葛亮傳》,劉備病重的時候,特地將諸葛亮從成都召到永安「屬以後事」,而且說了一段語重心長的話。劉備對諸葛亮說,先生的才能,是曹丕的十倍(君才十倍曹丕),一定能夠安邦定國,成就大業(必能安國,終定大事)。因此,請先生酌情處理。如果劉禪還行,請輔佐他(若嗣子可輔,輔之)。如果這孩子不成器(如其不才),先生不妨自行其是(君可自取)。諸葛亮聽了,淚流滿面,泣不成聲地說,為臣一定竭盡全力輔佐皇上(臣敢竭股肱之力),忠貞不貳報效國家(效忠貞之節),直到獻出自己的生命(繼之以死)。劉備便又下詔訓示劉禪,今後要像對待父親那樣對待丞相(汝與丞相從事,事之如父)。

這就是著名的「永安託孤」,歷史上的爭論也由此而起。

最先表示肯定和讚揚的是陳壽。陳壽在《三國志.先主傳》的評語中說,劉備此舉,是古往今來君臣關係中最大公無私的典範(誠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軌)。為什麼呢?因為劉備把整個國家和親生之子全都託付給了諸葛亮(舉國託孤於諸葛亮),自己一點想法都沒有,已經到了毫無保留和沒有二心(心神無貳)的程度。我想,陳壽這樣說,無非因為劉備把話說到了「如其不才,君可取之」的份上。這句話是什麼意思,陳壽沒有明說,我們不能亂猜,但一般都理解為如果劉禪「扶不起來」,就請諸葛亮取而代之。那麼,這在一個以君主世襲為天經地義的時代,就不但難得,而且堪稱偉大了。因為這意味著把國家和人民的利益看得高於一切。為了國家和人民,寧肯犧牲自己這個家族,放棄天賦的和神授的權力。這當然是大公無私(君臣之至公),當然是空前絕後(古今之盛軌)。

但問題是,這可能嗎?

我的看法是不可能。第一,中國歷史上從無此例。無論劉備之前的秦皇漢武,還是劉備之後的唐宗宋祖,從來就沒有一個皇帝會因為自己的兒子不中用,就把江山社稷讓給別人的。他們日之所思夜之所想,都是如何保證自己家族的統治,子孫萬代綿延不絕。這是歷朝歷代所有皇帝的共性,劉備怎麼可能是例外?第二,就算劉備是一個例外,我們也不知道他的這種想法從何而來。因為中國歷史上只有「改朝換代」的帝王思想,並無「輪番為治」的民主觀念。劉備如果有,豈不成了華盛頓?第三,就算劉備想當華盛頓,諸葛亮也不敢當亞當斯或者傑斐遜,因為沒有人認為這種替代是正當的。孫權勸曹操代漢,曹操就說孫權不懷好意;劉備讓諸葛亮「自取」,難道不也是把諸葛亮放到火上去烤?何況曹操只不過架空皇帝,就被罵作「漢賊」;諸葛亮如果當真取代劉禪,又會被看作什麼?

因此,後世就有不少人對陳壽的說法持相反意見。最先質疑的是晉代的孫盛,他認為劉備的託孤簡直荒唐(備之命亮,孰甚矣)。據《三國志.諸葛亮傳》裴松之註,孫盛對此發表了很長的一段議論。在他看來,託孤的關鍵在於選準了人,而不在於怎麼說。如果選對了人,就用不著這麼說,因為你不說這話對方也會忠貞不貳(苟所寄忠賢,則不須若斯之誨);如果選錯了人,就更不能這麼說,因為這等於打開篡位叛逆的途逕(如非其人,不宜啟篡逆之塗)。所以孫盛說,古往今來,沒有這麼託孤的(古之顧命,必貽話言,詭偽之辭,非託孤之謂)。只不過劉備的運氣好,碰巧劉禪是個缺心眼的,不會胡思亂想(幸值劉禪暗弱,無猜險之性),諸葛亮威望又高,鎮得住(諸葛威略,足以檢衛異端),這才沒鬧出事來。要不然,早就滿城風雨,人心大亂了。

現在看來,孫盛的批評還是比較客氣的,只不過認為劉備「失言」而已。所以,近人盧弼的《三國志集解》在反駁孫盛時,就認為劉備的託孤之辭乃「情之所出」的有感而發(有所感於中,不覺言之如是),根本來不及想什麼別的(啟釁之說容暇計乎)!盧弼認為,當時劉備擔心的是「嗣子不肖」,焦慮的是「成業之傾敗」,想到的是要「發憤授賢」,怎麼可能有那麼多花花腸子彎彎繞,憑什麼要懷疑他心存詭詐(何疑為偽乎)?

