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魯肅和諸葛亮的勸說,孫權審時度勢反覆掂量,決定聯合劉備對抗曹操。但是,進行這樣一場風險很大的戰爭,不能不探討軍事上的可能性。那麼,是誰為孫權做了可行性分析,孫權最後又是怎樣決策和部署的呢?
為了幫助孫權算軍事賬,魯肅建議孫權立即召回正在去鄱陽(今江西鄱陽縣)途中的周瑜。周瑜接到命令後,也立即回到了柴桑。
這件事《三國志.魯肅傳》有明確地記載,原文是「時周瑜受使至鄱陽,肅勸追召瑜還」。但《周瑜傳》沒有這麼說,而是說孫權召開緊急會議,大家都主張投降,遭到周瑜痛斥。為此,裴松之在為《周瑜傳》作註的時候,很替魯肅打抱不平。裴松之說,首先提出要抵抗曹操的,其實是魯肅(建計拒曹公,實始魯肅),周瑜的觀點不過和魯肅正好相同罷了(與肅暗同),這才能夠「共成大勳」。可是《周瑜傳》對魯肅在前的謀劃隻字不提,給人的感覺好像是周瑜「獨言抗拒之計」,只怕是故意要抹殺魯肅的功勞(殆為攘肅之善也)。
裴松之這話可能說得重了一點。陳壽那樣寫,倒未必是要「攘肅之善」,只不過惜墨如金,不想重複記載而已,否則就不會有《魯肅傳》裡那幾句話了。同樣,周瑜的觀點,也未必是「與肅暗同」,只怕是「明同」。否則魯肅就不會建議孫權召回周瑜了。如果周瑜和張昭他們一樣,也是個投降派,魯肅把他請回來,豈不是給自己找麻煩?魯肅沒有那麼蠢。
這樣看來,《三國演義》裡面那場「智激周瑜」的戲,就未免滑稽可笑而且荒誕不經了。按照《三國演義》的說法,第一,建議召回周瑜的不是魯肅,而是所謂「吳國太」的主意。第二,周瑜也不是孫權召回的,而是自己回來的,是周瑜得到了曹軍東進的消息,立即往回趕,結果「使者未發,周瑜已先到」。第三,周瑜回到柴桑後,並沒有馬上去見孫權,而是先見了東吳的文臣武將,後見了諸葛亮,第二天清晨才見到孫權。第四,周瑜和這些人見面時,態度極其曖昧,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等到眾人辭去,卻又「冷笑不止」。第五,周瑜和諸葛亮見面時,大唱投降論調,弄得魯肅一頭霧水,直到諸葛亮扯出什麼「攬二喬與東南兮」的所謂《銅雀台賦》,周瑜才跳將起來,原形畢露,也才有第二天會議上力主抵抗的慷慨陳詞。這就是所謂「孔明用智激周瑜,孫權決計破曹操」。
這裡面顯然有太多的虛構和戲說。比如「吳國太」,就是編出來的。所謂「吳國太」,乃是吳夫人的妹妹,和吳夫人一起嫁給了孫堅。這事於史無據,似乎也不大可能。據《三國志.吳夫人傳》,當年孫堅見吳夫人(這時應該叫吳姑娘)才貌雙全,打算向她求婚;而女方家族則「嫌堅輕狡」,準備拒絕,弄得孫堅又羞又恨。吳姑娘便說,何必為了一個小女子惹出禍端來呢?如果所嫁非人,那也是命啊!吳家這才把她嫁給了孫堅。請大家想想,就連吳夫人自己,吳家原本都不想嫁的,怎麼可能再搭上一個吳妹妹?
那麼,為什麼會憑空冒出一個「吳國太」來呢?原來《三國志》對孫權的決策過程另有一套說法。《三國演義》第四十三回和第四十四回說,魯肅和諸葛亮回到柴桑後,魯肅請諸葛亮在賓館休息,自己先去見孫權。正好孫權和眾人在討論曹操的來信,大家都主張投降,只有魯肅持反對意見。也就是說,魯肅和孫權談話,在孫權與諸葛亮談話之前。這個順序和《資治通鑑》不同,但顯然合理得多。
問題是,《三國演義》是要拔高諸葛亮的。為了拔高諸葛亮,就得貶低魯肅,也就必須淡化魯肅談話的意義,更不能讓魯肅立即立功。所以,孫權雖然贊成魯肅,卻仍有疑問。於是魯肅便建議孫權和諸葛亮談,因此有了諸葛亮的「舌戰群儒」,也有了諸葛亮和孫權的談話。談完以後,孫權對諸葛亮說:「先生之言,頓開茅塞,吾意已決,更無他疑。即日商議起兵,共滅曹操。」這樣一來,說服孫權的功勞,就是諸葛亮的了。
但是,這時周瑜還沒有出場啊!周瑜的作用,也不能視而不見忽略不計呀!於是《三國演義》便安排了這樣的情節:孫權表態的消息傳出,張昭等人都說中了孔明把東吳拖下水的奸計,又去遊說孫權,孫權又猶豫起來。這個時候,魯肅再來說什麼,就沒有用了。因為魯肅這時已經有了「裡通外國」的嫌疑,沒有了公信力。何況,為了拔高諸葛亮,魯肅在羅貫中的筆下已經定位為忠厚老實沒有用的人,出不了這主意。這就要另找人說,而且得有一個說法。孫策的遺言「內事不決問張昭,外事不決問周瑜」,就是最好的說法。這話據《三國演義》第二十九回說,是孫策對吳夫人說的,孫權也知道。問題是此刻孫權自己想不起來,張昭來說也不合適,吳夫人又早在建安七年或者十二年去世(歷史上有兩種說法),也就只好給她編出一個妹妹吳國太來。當然,這位吳國太還有一個作用,那就是「佛寺看新郎」(第五十四回),充當孫權嫁妹時女方的家長。
