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 三國鼎立】 第三十四回 敗走麥城

建安二十四年的荊州之爭,由於孫權和曹操的暗中勾結,其形勢很快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在曹操和孫權南北夾擊下,關羽腹背受敵,進無可進,退無可退,終於敗走麥城,以身殉職,劉備集團也因此永遠失去了荊州。那麼,一個曾經「威震華夏」的虎將為什麼會一敗塗地?在劉備方面,誰又該對這次慘敗負責呢?

上一回我們講到,呂蒙白衣渡江,偷襲南郡;徐晃趁機反攻,解救樊城。此時關羽的處境,用張作耀先生《劉備傳》的說法,是「既失地盤,又失將吏,更失民心」。如此「三失」,關羽走投無路,只有死路一條了。

大約關羽自己也意識到了這一點。據《三國志.呂蒙傳》,關羽很清楚自己勢單力薄窮途末路(羽自知孤窮),便逃往麥城(在今湖北省當陽縣東南),又從麥城逃出(乃走麥城)。據《吳主傳》,關羽進入麥城後,孫權曾經勸他投降。關羽一面假裝同意,一面在城頭樹起旗幟和假人,悄悄逃走。逃亡的路上,士兵紛紛開小差,最後只剩下十幾人(兵皆解散,尚十餘騎)。這大約就是《呂蒙傳》所謂「西至漳鄉,眾皆委羽而降」,也就是從麥城向西(西北)走到漳鄉(在今湖北省當陽縣東北)的時候,部下全部離他而去,叛變投降。孫權也料定關羽會逃,早就安排了朱然和潘璋「斷其徑路」。據《三國志》之《潘璋傳》和《朱然傳》,潘璋和朱然進軍臨沮(在今河北省遠安縣西北),紮營夾石(在今湖北省當陽縣東北)。十二月,關羽和他的兒子關平、都督趙累被潘璋的部下馬忠俘虜,後來又被殺。

關於關羽之死,歷史上頗有些不同的說法。包括誰殺的,死在哪裡等等,都有爭議。爭議的原因,是《三國志》的說法看起來比較含糊,裴松之註所引材料又有些矛盾。《三國志.吳主傳》說:「馬忠獲羽及其子平、都督趙累等於漳鄉。」《三國志.關羽傳》說:「權遣將逆擊羽,斬羽及子平於臨沮。」這就有兩個地名了,一個漳鄉,一個臨沮。至於是誰殺的,依《關羽傳》,應該是奉命「逆擊羽」的潘璋,甚至乾脆就是他的部下馬忠。然而該傳裴松之註引《蜀記》,卻說是孫權的決定。而且,孫權開始還不打算殺,說是要「活羽以敵劉、曹」。不過部下都不同意,說是「狼子不可養,後必為害」。曹公沒有及時除掉關羽,不是弄得差一點就要遷都嗎?孫權這才殺了關羽。

此說裴松之認為不實。裴松之說,當時孫權命令潘璋攔截關羽,下令「羽至即斬」,當然一抓到關羽,立馬就殺了。何況臨沮距離江陵二三百里,哪能不立即斬殺,還磨磨蹭蹭地討論什麼該殺不該殺(豈容不時殺,方議其生死乎)?

對此,張作耀先生不以為然。《劉備傳》說,潘璋他們的任務只是攔截,沒有擅殺之權,《三國志》各傳也沒有孫權下令「羽至即斬」的記載。而且,從臨沮或漳鄉到江陵,水路不會超過百里,完全來得及請示。此外,張先生還舉《三國志.吳範傳》為例,來支持他的觀點。吳範其人,大約是位比較靈通的「預言家」,本傳說他「每有災詳,輒推數言狀,其術多效」。孫權和呂蒙策劃偷襲關羽,許多人都說不可,吳範說能行。關羽向孫權請降,孫權問吳範是真是假,吳範說是假。孫權派潘璋斷路,探子說關羽跑了,吳範說跑不掉。孫權問什麼時候能抓住,吳範說明天中午。第二天中午,有風吹動帷幔,吳範雙手一拍說:「羽至矣!」轉眼之間,外面山乎萬歲,「傳言得羽」。據此,張先生認為殺關羽的是孫權。

張先生的這個說法其實是可以商量的。所謂「羽至矣」,並非是關羽已被押解到孫權的大本營,只不過是已經抓住了的意思。因為不可能在此之前沒有關羽的任何消息,一有消息就連人都帶來了。所謂「傳言得羽」,便正是傳來了抓住關羽的現象。何況,裴松之的觀點也不無道理,《蜀記》的說法反倒可疑。什麼「活羽以敵劉、曹」!利用關羽對付曹操還說得過去,要關羽去對付劉備豈非癡人說夢?