這當然也是一種說法,而且不無道理。但必須指出,所謂「情之所出」也只是猜測之詞。畢竟,我們不是劉備,誰也不能肯定劉備就是這麼想的。既然盧弼可以猜測,別人當然也可以。比如張作耀先生的《劉備傳》,就認為劉備別有用心,而且「其意甚明」,那就是變著法地逼著諸葛亮表忠心。張先生認為,劉備對諸葛亮其實是「懷有很大疑慮」的。為了保證兒子的皇位穩如泰山,他不惜「把諸葛亮逼到沒有迴旋的餘地」,只能跪下來淚流滿面地賭咒發誓。正如王夫之《讀通鑑論》所言,劉備把話說到那個份上,諸葛亮除了把心掏出來給他看,還有什麼辦法能消除疑慮呢(非剖心出血以示之,其能無疑哉)!因此,劉備的這番託國之辭並不是「心神無貳」,反倒是「陰懷詭詐」。

顯然,這裡有一個關鍵問題,就是「如其不才,君可自取」這八個字到底是什麼意思。對此,今人方北辰先生另有說法。方先生《三國志注釋》一書說,「君可自取」的取,不是取代的意思,而是選取的意思。「如其不才,君可自取」這句話翻譯過來,就是如果那孩子不成器,先生可以自行選取處置辦法。其實辦法也很簡單,就是從劉備的其他兒子當中另外挑一個當皇帝。也就是說,劉備賦予諸葛亮的,是廢立之權,並非要他自立為君。

這是有道理的。第一,除劉禪外,劉備至少還有兩個兒子,即魯王劉永和梁王劉理,有得挑。第二,據《三國志.先主傳》裴松之註引《諸葛亮集》,劉備臨終時曾把魯王劉永叫到跟前,對他說,朕死了以後,你們兄弟要「父事丞相,令卿與丞相共事而已」。這和劉備對劉禪說的話如出一轍,也可以理解為已把劉永視為「第二梯隊」。第三,賦予諸葛亮以廢立之權,已是十分破格,算是信任到家了,不可能再說把皇位也讓出去的話。

所以,我認為方先生的解釋是講得通的,至少也是一家之言。按照這種解釋,劉備確實把家和國、兒子和政權都託給了諸葛亮,也確實是「心神無貳」,是「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軌」。諸葛亮對劉備所說的那一段話,當然也不是因為被逼到了牆角,不得不「剖心血以示之」,而是發自肺腑的感激涕零。因此,我在前面沒有將「君可自取」翻譯為「先生可以取而代之」,而是翻譯為「先生可以自行其是」。實際上,賦予臣子自行其是之權,這在當時,已經是皇恩浩蕩,而且恩重如山了。

但是,我們仍然有問題。

第一個問題是:如果劉備的本意,只是賦予諸葛亮以廢立之權,並非讓他取而代之,那麼,他為什麼要提曹丕?曹丕既不是什麼「顧命大臣」,更不是什麼做臣子的「好榜樣」。眾所周知,曹丕此時,可是已經把漢獻帝趕下了臺,自己當了皇帝的。劉備前面說「君才十倍曹丕」,後面又說「如其不才,君可自取」,這就只能讓人這麼理解:曹丕可以做的,你這個才幹十倍於曹丕的人也可以做嘛!朕讓你做,儘管做就是!

第二個問題是:劉備的這種說法,並非史無前例,孫策託孤時就對張昭說過。據《三國志.張昭傳》裴松之註引《吳歷》,孫策的說法是「若仲謀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這可真是無獨有偶!而孫策的意思並無歧義,就是取而代之的意思。當然,孫策說的是「自取之」,劉備說的是「自取」。那麼,難道一字之差,就有天壤之別嗎?

第三個問題是:即便劉備的本意,只是賦予諸葛亮以廢立之權,這在當時也是嚇死人的事。東漢末年,行廢立之事的人是誰?董卓。將現任皇帝趕下臺自己取而代之的人是誰?曹丕。因此,所謂「自取」,不是當曹丕,就是當董卓,這是諸葛亮能做的事嗎?方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