其實,不但這位吳國太,就連孫策的遺言,也都是子虛烏有。但不這樣,又如何增加諸葛亮在赤壁之戰中的功勞呢?實際上所有這些,都是為了讓諸葛亮出場,以便他表演「智激周瑜」的好戲。這場戲是在深夜時分(至晚)表演的,故事大家都熟悉,不說也罷。在我看來,這是一場滑稽戲,而且三個人的形象都不好。魯肅不用說,迂腐遲鈍到可笑的程度。周瑜和諸葛亮,則一個裝腔作勢,一個陰陽怪氣。三人剛一開談,周瑜就裝出一副投降派的樣子,大放力主投降之厥詞。結果魯肅「愕然」,諸葛亮「冷笑」。「愕然」是有道理的,因為在魯肅看來,周瑜當然應該是主戰派。何況事先周瑜已經給他吃過定心丸:「子敬休憂,瑜自有主張。」怎麼轉眼之間就變成投降派了呢?這就該過過腦子。也就是說,愕然之後應該是思考。然而魯肅不,當真跟周瑜急。這哪像一個發表過「東吳版隆中對」的政治家?
諸葛亮的「冷笑」就更可笑。以他之聰明睿智和明察秋毫,難道看不出周瑜是在裝?居然跟著起鬨,話說是也很沒有格調和品位。他對魯肅說,子敬啊,你怎麼和我們劉豫州一樣不識時務?你看劉豫州現在是什麼下場?公瑾兄的主意多好,榮華富貴也能保住,老婆孩子也能保全,國家興亡什麼的,管他!這像是諸葛亮嗎?
周瑜也可笑。明明是「承伯符寄託,安有屈身降曹之理」;「自離鄱陽湖,便有北伐之心」;卻偏要等諸葛亮扯出什麼《銅雀台賦》,才勃然大怒說「吾與老賊勢不兩立」。請問這是逐鹿中原,還是爭風吃醋?這是赤壁之戰,還是特洛伊戰爭?
當然,《三國演義》這麼寫,道理也不是沒有。有什麼道理呢?就是周瑜後來說的:「適來所言,故相試耳!」原來周瑜是在試探諸葛亮。周瑜為什麼要試探諸葛亮呢?因為按照《三國演義》的性格定位,他這個人氣量狹窄心眼小。心眼小,就容易懷疑別人,也就要試探。問題是你不能光講性格,也要講道理。兩個素不相識的人第一次合作,代表的又是有著各自利益的集團,一般的說,也都是要試探一下的,何況江東集團和荊州集團原本關係不好。但是,第一,這種試探應該是雙向的,為什麼諸葛亮不試探孫權,不試探周瑜?第二,試探總要有內容,不能為試探而試探。那麼請問,周瑜要試探什麼呢?立場?態度?誠意?用不著吧!事情是明擺著的。劉備集團如果可以投降曹操,跑來求你幹什麼?這正是諸葛亮不試探孫權和周瑜的原因。也就是說,劉備已走投無路,只能「求救於將軍」。這個時候,就算孫權有投降的打算,諸葛亮也得硬著頭皮把他扭過來,拽回來,他何必要試探?他既然已經別無選擇鐵了心,你又試探什麼?
所謂「智激周瑜」就更沒有道理。我們知道,諸葛亮是「未出隆中,已知三分」的,可見他平時十分關心時局,對東吳方面的情況也相當熟悉,不會不知道周瑜的一貫態度和一貫立場。就算以前不太瞭解,在從夏口到柴桑的旅途中,他也應該向魯肅打聽清楚了。諸葛亮是何等做事認真的人,承擔的又是何等重大的任務,他怎麼可能不事先瞭解一些情況,又怎麼可能不去瞭解周瑜這樣的重要人物?這時,魯肅和諸葛亮已經成了朋友,又有共同的主張。就是諸葛亮不問,他也會主動介紹周瑜。因此,諸葛亮應該清楚地知道周瑜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也應該清楚地知道周瑜根本就用不著「激」。
那麼,周瑜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一句話:「鐵桿鷹派」。事實上,魯肅之所以建議孫權召回周瑜,不但因為周瑜既懂軍事,又熟悉情況,還因為周瑜是「鐵桿鷹派」。這恐怕是更重要的。建安七年(公元二○二年),袁紹病死,曹操氣焰囂張,責令孫權送子弟做人質。當時張昭等人「猶豫不能決」,是周瑜義正詞嚴地說服孫權,拒絕了曹操的要挾。也就是在那一次,孫權的母親吳夫人明確表態,讓兒子把只比孫策小一個月的周瑜看作自己的兄長。周瑜既然是這樣的人,「智激」云云,豈非多餘?
或許有人會問,難道周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