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孫劉聯盟】 第十五回 慧眼所見

正如劉備是一個謎,諸葛亮也是一個謎。他似乎是上帝專為劉備準備的人才,他也似乎一直就在等待劉備的召喚。那麼,諸葛亮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他為什麼對劉備情有獨鍾,他在劉備身上又究竟看到了什麼?

要回答這個問題,必須先看看青年時代的諸葛亮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諸葛亮是一個少年英才,而且是一個帥哥。陳壽的《上<諸葛亮集>表》說他「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氣,身長八尺,容貌甚偉,時人異焉」。他的身世,史書上的記載不是很多。我們只知道他是一個孤兒,由從父(即叔父)諸葛玄撫養成人。諸葛玄和劉表有舊,諸葛亮也就跟著到了荊州。諸葛玄去世後,諸葛亮便「躬耕壟畝」於隆中。隆中這個地方,一直有襄陽、南陽之爭。據說清代有個名叫顧嘉衡的,是襄陽人,卻被派到南陽做知府。於是南陽人就讓這個身為南陽知府的襄陽人表態,說清楚隆中到底在襄陽還是在南陽。顧大人兩邊都不能得罪,沒有辦法,只好撰得一聯云:「心在朝廷,原無論先主後主;名高天下,何必辨襄陽南陽」,算是擺平了這場「官司」。其實隆中地理位置在襄陽城外二十里,行政區域卻屬於南陽郡的鄧縣,所以說襄陽、南陽都對。何況當時襄陽、南陽都屬於荊州,也原本就沒有問題。

諸葛亮到了隆中以後,過著一邊勞動一邊讀書的耕讀生活。用他自己在《出師表》中的話說,就是「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這裡面,「苟全性命」、「不求聞達」云云,恐怕只能看作套話;「躬耕於南陽」則大約是實,但未必是自食其力,要靠種田來維持生計,不過參加一些農業勞動而已。這在當時,甚至也是一種「雅事」,不能視為身分。比如嵇康,是喜歡打鐵的,難道就是鐵匠?諸葛亮也肯定種過地,卻未必就是農民。當然,諸葛亮是把耕耘壟畝看作閒來雅興,還是謀生手段,我們已無法斷定。但相信不管哪一種情況,他的勞作一定很認真。諸葛亮是一個兢兢業業一絲不苟的人。直到他位居丞相,仍然事必躬親,親力親為,說不定就是他「躬耕於南陽」時養成的習慣。

諸葛亮讀書卻很馬虎。《三國志.諸葛亮傳》裴松之註引《魏略》說,他的朋友如石韜等人都「務於精熟」,唯獨他自己「觀其大略」而已。這其實是會讀書。實際上,一個人如果不做學問,像陶淵明那樣「好讀書,不求甚解」就是對的。所謂「不求甚解」,其實就是不鑽牛角尖;而所謂「觀其大略」,其實就是善於抓住要點。從這一點可以看出,諸葛亮是一個大氣的人。一個大氣的讀書人,總是會一下子就掌握了書中的思想精髓和智慧所在,不會去尋章摘句咬文嚼字,就像一個大氣的將領和統帥不會計較一城一池的得失一樣。

除了耕作和讀書,諸葛亮還有兩個愛好。一是喜歡「抱膝長嘯」(此為《魏略》所云),二是「好為《梁父吟》」(此為本傳所云)。嘯,大約是一種氣功導引之術;《梁父吟》,則是一種悲涼的葬歌,或者由葬歌發展而來的樂府詩。這兩條記錄加在一起,我們就知道青年時代的諸葛亮,心中充滿了一種慷慨悲涼之氣。這長嘯,這詩歌,應該寄託了他對世事人生的深度關切和悲憫情懷。

這其實就是典型的「士人」了。一個「士」,尤其是一個「國士」,是必須以天下為己任的。當然,光有這志向不行,還得有能力和條件。諸葛亮就既有志向,又有能力和條件。「每自比管仲、樂毅」,就是有志向的證明;他後來治國家,平天下,定乾坤,就是有能力的證明。至於條件,也是有的,而且應該說很好。

首先,諸葛亮有一個好背景。我們知道,諸葛家族並非尋常百姓,其先祖諸葛豐是當過司隸校尉的。司隸校尉位高權重,在西漢位列三公之下、九卿之上,在東漢則與尚書令、御史中丞號為「三獨坐」。諸葛亮的父親諸葛珪當過郡丞,叔叔諸葛玄當過太守,所以諸葛亮也是「幹部子弟」。官場的事情,他應該是知道一些的。官場的關係,也應該是有一些的。

事實上諸葛亮有一個關係網。他的岳母和劉表的後妻是親姐妹,都是蔡諷的女兒,蔡瑁的姐姐。這樣算下來,劉表是諸葛亮妻子的姨父,蔡瑁是諸葛亮妻子的舅舅,諸葛亮本人則是蔡家的外孫女婿。劉表是荊州長官,蔡家是襄陽望族,蔡瑁是劉表親信,諸葛亮有這樣的政治資源,難道不是條件甚好嗎?

