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孫劉聯盟】 第二十四回 赤壁疑雲

經過本集團魯肅、周瑜和劉備集團使者諸葛亮的勸說,孫權審時度勢反覆掂量,決定聯合劉備對抗曹操,赤壁之戰由此發生。然而,歷史上對於這場戰爭的記載和描述卻是疑雲重重,歷史學家的看法也眾說紛紜,有人甚至認為那不過是一次普普通通的遭遇戰。那麼,赤壁之戰的真相究竟如何?

赤壁之戰大約是三國時代最有名的一場戰爭。說起三國,很少有人不知道赤壁之戰的。這實在要歸功於羅貫中。因為《三國演義》中虛構成分最多的就是這一部分,寫得最精彩的也是這一部分。其實,對於這場戰爭,正史上的記載並不多,留下的問題倒不少,以至於史學界多次為此爆發「新赤壁之戰」。牽涉到的問題,包括以下方面:一,誰的戰爭;二,規模如何;三,時間地點;四,勝敗原因。在這些問題上,歷史學家們各執一詞,甚至針鋒相對。比如曹方投入的兵力,就有說實際五十萬和其實五千人的(此外還有四十萬、三十萬、和二十多萬三種說法),分歧之大可見一斑。在此我只能談一點「個人意見」。

事情還得從第一個問題說起,那就是這場戰爭究竟是為誰發動的。眾所周知,曹操此番南下,是為了伐劉表、奪荊州。這個目的在劉琮投降、劉備戰敗、江陵落陷以後,應該說就已經實現了。這才有賈詡勸曹操就此收手的說法。當然,劉備雖然成了「窮寇」,但「人還在,心不死」,應該追他一追。不過我以為也不排除另一種可能性,那就是曹操準備在消滅劉備以後,一鼓作氣再消滅東吳。《三國志.賈詡傳》說:「太祖破荊州,欲順江東下。」這個「順江東下」難道只是為了消滅劉備嗎?周瑜出征前,孫權跟他說什麼?孫權說:「卿能辦之者誠決。邂逅不如意,便還就孤,孤當與孟德決之。」如果這回曹操當真打的只是劉備,孫權恐怕就該說,瑜哥呀,你先打著試試看。打得贏就打,咱撈一把;打不贏就回來,咱不管那「劉皇叔」的死活了。

如果事情是這樣的話,那麼,後面的問題也就好解決了。結論應該是:這是一場規模較大的戰爭,時間是在建安十三年的十二月,地點則在今湖北省赤壁市(即原蒲圻縣)。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主張赤壁之戰是「小戰」的學者,對這場戰爭的描述大約是這樣的:建安十三年七月曹操出兵,八月劉表病亡,九月劉琮投降。曹操「以江陵有軍實,恐先主據之」,遂親率精騎五千,以一日一夜三百里的速度追趕劉備,兩軍相遇於當陽。劉備敗走夏口,曹操軍進江陵。在獲得了大量軍需物資後,曹操又立即順江而下,結果和溯流而上的孫劉聯軍不期而遇,倉促之間打了一次「遭遇戰」。因為是不期而遇,因為是倉促應戰,再加上其他一些原因,曹操打敗了。

顯然,如果贊成這個說法,就得承認戰爭發生的時間是在十月。因為到了十二月,曹操的後續部隊也該到了,兵力不會只有五千。那麼,曹操這個五千精兵在十月份趕到赤壁是幹什麼的呢?當然是打劉備的,不是打孫權的。據《三國志.程昱傳》,當時「劉備奔吳」,而曹操的許多謀士都斷定孫權會殺了劉備,只有程昱不以為然。曹操是否以為然呢?沒說。因此可以想像曹操當時的判斷,是孫劉不會聯盟。但沒有想到他們居然聯盟了,而且集結了五萬兵力。五千人對五萬人,當然不是對手,也當然是「小戰」。

這個說法也不是沒有道理和證據,證據就在《三國志.諸葛亮傳》。據此傳,當時諸葛亮對孫權說:「曹操之眾,遠來疲敝,聞追豫州,輕騎一日一夜行三百餘里,此所謂『強弩之末,勢不能穿魯縞』者也。」按照這個說法,曹操的兵力就只有五千,而且就是從襄陽到江陵一路急行軍趕過來的那支輕騎兵。

但這裡有個問題,就是如果曹操果真只帶了五千人東下,那麼,當周瑜帶了三萬人馬前來救援時,劉備為什麼還要說「恨少」?可見曹操的兵力少說也有十萬。或者說,諸葛亮說這話時只有五千,後來就不止了。這就需要時間,因此戰爭應該發生在十二月。至於交戰地點,湖北省史學家已有「文武赤壁」的說法(即蒲圻赤壁因赤壁之戰而為「武赤壁」,黃州赤壁因為蘇東坡的詞賦而為「文赤壁」),就不討論了。

