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孫劉聯盟】 第十八回 江東基業

諸葛亮的《隆中對》,稱孫吳集團「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魯肅版的《隆中對》,則更認為他們可以「建號帝王以圖天下」。事實上,以孫權為首的江東集團也是三國鼎立中不可或缺的一足。那麼,這是一個什麼樣的政權呢?

諸葛亮在他的《隆中對》裡有一個準確的描述和判斷:「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江東,大約就是江蘇、浙江、安徽三省長江以南一帶地區。因為長江在蕪湖、南京之間偏北斜流,古人便把這一段兩岸分別稱為江東、江西,而把現在的湖南稱為江南。所謂「江東集團」,則是一個歷經兩代三世建立起來的地方割據政權。它的創始人是孫堅,奠基者是孫策,真正的領袖是孫權。

孫堅,字文臺,吳郡富春(今浙江省富陽)人。《三國志》說他是孫武之後,恐怕靠不住;但《吳書》說他們家族世代仕吳,則大約是真。孫堅從小就膽識過人。十七歲時,他和父親乘船去錢塘,路上遇見海盜搶劫,在岸上分贓,舟船都不敢前進。孫堅說,這等毛賊可以打他一下,就操刀上岸,指指畫畫,好像在指揮人馬。強盜以為官兵來了,一鬨而散。孫堅窮追不捨,抓住其中一個,斬其首而還。於是孫堅名聲大振,被官府任命為代理縣尉(副縣級公安局長),後來又升到縣丞(副縣長)。

不過,孫堅真正讓天下人刮目相看,還是在討伐董卓的戰爭中。前面說過,其時關東義士雖然建立了以袁紹為首的聯軍,卻「日置酒高會,不圖進取」,真正憂國憂民而且出兵作戰的,只有代理奮武將軍的曹操和身為長沙太守的孫堅。曹操是被董卓打敗了的,孫堅卻是威風凜凜,鬥志昂揚。誰要想擋住他的步伐,拖他的後腿,他就滅了誰。他在荊州殺了荊州刺史王睿,罪名是「無所知」(以堅武官,言頗輕之);在南陽又殺了南陽太守張咨,罪名是「不作為」(道路不治,軍資不具,稽停義兵,使賊不時討)。於是「郡中震慄,無求不獲」,孫堅也就狂飆突進,一路凱歌,終於在魯陽(今河南省魯山縣)一帶大破卓軍,殺了董卓的都督華雄(不是關羽殺的)。

這時發生了兩個小插曲。一是袁術聽信讒言,不給孫堅運送軍糧。孫堅便夜馳百里去見袁術,對袁術說,我孫堅和董卓前世無冤,後世無仇,之所以要不顧一切來討伐他,就是為了上替國家滅賊,下替將軍報仇(袁術一家被董卓殺害),將軍為什麼還要猜忌孫堅?袁術不好意思,馬上就調集了軍糧。第二件事就是董卓見孫堅驍勇,派人求和許親。孫堅說,董卓罪大惡極,死有餘辜。孫某若不能將其夷滅三族,拎著他的腦袋四海示眾,死不瞑目,還說什麼和親!於是孫堅一鼓作氣,進軍距離洛陽只有九十里的大谷,嚇得董卓挾持皇帝、百官和百姓,燒了洛陽就往西安跑。據野史記載,孫堅進入洛陽後,在宮中井內獲得了漢代的傳國玉璽。這枚玉璽後來被袁術奪走,成為他稱帝的依據之一。孫堅,當之無愧地稱得上是那個時代的「亂世英雄」。

可惜英雄也有英雄病,那就是驕傲。因為輕敵,孫堅在與劉表部將黃祖的戰鬥中,單槍匹馬陷於敵陣被射殺,終年三十七歲。繼承其事業的,是他的長子,十八歲的孫策。

孫策字伯符,英武一如其父,而且一表人才,不折不扣地是一個少年英雄,當地人都叫他「孫帥哥」(呼為孫郎)。吳郡太守許貢上疏朝廷的時候,也說他很像當年的西楚霸王項羽(孫策驍雄,與項籍相似)。所以人稱「小霸王」,也就是「小項羽」的意思。

其實在我看來,孫策比項羽更可愛。《三國志.孫策傳》說他人長得漂亮,也愛漂亮(美姿顏),好說笑(好笑語),性格開朗(性闊達),能接受不同意見(聽受),還「善於用人」,因此,「士民見者,莫不盡心,樂為致死」。這些都是項羽沒有的優點。我們知道,項羽是不會用人的。劉邦在總結自己成功之道時就講過一句話:「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為我擒也。」孫策這邊卻是人才濟濟。雖然程普、黃蓋是孫堅的老人,周瑜、張昭卻是孫策的隊伍。張昭字子布,彭城(今江蘇省徐州市)人,聰明好學,博覽群書,還寫得一手好字。《三國志.張昭傳》說,孫策創業之初,便任命他為長史(秘書長)、撫軍中郎將(秩比二千石,位次將軍)。政務軍事,全部交給張昭處理。張昭總理全局,名氣又比較大,所以北方士大夫來信,總把功勞都歸於張昭。張昭就不安了,不知道怎麼辦。告訴孫策吧,好像炫耀自己;不說吧,又好像有二心。孫策知道以後,卻非常高興。他講了一個故事,就是當年齊桓公對管仲事之如父,稱為「仲父」(即叔父)。國家大事,也都交給管仲。臣下有事來請示,桓公就說你去告訴仲父。再問,又說你去告訴仲父。旁邊就有人說,一則告仲父,二則告仲父,當國君也太容易了吧!桓公說,當國君的有勞有逸。勞在求賢,逸在得人。沒有仲父的時候,我很難;有了仲父,我這個國君當得就容易了。因此孫策笑著說,正因為桓公「一則仲父,二則仲父」,他才成就了霸業。現在,子布就是治國的大賢人呀!我能用他,這難道不就是我的功勞和名聲嗎?