說來諸葛亮的這門親事是一段佳話。諸葛亮的岳父叫黃承彥,也是當時的名士。這個人是很看好諸葛亮的,便打算把女兒許配給他。黃承彥對諸葛亮說,我有一個女兒,人長得很醜,但很有才華,你願意娶她嗎?諸葛亮同意,黃承彥立即就用車子把醜女送了過去。這事史家也有不同看法。有人認為黃承彥的說法是謙詞,其實不醜。也有人認為黃承彥這樣說是考驗諸葛亮,看他是重色還是重才。但我認為黃女應該是醜的。第一,有黃承彥自己的說法為證:「身有醜女,黃頭黑色」。如果是謙詞,不會說得這麼具體,何況「才堪相配」一詞也並不謙虛。第二,有別人的反應為證。據記載此事的《襄陽記》說:「時人以為笑樂,鄉里為之諺曰:莫作孔明擇婦,正得阿承醜女」。可見黃女之醜,是眾所周知的。

那麼,諸葛亮為什麼要答應這門親事呢?也有兩種說法。一種認為諸葛亮娶妻重德重才不重貌,高風亮節;另一種則相反,認為諸葛亮看重的,正是黃承彥的社會聲望和社會關係。何況妻子醜一點,並無礙,因為還可以納妾。娶妻娶德,納妾納色,是當時的常規觀念。至於到底是什麼原因,我可不敢唐突古人,還是請讀者明察吧!但有這麼一層關係,諸葛亮如果要在劉表那裡謀個一官半職,應該說是很容易的。

何況諸葛亮還有一個小圈子。這個小圈子裡的人,也都是一時之選。他們也都欣賞諸葛亮,常常幫諸葛亮做宣傳。事實上劉備認識諸葛亮,就是徐庶推薦的。另外如荊州名士司馬徽、龐德公等人,對諸葛亮的評價也很高。「臥龍」的稱號就是司馬徽送給諸葛亮的,龐德公還讓自己的兒子娶諸葛亮的二姐為妻。可見諸葛亮當時雖然隱居草廬高臥隆中,卻是「談笑有鴻儒,來往無白丁」。和他有關係或者有交往的,不是高官,就是名士。他的政治資源和政治條件,比當時不少人要好。比如賈詡,就既沒有家族背景,又沒有關係網路,還沒有人到處為他做宣傳(少時人莫知),只能隻身一人闖天下、碰運氣,在土匪和軍閥的窩子裡鬼混。最後能在曹操那裡混了個高官厚祿壽終正寢,實在是不容易。

諸葛亮的條件顯然要好得多。他有好背景,有關係網,有小圈子,如果要從政,應該說是很便當的。但在建安十二年以前,他幾乎沒有任何動靜,一副「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決心隱居南陽終老隆中的樣子,這是為什麼?

因為諸葛亮的志向非同一般。《魏略》說,諸葛亮曾經對他的三個朋友——石韜(廣元)、徐庶(元直)、孟建(公威)說,你們從政,官可以做到刺史、郡守。朋友反問,足下呢?只有微笑,沒有回答(亮但笑而不言)。其實答案早就有了——「每自比管仲、樂毅」。管仲是什麼人?名相。樂毅是什麼人?名將。這就再清楚不過,諸葛亮的理想,既不是稱王稱帝坐北朝南,也不是為官一任造福一方,而是輔佐賢明,廓清四海,賓士天下,定鼎中原。

顯然,這就必須像郭嘉說的那樣,為自己選一個好老闆,而他可選的人又很多。比如劉表,就近在眼前,而且沾親帶故。曹操和孫權,也都在招兵買馬招賢納士。但諸葛亮對他們似乎都沒有興趣,這又是為什麼呢?

原因也很簡單:劉表太差,曹操太強,孫權的空間又太小。劉表的差,我們以後還要再說,這裡說一點就夠了。當時中原士人到荊州來避難的很多,劉表卻一個都不能用,諸葛亮出山又能如何?曹操那邊,人才濟濟,曹操自己也是強人,諸葛亮當真去了,也未必能如何。據《三國志.諸葛亮傳》裴松之註引《魏略》,孟建投奔曹操時,諸葛亮就說:「中國饒士大夫,遨遊何必故鄉邪!」這話雖然被裴松之認為「未達其心」(裴松之認為諸葛亮不投奔曹操是政治立場原因),但我認為這至少是諸葛亮的想法之一。仍據《魏略》,後來石韜在魏任郡守、典農校尉,徐庶在魏任右中郎將、御史中丞,諸葛亮就歎息說:「魏殊多士邪!何彼二人不見用乎?」可見,見用不見用,總還是要考慮的。

何況對於諸葛亮來說,僅僅「見用」恐怕還不行,還必須「重用」甚至「專用」。據《三國志.諸葛亮傳》裴松之註引《袁子》,赤壁之戰前,諸葛亮出使東吳,說服孫權與劉備聯盟。孫權的首席謀士張昭看出諸葛亮非同尋常,極力向孫權推薦,孫權也想留他,但遭到諸葛亮拒絕。人問其故,諸葛亮說:「孫將軍可謂人主,然觀其度,能賢亮而不能盡亮,吾是以不留。」也就是說,孫權確實是好老闆(可謂人主),但孫權至多能夠做到尊重和器重(賢亮),卻不能讓他盡顯其才(盡亮)。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