其實,只要曹操的矛頭所向是孫權,或劉備捎帶孫權,或孫權捎帶劉備,他就不會如此輕敵。當陽一戰,劉備已是敗軍之將、驚弓之鳥,五千精兵或許可以對付。但孫權就不一樣了。諸葛亮的說法是「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這情況曹操不會不知道。所以他要打孫權,就不能只有五千人。實際上《三國志.周瑜傳》說的很清楚:「曹公入荊州,劉琮舉眾降,曹公得其水軍,船步兵數十萬」,怎麼會只有五千?只不過我們搞不清到底是幾十萬而已。曹操自己的說法是八十萬,這當然是吹牛。但打個對折,也有四十萬;再打個對折,也有二十萬。周瑜計算的結果,就是這個數。有學者認為,周瑜計算的,是曹操的全部兵力,不是參戰部隊的數字。那麼再打個對折,也有十萬。何況,追趕劉備的那五千人是騎兵,哪來「首尾相接」的船艦,火燒赤壁又從何說起?所以,赤壁之戰是「遭遇戰」的說法,恐怕只能算一家之言。

戰爭的目的和規模確定以後,剩下的就是過程和結果了。

作為一場規模較大的戰爭,赤壁之戰有四個階段,即決策、準備、交戰、完成。這個過程,《三國演義》寫得非常精彩,為中國古代文學的寶庫留下了一筆寶貴的遺產。但是,我們不得不十分遺憾地指出,文學不是歷史。《三國演義》花了八回篇幅濃墨重彩加以描述的戰爭過程,尤其是那些膾炙人口的故事,竟大多是虛構的。

這裡也有兩種情況。一種是歷史上完全沒影的,比如「舌戰群儒」、「智激周瑜」、「闞澤獻書」、「龐統獻計」,以及「借東風」等等。還有一種是有點影兒,但被移花接木或者誇張放大了。比方說「蔣幹中計」,就不完全是無中生有。至少,蔣幹這個人是有的,也到過周營。但可惜,那是在赤壁之戰之後,《資治通鑑》記載在建安十四年(公元二○九年),當然沒有上當受騙盜什麼書。

另一件有點影的事是「草船借箭」。但事情發生得更晚,是在建安十八年(公元二一三年)。不過是發生在孫權身上,而且也不是為了借箭。事實上,「草船借箭」在技術上根本就不可能。有人已經算過這筆賬了,這裡不討論。

看來,《三國演義》裡面的許多好戲,歷史上都沒有演過。

實際上,對於這場戰爭,正史的記載十分簡略,而且陳壽自己的說法也很矛盾。比方說,赤壁那一場大火是誰放的?就有兩種說法。《先主傳》和《周瑜傳》說燒船的是孫劉聯軍,《郭嘉傳》和《吳主傳》說燒船的是曹操自己。為了不影響讀者的閱讀情緒,我把這兩種說法都列在下面。不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跳過這一段,直接閱讀下文。

關於燒船一事的兩種說法是:

《先主傳》說:「權遣周瑜、程普等水軍數萬,與先主並力,與曹公戰於赤壁,大破之,焚其舟船。先主與吳軍水陸並進,追到南郡。時又疾疫,北軍多死,曹公引歸。」《郭嘉傳》說:「太祖征荊州還,於巴丘遇疾疫,燒船。」《吳主傳》說:「瑜、普為左右督,各領萬人,與備並進,遇於赤壁,大破曹公軍。公燒其船引退,士卒飢疫,死者大半,備、瑜等復追至南郡,曹公遂北還。」《周瑜傳》裴松之註引《江表傳》甚至說,事後曹操曾經寫信給孫權,說是:「赤壁之役,值有疾疫,孤燒船自退,橫使周瑜虛獲此名,」按照這個說法,就連曹軍的戰艦,也是曹操自己燒的,沒周瑜什麼事,更沒有諸葛亮什麼事。

曹操的這封信當然不一定靠得住,但也不是一點影兒都沒有。我認為比較靠得住的,應該是《周瑜傳》的說法:「時曹公軍已有疾病。初一交戰,公軍敗退,引次江北,瑜等在南岸。」也就是說,曹軍從江陵順江而下,孫劉聯軍從樊口逆流而上,兩軍在赤壁相遇,結果曹軍敗北,只好「引次江北」,把戰艦停靠在對岸的烏林(在今湖北省洪湖市)。

為什麼兩軍剛一交戰,曹操就敗了呢?張作耀先生的《曹操評傳》提出了四個「直接原因」。第一,曹軍中瘟疫流行,病者甚多,減弱了戰鬥力。這也是有旁證的。《三國志.武帝紀》說:「公至赤壁,與備戰,不利。於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軍還。」《蔣濟傳》也說:「大軍征荊州,遇疾疫。」第二,曹軍不習水戰,站立尚且不穩,哪裡還能打仗?第三,曹操料敵不周,自以為來勢洶洶勢不可擋,沒想到會遭遇迎頭痛擊。第四,兩軍狹路相逢,又在江中,曹操人多不頂用,陸軍就更是用不上。因此張先生說,在這種特定的情況下,本來處於優勢的曹操,反倒處於劣勢了。

這四個原因,差不多都被周瑜和諸葛亮料到了。比方說生病,周瑜就料到了。不習水戰,周瑜和諸葛亮都說到了。另外,諸葛亮說的兩條:軍隊疲勞和人心不服,恐怕也很重要。還有一點也不能不指出,就是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