這就真是英雄!不但大氣,而且聰明。要知道,做臣下的,最怕的就是功高蓋主。或者說,最怕的就是被認為功高蓋主。事實上,歷史上懷疑部下、嫉賢妒能的領導人不在少數,比如袁紹就是。這樣的人,如果碰上比他更差勁的對手,也許還能得逞一時。如果碰上曹操和孫策這樣的,那就只有失敗了。孫策能夠在短短幾年內打下一大片江山,不能不歸結於他的這種大氣和聰明。

孫策的大氣和聰明使他英氣逼人,充滿人格魅力,也使他和其他英雄惺惺相惜,比如劉繇的部將太史慈。有一次孫策和太史慈狹路相逢,兩個人短兵相接,搏鬥中孫策搶到了太史慈背上的短戟,太史慈也搶到了孫策的頭盔,最後不分勝負。後來,在另一次戰鬥中,太史慈被俘。孫策親自為他鬆綁,拉著他的手說,我要是被你俘虜了,會怎麼樣?太史慈說,那可說不清!孫策大笑,說以後還是我們共濟大事吧!便拜太史慈為折衝中郎將,還讓他回去安撫招募劉繇舊部。當時旁邊的人都說,太史慈這回肯定一去不復返了,孫策卻充滿信心地說,子義(太史慈字)不跟我,還能跟誰(子義捨我,當復與誰)。果然,六十天後,太史慈如期歸來,從此成為孫策手下一員驍勇的戰將,就連曹操也想得到他。曹操曾經給太史慈寄去一個包裹,裡面只裝了一味中藥——當歸。但太史慈終其一生,都在孫氏兄弟部下,這不能不歸結於孫策的人格魅力。

太史慈和孫策的這個故事,記載在《三國志.太史慈傳》中,《三國演義》第十五回「太史慈酣鬥小霸王」也有描寫,但孫策的話「子義捨我,當復與誰」被改成了「子義乃信義之士,必不背我」,意思就差多了。實際上,《三國志》那句話,表現的是孫策的自信;而自信,則恰恰是英雄人物的魅力所在。自信的人是有魅力的,有魅力的人是有吸引力的,何況孫策還能以誠相待!

孫策對人比項羽好,他的軍紀也比項羽好,不像項羽,所到之處,不是燒宮殿,坑降卒,就是屠城池、殺無辜。《三國志.孫策傳》裴松之註引《江表傳》說,開始的時候,人們對他還不瞭解,一聽說「小霸王」來了,都魂飛魄散。及至孫軍一到,「軍士奉令,不敢虜掠,雞犬菜茹,一無所犯」,大家便都擁護,紛紛前來勞軍。這在那個亂世,實屬難得。

不過更難得的,是孫策講政治。有兩件事情可以證明這一點。第一,袁術稱帝時,拉攏過孫策,被孫策斷然拒絕。我們知道,孫堅這股力量,原本是屬於袁術系統的。孫堅攻擊劉表,就是受袁術派遣(術使堅征荊州,擊劉表)。孫堅陣亡後,孫策投奔和依靠的也是袁術。所以,論關係,孫策是袁術的部下;論輩分,袁術是孫策的父執。何況袁術也很欣賞孫策,曾經說過「使術有子如孫郎,死復何恨」的話,比曹操誇孫權「生子當如孫仲謀」早了十五年。然而,當袁術公然「大逆不道」時,孫策便「大義滅親」,立即宣佈與「袁伯伯」斷絕關係。當然,孫策對袁術也有怨氣(袁術多次對他封官許願,又多次出爾反爾)。他反對袁術稱帝,也未必就是忠於漢室。但他並不稀裡糊塗跟著袁術跑,就說明他有政治頭腦。

第二件事情,就是當曹操「奉天子以令不臣」時,孫策打了同樣的主意。曹操和袁紹在官渡作戰,孫策便調兵遣將「陰欲襲許,迎漢帝」,只是因為自己被刺客謀殺而未遂。據說當時郭嘉曾料到了這一點。郭嘉說,孫策這個人,驕傲輕敵,沒有戒備,因此「雖有百萬之眾,無異於獨行中原也」。只要派出刺客,一個人就能搞掂,因此他「必死於匹夫之手」。果然,孫策未及過江,就被刺受傷身亡。這事並非野史所傳。而是見於《三國志.郭嘉傳》正文。但孫策不早不晚,恰好死在官渡之戰那節骨眼上,就未免太巧了。所以裴松之在作註的時候,就說郭嘉「誠為明於見事」,但他再神機妙算,也「無以知其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