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孫劉聯盟】 第二十一回 臨危受命

曹操南征荊州,勢如破竹;劉備敗走當陽,求救江東。這就使原本計劃要奪取荊州與曹操劃江而治的江東集團,處於一個尷尬境地和兩難選擇。不幫劉備,唇亡齒寒;幫助劉備,養虎遺患。

魯肅和諸葛亮都在應對突如其來的變故,也都在開始實施自己的計劃,而他們的成功與否,就全看孫權如何決策了。

孫權的決策並不容易,因為這意味著他要和在曹操和劉備之間做一個選擇。論親疏,孫權和曹操是姻親——曹操的姪女嫁給了孫權的弟弟(孫匡),曹操的兒子(曹彰)娶了孫權的姪女。輩分關係雖然有點混亂,總歸結了親。不像劉備,非親非故,八竿子打不著。論強弱,按照《三國志.劉曄傳》的說法,曹操南征荊州時已是「九州百郡,十並其八,威震天下,勢慴海外」,可謂實力雄厚;劉備則本無力量,又遭打擊,落落如喪家之犬。論情感,孫權對曹操是又恨又怕又作恭敬狀,對劉備這個「天下梟雄」則談不上喜歡不喜歡,至少犯不著去管他的死活。但是,曹操的手伸到自己的隔壁,而且是自己覬覦的地方,孫權是不高興的。何況這次被消滅的是劉備,下一步可能就會輪到自己。至少,佔據荊州的計劃就會落空。這種唇亡齒寒的感覺,孫權不會沒有;由此造成的嚴重後果,孫權也不能不考慮。

但是決策卻很難。因為有一筆賬很清楚,那就是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也沒有火中取栗不燒手的事。一旦介入曹劉之爭,那就再也脫不了干係。何況劉備這個「天下梟雄」,也不是什麼「善類」,幫他等於幫強盜,弄不好還會引狼入室。問題是袖手旁觀就安全嗎?也未必。想當年,劉表在官渡之戰時採取中立態度,結果是曹操滅了袁紹又來滅他。總之,幫助劉備,無異於引火燒身;不幫劉備,則等於助紂為虐。反過來說也一樣:不幫劉備,唇亡齒寒;幫助劉備,養虎為患。聯劉不是,降曹不是,守中立也不是。這就尷尬,也就兩難。何去何從,對年輕的孫權(二十七歲)來說,不能不說是一個嚴重的考驗。

因此,在事態還不嚴重,情況還不明瞭的階段,孫權的態度是猶豫的。《三國志.諸葛亮傳》說,當時孫權「擁軍在柴桑,觀望成敗」,應該說是準確的描述。然而孫權最後卻決定聯劉抗曹。正是由於孫權的這一決策,曹操的勢力再也無法到達南方,歷史也開始由諸侯混戰變成三國鼎立。因此,這可以說是一個劃時代的決策。但問題是,原本打算「觀望成敗」的孫權,最後為什麼會毅然介入曹劉之爭?究竟是誰使他做出了這樣的決定?

在一般人看來,扭轉了乾坤的當然是諸葛亮。這顯然是受了《資治通鑑》和《三國演義》的影響。尤其是《三國演義》,還特別安排了「舌戰群儒」和「智激周瑜」,似乎不但「主和派」的投降論調要靠諸葛亮來痛斥,就連周瑜也都需要他來「激勵」,魯肅則只能傻乎乎的乾著急。《三國演義》是小說,且不去管它,《資治通鑑》是正史,就不能不討論了。

那我們就來看看《資治通鑑》怎麼說。

《資治通鑑》說,魯肅到當陽見到劉備和諸葛亮後,雙方一拍即合(即共定交),於是劉備採納魯肅的計策,進駐鄂縣樊口(今湖北省鄂州市),諸葛亮則和魯肅一起到柴桑(近江西省九江市)去見孫權。這裡有一個問題,就是《三國志》的《先主傳》、《關羽傳》、《吳主傳》、《周瑜傳》和《魯肅傳》,都說是到夏口,不是樊口。到樊口是《江表傳》的說法,而且應該是諸葛亮使吳以後。但這是小問題,且看它後面怎麼說。

按照司馬光的描述,諸葛亮應該很快就見到孫權。諸葛亮一出場,就表現出非凡的政治智慧和外交才能。作為荊州方面的代表,諸葛亮和孫權初次見面,自然要有一段開場白,以便分析形勢,介紹情況,說明來意。這話如果是由平庸之輩來說,八成不是客套話,就是打官腔。但到了諸葛亮那裡,卻變成了折衝樽俎的經典,可以看作外交學的絕妙教材。

諸葛亮的第一句話是這樣說的:「海內大亂,將軍起兵江東,劉豫州收眾漢南,與曹操並爭天下。」這話精彩!表面上看,諸葛亮只不過平平淡淡地描述了局勢,回顧了歷史,但這三言兩語之中,卻埋下了伏筆,充滿玄機。我們知道,天下大亂群雄並起逐鹿中原,並非只有曹操、劉備、孫權三家。已經被消滅了的,比如袁紹、袁術、呂布等等,或許可以不算,劉璋、張魯、馬超他們也不算?但是諸葛亮隻字不提。不提的原因,可以解釋為他們不值一提,也可以解釋為現在要談的事情與他們無關。但既然只說當前之事,那就應該說「並爭荊州」,不該說「並爭天下」。說「並爭天下」,等於說三分天下的就是我們,或者能爭天下的就是三家。這就把《隆中對》的觀念和思想,在不知不覺中傳遞給孫權了。