因此我認為,關羽是潘璋或者馬忠殺的,但不是「擅殺」,而是「奉命」。一種可能是孫權確實先下達了「羽至即斬」的命令。此事雖然史無記載,但在邏輯上並非沒有可能。因此,則關羽很可能是馬忠殺的。另一種可能是孫權得到關羽被擒的消息後,發出了這一指令。據《吳主傳》,關羽被俘是在漳鄉;據《關羽傳》,關羽被殺是在臨沮;而據《潘璋傳》,潘璋和朱然「斷羽走道,到臨沮,住夾石」,即以臨沮為軍營,夾石為設伏地。夾石在漳鄉偏西北。由此推論,潘璋在漳鄉抓住關羽後,便將其押解到軍營臨沮。這時,孫權的命令到了,潘璋便殺了關羽。因此,說關羽是孫權殺的,或者說是潘璋殺的,都通。

其實,就算是潘璋或者馬忠「擅殺」,責任也得由孫權負,劉備也會把賬記在孫權頭上。這讓孫權感到後怕。孫權就想出了一個嫁禍於人的辦法。據《關羽傳》裴松之註引《吳歷》,關羽被殺後,孫權把他的首級送到了曹操那裡。很顯然,孫權是要製造一個假象,讓大家認為是曹操要他殺關羽的。孫權的這點小心眼,曹操還能看不出?於是,就按照諸侯的禮儀厚葬了關羽。這也等於向大家宣佈,關羽不是我要殺的。那麼,曹操為什麼不把關羽的首級退給孫權呢?第一,這也未免太過分,會和孫權翻臉,何況曹操確實有和孫權聯合共擊關羽的盟約。第二,曹操此刻是大漢王朝的丞相,代表「中央」,沒有退回「地方」上繳「中央」東西的道理。他只能用厚葬的辦法來撇清自己。

無論如何,關羽是死了,荊州也丟了。這對於劉備集團無疑是重大損失。因此我們就要問,在劉備方面,究竟誰應該為這次慘敗負責?

也有各種說法。有說該由關羽負責的,有說該由劉備負責的,還有說該由諸葛亮負責的。之所以有這麼多說法,根本的原因在於三個問題:第一,關羽該不該發動襄樊戰爭?第二,劉備該不該讓關羽都督荊州?第三,劉備集團為什麼聽任關羽孤軍奮戰不去救援?這三個問題當中,第一個問題又最根本,我們就從第一個問題說起。

我們知道,關羽之所以敗走麥城,直接原因當然是呂蒙和陸遜偷襲南郡,孫權集團在他背後捅了一刀。不過,孫權和呂蒙、陸遜雖然蓄謀已久,但關羽如果不去打襄陽、樊城,他們也沒有機會。也就是說,沒有前面的襄樊戰爭,就沒有後面的敗走麥城。這就又有了三個小問題:一,是誰決定要打襄樊的?二,為什麼要打襄樊?三,襄樊戰爭該不該打?

先說第一個小問題。關於這個問題,有兩種不同意見。張作耀先生的《劉備傳》認為,襄樊戰爭是「關羽在劉備、諸葛亮的授意下」發動的。戰爭發動後,劉備和諸葛亮又沒有採取一系列配套措施。他們既不預警設援應急,又不配置軍師將佐,居然放手讓那個有勇無謀剛愎自用的關羽「獨自去做」。因此,對於這次失敗,劉備和諸葛亮難逃其咎,甚至「應該承擔主要責任」。

何茲全先生的《三國史》則是另一種觀點。何先生說:「關羽進攻襄陽、樊城,似乎預先沒有和劉備、諸葛亮商討。」這是有道理的。因為查遍《三國志》,也找不到劉備或諸葛亮「命令」或者「授意」關羽進攻襄樊的記載。如此重大的決策,史書不該漏記,因此只能理解為關羽的自作主張。不過,劉備沒有授權或授意,也沒有反對。如果反對,歷史上也應該有記載。如果劉備堅決反對,關羽就不會再打。看來,劉備當時的態度,是聽之任之,或者默許,甚至贊成。因此,他也不能說一點責任都沒有。

諸葛亮則沒有責任。據《三國志.諸葛亮傳》,襄樊戰爭時,諸葛亮的官銜是「軍師將軍」,職務是「署左將軍府事」。這是劉備佔領成都以後的安排。當時劉備的官銜是左將軍,他的衙門就是左將軍府。所謂「署左將軍府事」,其實就是劉備的「總理大臣」或者「大管家」,任務是協助劉備做好工作,保境安民,並在劉備外出時「鎮守成都,足食足兵」。也就是說,諸葛亮並非劉備的「三軍總司令」或者「總參謀長」,職責也主要在行政、民政而非軍事,他有什麼責任?

有人說,關羽發動襄樊戰爭,是按照諸葛亮的總體戰略部署行事的。跨有荊、益,是諸葛亮的既定方針,《隆中對》裡面說明白了的。因此諸葛亮也有責任。這話不通。諸葛亮的《隆中對》只是總體規劃,不是實施方案。關羽進攻襄陽、樊城,諸葛亮並沒有直接下達命令,他也沒有這個權力。如果僅僅因為諸葛亮有一個隆中對策,就把責任算在他的頭上,這對諸葛亮不公平。

何況《隆中對》是怎麼說的?諸葛亮說得很清楚:「天下有變,則令一上將將荊州之眾以向宛、洛,將軍(劉備)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也就是說,諸葛亮的規劃,一是要天下有變,二是要兩路出兵。請問,關羽進攻襄陽、樊城的時候,天下有變嗎?沒有。兩路出兵了嗎?也沒有。這怎麼能說是貫徹諸葛亮的戰略部署?而且,照我看,關羽不但沒有貫徹諸葛亮的戰略部署,反倒破壞了他的戰略部署。因為荊州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