與此同時,諸葛亮又不動聲色地傳達了第二個信息,那就是在這三家中,我們兩家是統一戰線,因為是我們兩家「與曹操並爭天下」,曹操是我們共同的敵人。我們知道,弄清楚誰是我們的朋友,誰是我們的敵人,是政治鬥爭的首要問題。這個問題不能不說,但又不能刻意去說。刻意去說,不是引起猜疑,就是引起反感。尤其是作為劉備的代表,就更不能那麼說。因為就實力而言,劉備和曹操、孫權實在不可同日而語。曹操擁有半個中國,數十萬大軍,孫權也好歹有江東六郡十萬精兵。劉備呢?對不起,只有一郡之地兩萬人馬,這還是算上了劉琦的那一份。如果諸葛亮公開亮出「統戰」旗號,恐怕孫權肚子裡就會冷笑:就你那個要啥沒啥的劉豫州,也可和我同日而語?但現在諸葛亮只是講歷史,講情況,孫權就沒有什麼話好說。孫權不說,也就等於默認。

於是,輕飄飄一句「將軍起兵江東,豫州收眾漢南」,就使劉備獲得了和孫權平起平坐的地位,也使自己獲得了和東吳方面對等談判的地位,還不動聲色地把孫權拉下水,把他置於和曹操敵對的地位。這可真是一箭數鵰。好了,既然我們兩家是統一戰線,曹操是我們共同的敵人,那你還不趕快出兵幫我們打?要知道,這才是諸葛亮出使東吳的真正目的。這根骨頭,就這麼不顯山不露水地埋在了開場白裡面,諸葛亮的外交能力不能不讓人佩服。

實際上「將軍起兵江東,豫州收眾漢南」這句話的意義還不止於此。孫權集團確實發家於江東,所以「將軍起兵江東」的說法沒有問題。但是,劉備卻非在漢南起兵,他起兵是在涿郡的涿縣,也就是現在河北省的涿州市,為什麼要說「收眾漢南」?我認為諸葛亮的用心很深。我們知道,劉備從漢靈帝末年起兵到依附劉表,一直是寄人籬下,沒有自己獨立的地位。一個沒有獨立地位的集團,是沒有資格和孫權這樣實際上的獨立王國國王對話的。但是現在劉表死了,諸葛亮來了,劉備也獨立了。「收眾漢南」就是獨立的標誌。所以,諸葛亮回顧歷史也好,描述現狀也好,都不能說「起兵涿郡」,只能說「收眾漢南」。這就等於告訴孫權,我們劉豫州和你孫討虜一樣,也是一個獨立王國的君主,而且我們將來還要三分天下。現在,還是趕緊把「與曹操並爭天下」的局面定下來吧!

這些就是諸葛亮「海內大亂,將軍起兵江東,劉豫州收眾漢南,與曹操並爭天下」這句話的話外音。短短二十四個字裡面竟然暗藏那麼多潛台詞,孔明不愧談判高手!

不過東吳方面也未必就那麼好糊弄。好吧,就算你們劉豫州和我們孫討虜一樣,也是一方霸主,甚至可以和曹丞相叫板抗衡,那怎麼不繼續待在荊州呢?又怎麼跑到我們這裡來搬救兵呢?這就必須有個交代。但這個問題不能深究,只能敷衍了事。於是諸葛亮輕描淡寫一筆帶過:現在,曹操已經平定了中原,攻破了荊州,威震四海。我們劉豫州「英雄無用武之地」(《三國志》的說法是「英雄無所用武」),所以到了這裡(故豫州遁逃至此),請將軍根據自己的力量做一個決斷,看看應該怎麼辦(願將軍量力而處之)。

這可真是太極高手!一句「英雄無所用武」,一句「量力而處之」,輕飄飄四兩撥千斤,球就踢到孫權那裡去了。按照諸葛亮的這個說法,似乎劉備既未戰敗,也不狼狽,有麻煩的倒是孫權,還要他自己「量力而行」,也不想想這麻煩是誰給孫權惹來的。

但你不能說諸葛亮不對,因為他話裡有話,而且是給孫權交底。沒錯,我們劉豫州確實沒有用武之地,卻也因此沒了麻煩,因為反正是死路一條,了不起拼他個魚死網破。反倒是您孫將軍,雖有用武之地,卻也有不少麻煩。為什麼呢?因為你觀望狐疑,猶豫不決,「事急而不斷」呀!所以諸葛亮對孫權說,如果江東能夠和中原抗衡,不如及早和曹操一刀兩斷。如不能,就應該偃旗息鼓,俯首稱臣。像將軍這樣,表面上惟命是從,實際上心懷二志(外託服從之名,而內懷猶豫之計),火燒眉毛卻當斷不斷,恐怕馬上就會大禍臨頭(禍至無日矣)。這意思就再清楚不過:我們劉豫州是英雄無用武之地了,您孫將軍還是有用武之地的。但如果用得不好,就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